来自故乡的海盐味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的味道一路嗅来尽是海盐的气息。身处温州,每天萦绕在舌尖、鼻尖的,便是这略带咸味的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人影影绰绰,竹篓在身后一甩一甩的;隔着雾气,赶海人弯曲的膝盖便是在这片故土上凝结的勤俭坚忍。
  “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温州四季皆温润,这里的东风和西风没有多少差异,略带了点儿海的腥味,风一吹,人也就在这温润的海盐中成长。这般踏踏实实、温温润润的气候也哺育了一代代勤恳热情的温州人。
  我们习惯于用美食代表故乡、展现故乡,缩短与故乡的距离。有客自远方来,鲜美的“敲鱼汤”便第一时间呈上来。敲鱼汤不腥不腻,恰到好处的咸味与若有若无的海盐味,总会勾起人的食欲,让人忍不住舀上几勺放在碗里,由此在内心的旷野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一方蔚蓝。
  敲鱼汤是我的挚爱。无论走得多远,在我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最顽固。仿佛一个味觉鉴定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另一头连接着令人怀念的海盐味。敲鱼汤就如最能治愈我的“心灵鸡汤”,不管多繁重的学业、多难熬的时光,当这种味道一下子闯进身体里时,羁绊和困扰便不由自主地消融。我的童年,在一碗碗鲜美温润的敲鱼汤里轻轻地沸腾。
  关于这敲鱼汤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温州一处古刹里有一位老方丈,他取经途中不幸遇上风浪,葬身鱼腹。寺中的小和尚获悉噩耗便连夜赶往师父遇难之处为其超度,七七四十九天后,海面上浮起许多鳞光闪闪的鱼。小和尚认为那是佛祖显灵,让吃掉师父的鱼得以现身。他便把鱼捞上来,剥皮去骨放在木鱼上狠狠地敲,最后敲成薄饼状的鱼片。鱼片晒干后,他将一部分带回庙里留念,剩下的便留在了船上。后来船翁发现了这些鱼片,拣了些切丝熬汤,未曾想味道竞异常鲜美。于是敲鱼汤便流传开来,成了温州人的家常菜。
  在食物中极尽想象,烹饪出的带有海盐味的故乡美味令人叹为观止,也在不自觉问形成一种叫作文化的东西,得以代代传承。来自故乡的海盐味幽幽地掠过楠溪江,轻轻地攀上雁荡山,渗入每个温州人的骨血里。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言:“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可见谢灵运对海及海味的喜爱。不管人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鲜美的敲鱼汤时刻提醒我,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温州人总是四处闯荡。我的祖父祖母在外闯荡半生,带来儿孙满堂、丰厚家业。祖母曾说,她和我一样也总被梦里飘来的海盐味惊醒。她说,在外走了大半生,但心里梦里,都是这敲鱼汤里的故乡。
  这温温润润的海盐味,大概也是温州人秉持多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佳作点评
  文章用海盐味來表现故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一碗敲鱼汤展现了温州人民的精神风貌,既融合了历史传说,也结合了自身经历,让文章的情感十分饱满。文章对于美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慨让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味道、家乡特色。关食与人的连接带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的细腻描写也让人感受到了海盐味里传承的文化,以及这种平凡信仰中蕴含的力量。
  (黄忠)
其他文献
偶见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的“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顿时倍感亲切,也颇多感悟。对于我们这里的水乡人家,粥是日常餐食,也是生活写照。煮粥很简单,一口汤锅、一瓢水、一勺米,即为全部乾坤;煮粥又很讲究,水量几何,火候几分,全凭用心思量。粥有百态,亦有百味;煮出心思,熬出情味!  幼时,父母工作繁忙,将我送至乡下与外公外婆同住。外婆家
也许,那一次同船共渡是一场命中注定的意外。  ——题记  (题记开篇,引出“意外”主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那一次的出游,让我目睹了文人墨客心中江南小镇的风韵。  江南烟雨,是徐志摩笔下似水莲花般娇羞的女孩。柔和的色彩,淡雅的香气,可以捏得出水的天气,这一切都被雾霭拥抱着。纵横交错的河道上,零星的几只小船浮在河面上……远处一只摇橹的划动,摇醒了沉睡中的小镇,也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是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网络潮词,比如颜值这个词当下就很火。在百度上搜索“什么是颜值”,答案如下: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颜”在日语中意为容貌,“值”则意指数值。颜值被用来评价人物容貌,男性和女性皆可用本词形容。  我想,颜值在上海话中就是“卖相”的意思。颜值高就是“卖相挺括”,颜值低就是“卖相汰掰”。颜值这个词能火起来,跟现如今的粉丝文化、明星梦有很大关系。这几年,不少自以为颜值高的青
那段日子和病房中的墙壁一般苍白。我常常整天躺着,看以前抄的忧伤的诗,我常感到年轻的生命正脱离自己的躯壳。“日子是百叶窗上带血的裂口”,对于我来说,就这样了。  隔壁病床上躺着一个中年人。我叫他老柏,他跟我一样,尿毒症,而且更惨,高位截瘫。但他很乐观,总是笑。  有一天,我百无聊赖地躺着,看那些苍白的诗。老柏好奇,将我的本子要去读。  老柏前所未有地开心,他眼睛明亮,看着我说:“小伙子,不错呢。”然
“猫大爷”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校园里的,瘦弱的它独自窝在草丛里。凭借呆萌的模样和软绵绵的声音,它吸引了许多善良的同学,尤其是爱心满满的女生,大家纷纷自掏腰包购买零食喂养它,经常在路过时将手里还未吃完的面包分享给它,顺便给它顺一顺毛。  男生们的顽皮和女生们的少女心支撑着“猫大爷”在学校过着美滋滋的日子,一段时间后,它就胖了好几圈,走动时,身上的肉止不住地抖着。天气好的日子,“猫大爷”常四脚朝天躺
谈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假如我们只想借名言来说说,当然可以说一点儿“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之类的话语。然而,假使我们只会说这样的话,便像是戴着精致的面具,摸黑行走在这大地上,根本无法了解自我。因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思考: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意义究竟何在? 有许多故事正发生在这大地上,这个世界是残酷还是温柔地给予了我们磨难和机会,我们又将回馈给这个世界怎样的价值或情感?这一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
母亲生我时,父亲在外干活,母亲一人在家,生下我后本已筋疲力尽,可她在闻讯赶来的二奶的帮助下,坚强地拿起剪刀剪断了脐带。生弟弟时,也是相同的情形,母亲咬咬牙,总算挺过来了。  为此,父亲夸赞母亲有“本事”。  拉扯大我们也是不易的。恰逢大集体年代,既需苦干挣工分,又要带孩子。怎么处理为妥呢?母亲决定,她和父亲分别用背带背着我们干活,可谓一举两得。实在不便时,就把我和弟弟放在箩筐里,安放稳当后,才去干
吊井,诸多水井中的一个品种。这种井,我料定您没有见过,因为它是我老家才有的独特风物。  老家,是个戴着面纱的地方,不缺新鲜稀奇。名字叫汪家园,却找不到一家姓“汪”的。一个行政村,哪里不好长,偏偏横亘在两水之滨——信江南岸、丰溪河北岸。可洪水再浪,村庄也不至于“水漫金山”。外人都把老家看神了,认定是一条船——水涨船高。神不神,我不敢保证,至少像六十岁的人,也没有遭遇村民嘴巴中的“泡饼”水灾。再说吊井
一幅画面刻在我的脑海中:明媚的阳光下,一位老人与一头老牛并排行走在农田旁的阡陌之中,享受着清风的吹拂,头顶有几只大雁划过天空……一切都是如此宁静,如此美好。  这位老人哼着民歌,仿佛带着一种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清高脱俗之气。可有谁能想到,他曾经历过大富大贵的少年与多灾多难的中年!福贵的一生跌宕坎坷,最终化为这简单纯粹的画面,而平生甘苦,皆随风而去。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待福贵的“事迹”时,往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