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上看,乡村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方式。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大量有待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美丽乡村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3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为重要的抓手。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工程等在这一战略下可以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发展。因此,当前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产品、地方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业态。简要地说,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将农村中的风土、风物、风景、风味和风俗习惯等要素开发为旅游观光业。目前除了“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形式外,还有游居、野行、第二居所等,乡村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化、形式多元化、经营规模化。2017年乡村旅游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
2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21从历史看,乡村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
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名篇,如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地理风貌,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又如李白、杜甫、徐霞客等所创作的不少伟大文学作品,都是在四方游历中诞生的。
22从现实看,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旅游业却风生水起,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现在是“吸金”的行业,一次出行,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2017年国庆长假,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旅游业现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求,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旅游+”战略,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推动我国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开启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最大浪潮将出现在乡村,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3从未来看,乡村旅游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方式
早在2013年,国家在研究编制全国重点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规划提出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贫困落后乡村往往工商业不发达,但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多样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如果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便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贫困乡村地区是新时代旅游业增长的潜力所在。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将乡村优越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则有利于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若干思路
31明确发展路径,绘好弄潮蓝图
首先要有平台支撑。多结合当前创文创卫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名镇名村和新农村连片建设工程;建设滨海旅游公路,打通滨海旅游动脉;修建古驿道,打通山地旅游动脉;建设国家公园体系,打通生态旅游动脉;建设城乡交通网,打通“快旅慢游”系统。其次要有市场驱动。支持龙头旅游企业集团,支持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落户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另外实行企业激励政策,激活乡村旅游投资活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要给予补助。最后是要有大众参与。一方面是凝聚村民力量,构建村民就业创业、共建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文化、艺术、互联网、传媒、专家各界人士参与旅游创业创新。
32选择发展类型,开发旅游产品
根据村庄不同的资源禀赋,应科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类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新产品。如乡村一些革命老区,要积极推动“红色之旅”旅游活动,建设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要在保持乡村原有生态环境、原有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开发出民宿客栈、观光农场、度假农场、教学农场、生态农业等的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差异化经营模式。
33发展研学旅游,寻根农耕文明
近来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提出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应规定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研学旅行”比传统的“修学旅游”内涵与外延更为宽泛,包括拓展培训、野外训练、科学考察、采风摄影等活动。如客家围龙屋、古驿道、古商道等可开发为研学对象,设立古村落遗址、农耕文明体验区、民俗体验区等旅游新业态,使参加研学旅游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农业生产艰辛劳动的滋味,感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乐趣,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农耕文明,使身心得到磨炼。
34打造康体基地,拓展户外旅游
深度挖掘山地特色旅游资源,把气候、地貌优势和生态、健康、扶贫、体育融合发展,既践行了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事业要求,也拓展了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发展的产业空间。农村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清泉甘洌、植被茂密,是天然氧吧,是进行户外康体运动的理想之地。发展乡村旅游,可配套开发山区登山线路、山地车骑行道、生态林徒步线路,不断完善户外运动体系。如广东省普宁市西部南阳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可重点朝建设康体基地、拓展户外旅游这方面发展。
35研发特色产品,促进群众增收
旅游商品开发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扶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特产品、民间工艺品、文物复制品等系列旅游文化商品。例如广东省普宁市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青梅、蕉柑、青榄是普宁三大特色产业,这些水果品牌需要形象包装设计并加以推广。普宁市一年一度举办梅花旅游文化节,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合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组织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乡村旅游、宗教文化等主题旅游活动和动感体育、文化艺术等配套活动,评比了普宁十大名优特产、十佳风味餐厅等产品和服务评比活动,从而推广普宁旅游品牌和旅游文化商品。普宁嵌瓷、西陇灯笼、贵政山茶叶罐等这些“非物质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可以结合旅游开發,做成旅游手工艺纪念品出售,为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36讲好传奇故事,增添乡村魅力
乡村旅游就是要讲故事而且还要会讲故事,这样才会增添神秘色彩。可以这么说,民间传说故事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增强讲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但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故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马嘶岩寺有关韩愈、大颠和杜竹轩“三圣际会”的传奇故事,可作为潮汕文化源头存在着“儒佛交辉”态势的重要见证来吸引游客。乡村有故事,而故事要讲好,这对于增添乡村魅力,增加乡村旅游业发展动力,是非常有价值且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沈仲亮,徐万佳全域旅游成效巨大 旅游经济发展强劲[N].中国旅游报,2017-10-09.
[2]韩世栩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认识[N].甘肃日报,2017-03-13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美丽乡村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3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为重要的抓手。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工程等在这一战略下可以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发展。因此,当前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产品、地方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业态。简要地说,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将农村中的风土、风物、风景、风味和风俗习惯等要素开发为旅游观光业。目前除了“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形式外,还有游居、野行、第二居所等,乡村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化、形式多元化、经营规模化。2017年乡村旅游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
2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21从历史看,乡村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
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名篇,如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地理风貌,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又如李白、杜甫、徐霞客等所创作的不少伟大文学作品,都是在四方游历中诞生的。
22从现实看,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旅游业却风生水起,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现在是“吸金”的行业,一次出行,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2017年国庆长假,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旅游业现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求,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旅游+”战略,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推动我国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开启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最大浪潮将出现在乡村,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3从未来看,乡村旅游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方式
早在2013年,国家在研究编制全国重点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规划提出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贫困落后乡村往往工商业不发达,但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多样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如果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便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贫困乡村地区是新时代旅游业增长的潜力所在。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将乡村优越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则有利于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若干思路
31明确发展路径,绘好弄潮蓝图
首先要有平台支撑。多结合当前创文创卫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名镇名村和新农村连片建设工程;建设滨海旅游公路,打通滨海旅游动脉;修建古驿道,打通山地旅游动脉;建设国家公园体系,打通生态旅游动脉;建设城乡交通网,打通“快旅慢游”系统。其次要有市场驱动。支持龙头旅游企业集团,支持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落户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另外实行企业激励政策,激活乡村旅游投资活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要给予补助。最后是要有大众参与。一方面是凝聚村民力量,构建村民就业创业、共建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文化、艺术、互联网、传媒、专家各界人士参与旅游创业创新。
32选择发展类型,开发旅游产品
根据村庄不同的资源禀赋,应科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类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新产品。如乡村一些革命老区,要积极推动“红色之旅”旅游活动,建设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要在保持乡村原有生态环境、原有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开发出民宿客栈、观光农场、度假农场、教学农场、生态农业等的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差异化经营模式。
33发展研学旅游,寻根农耕文明
近来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提出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应规定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研学旅行”比传统的“修学旅游”内涵与外延更为宽泛,包括拓展培训、野外训练、科学考察、采风摄影等活动。如客家围龙屋、古驿道、古商道等可开发为研学对象,设立古村落遗址、农耕文明体验区、民俗体验区等旅游新业态,使参加研学旅游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农业生产艰辛劳动的滋味,感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乐趣,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农耕文明,使身心得到磨炼。
34打造康体基地,拓展户外旅游
深度挖掘山地特色旅游资源,把气候、地貌优势和生态、健康、扶贫、体育融合发展,既践行了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事业要求,也拓展了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发展的产业空间。农村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清泉甘洌、植被茂密,是天然氧吧,是进行户外康体运动的理想之地。发展乡村旅游,可配套开发山区登山线路、山地车骑行道、生态林徒步线路,不断完善户外运动体系。如广东省普宁市西部南阳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可重点朝建设康体基地、拓展户外旅游这方面发展。
35研发特色产品,促进群众增收
旅游商品开发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扶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特产品、民间工艺品、文物复制品等系列旅游文化商品。例如广东省普宁市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青梅、蕉柑、青榄是普宁三大特色产业,这些水果品牌需要形象包装设计并加以推广。普宁市一年一度举办梅花旅游文化节,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合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组织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乡村旅游、宗教文化等主题旅游活动和动感体育、文化艺术等配套活动,评比了普宁十大名优特产、十佳风味餐厅等产品和服务评比活动,从而推广普宁旅游品牌和旅游文化商品。普宁嵌瓷、西陇灯笼、贵政山茶叶罐等这些“非物质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可以结合旅游开發,做成旅游手工艺纪念品出售,为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36讲好传奇故事,增添乡村魅力
乡村旅游就是要讲故事而且还要会讲故事,这样才会增添神秘色彩。可以这么说,民间传说故事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增强讲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但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故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马嘶岩寺有关韩愈、大颠和杜竹轩“三圣际会”的传奇故事,可作为潮汕文化源头存在着“儒佛交辉”态势的重要见证来吸引游客。乡村有故事,而故事要讲好,这对于增添乡村魅力,增加乡村旅游业发展动力,是非常有价值且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沈仲亮,徐万佳全域旅游成效巨大 旅游经济发展强劲[N].中国旅游报,2017-10-09.
[2]韩世栩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认识[N].甘肃日报,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