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抛光砖在生产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出现砖变形情况并不少见,这直接影响到了抛光砖的品质。为此,必须解决好砖变形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抛光砖的抛光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与阐述了影响抛光砖变形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变形的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抛光砖;磨削;摆臂长度;磨头数量;因素
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同时也是一种高品质的仿花岗岩装饰材料,集美观庄重、富丽堂皇、典雅华贵为一体,装饰效果甚至优于天然石材。其耐磨性及力学性能均属上乘。但长期以来,抛光砖的变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提高抛光砖的质量,本文总结与阐述了影响抛光砖变形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变形的措施与办法。
1.假设
(1)抛光机的磨头旋转时的平面与抛光机底板平面是平行的。
(2)进入抛光机的砖是平整的且无厚薄差(即底面与表面平行)。
(3)磨削过程中因有些地方磨削量多,有些地方磨削量少,而导致砖面凹凸不平。这时由于受到压力F,砖与皮带都可能产生变形,而使砖面始终与磨盘接触,即磨削过程中不受砖面影响。
(4)在磨削过程中,磨削量与两接触面的压力和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因假设磨盘始终与砖面接触,因此各点所受的压力一致。在抛光过程中,砖以速度v前行、磨盘自身以角速度ω旋转且以速度v1摆动,这样在砖面上各点与磨盘上各点的相对速度就不一致。但由于ω远远大于v和v1,假设他们的相对速度一样,即在t时刻,经过时间Δt,磨盘与砖面接触的位置的磨削量都为:i。
(5)本文只研究抛光机对横向变形的影响,因此取砖前边的一条线作为研究对象。
(6)砖的尺寸为600mm×600mm的正方形,磨盘摆动的中心线与砖的中心线重合。
(7)因实际生产中抛光机由30~50个磨头组成,本文只讨论一个磨头的磨削过程。
2.建立模型
2.1 确立坐标
取砖前边刚接触磨盘且磨盘正好摆到中心时刻为坐标轴,则此刻磨盘,中点的坐标为:(300,260)。
2.2 建立模型
为分析问题,本文从最简单的抛削入手,并逐步增加影响因素。
(1)磨盘为一圆形的盘,且固定不动
当砖前边从接触磨盘到离开磨盘,砖没有与磨盘接触的地方磨削量为0,而其余各点与磨盘的接触时间正是图中的a,接触的时间越长,磨削的深度就越深,因此砖面各点的磨削深度。
(2)磨盘为环形磨盘,且固定不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环形磨盘引入。在t时刻,当砖面与磨盘内径以内接触时,并没有被磨削,因此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减去没有磨削的部分量b。而砖两边大于磨盘的部分还是没有磨削,因此磨削深度的关系如式(3)所示:
抛得最深的并不是中间,而是处于圆盘内径的位置,即x轴坐标为300-110=190和300+110=410的位置。而两边依然是因砖尺寸大于磨盘尺寸,而没有被抛到。
(3)磨盘为环形,且左右摆动
为研究抛光机的真实情况,采用电脑仿真的方式模拟磨削过程。具体仿真形式如下:电脑以0.01s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内砖面与磨盘接触的点被磨削深度为1个单位,则砖面上x坐标点,t时刻的磨削深度h的关系如式(4)所示。
实际抛光工序的磨削深度为0.2mm,为了方便观察,将所有数据按比例缩小,使磨削深度最少为0.2mm,调整后的变形量为0.44mm,从中可见,抛削最深的地方为砖的中部,而砖的两边抛削量最小,使得砖形为凹形。
3.影响砖形的因素
一般当砖两边上翘,就将磨盘摆到两边时停留一段时间。假设在两边停留1s,将参数带入模型中,得出的变形量为0.46mm,砖面各点的变形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这样并不能减少变形,反而还有加大的趋势。
3.1 研究摆臂长度对砖形的影响
为了磨盘能够磨到砖的边部,摆臂半径至少要40mm,为了在摆动过程中不炸砖,磨盘的内径至少要压到砖边,这时的摆臂半径为190mm。本文从50mm开始研究,以10mm为单位向上增加,直至190mm。研究砖的变形量与摆臂的关系,将这些数据带入模型,得到变形量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摆臂越长,砖的变形量越小;当摆臂为190mm时,变形量只有0.25mm,砖形变化如图2所示。
3.2 研究进抛光机的砖形对抛光之后的变形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砖不可能是平的,总会有变形,本文从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1)砖表面上拱
砖的底面是平的,而表面上拱0.3mm,如图3所示。这时中间凸的地方将首先被抛光机磨头磨掉,可以缓解抛光机中间磨得深的问题,且砖向上拱多少,就能调整多少。即按之前研究摆臂为120mm时,砖中间要多抛去0.44mm,而此时砖表面又上拱0.3mm,两个叠加后砖变形应为0.14mm。但因磨头首先要磨平中间凸起的部分才能磨到两边,这样两边的磨削深度就会减少,容易导致边部的漏磨。
(2)砖底面上拱
砖的底面上拱0.3mm,而表面是平的。磨头在压力F作用下磨削砖面,因砖底部中央悬空0.3mm,这个力将主要作用于砖的两边,这样就增加了两边的磨削量,从而缓解了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且这种情况下砖面始终与磨盘面接触,砖面同时向下磨削了一定的深度,可以避免漏磨缺陷的产生。
(3)砖的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
砖的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对抛光是很有好处的,其砖的变形会较小。
3.3 磨头数量对砖形的影响
将抛光机的其中一个磨头改成两个圆形的小磨头,跟随抛光机一起摆动,如图4所示。
这样可以利用小磨头中间磨得深的特点,将砖两边先磨削一定的深度,从而缓解了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当摆臂越长,砖的变形量越小,当摆臂为190mm时,变形量只有0.25mm。而当砖形上拱时,容易导致边部的漏磨;而当砖形底面下拱及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时可以避免漏磨缺陷。将抛光机的其中一个磨头改成2个圆形的小磨头,可以缓解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军义;刘智;王召伟.抛光砖变形原因分析及对策[J].佛山陶瓷,2004年07期
[2] 潘雄.关于抛光砖在抛光过程与烧成过程所造成的变形的原因分析[J].佛山陶瓷,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抛光砖;磨削;摆臂长度;磨头数量;因素
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同时也是一种高品质的仿花岗岩装饰材料,集美观庄重、富丽堂皇、典雅华贵为一体,装饰效果甚至优于天然石材。其耐磨性及力学性能均属上乘。但长期以来,抛光砖的变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提高抛光砖的质量,本文总结与阐述了影响抛光砖变形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变形的措施与办法。
1.假设
(1)抛光机的磨头旋转时的平面与抛光机底板平面是平行的。
(2)进入抛光机的砖是平整的且无厚薄差(即底面与表面平行)。
(3)磨削过程中因有些地方磨削量多,有些地方磨削量少,而导致砖面凹凸不平。这时由于受到压力F,砖与皮带都可能产生变形,而使砖面始终与磨盘接触,即磨削过程中不受砖面影响。
(4)在磨削过程中,磨削量与两接触面的压力和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因假设磨盘始终与砖面接触,因此各点所受的压力一致。在抛光过程中,砖以速度v前行、磨盘自身以角速度ω旋转且以速度v1摆动,这样在砖面上各点与磨盘上各点的相对速度就不一致。但由于ω远远大于v和v1,假设他们的相对速度一样,即在t时刻,经过时间Δt,磨盘与砖面接触的位置的磨削量都为:i。
(5)本文只研究抛光机对横向变形的影响,因此取砖前边的一条线作为研究对象。
(6)砖的尺寸为600mm×600mm的正方形,磨盘摆动的中心线与砖的中心线重合。
(7)因实际生产中抛光机由30~50个磨头组成,本文只讨论一个磨头的磨削过程。
2.建立模型
2.1 确立坐标
取砖前边刚接触磨盘且磨盘正好摆到中心时刻为坐标轴,则此刻磨盘,中点的坐标为:(300,260)。
2.2 建立模型
为分析问题,本文从最简单的抛削入手,并逐步增加影响因素。
(1)磨盘为一圆形的盘,且固定不动
当砖前边从接触磨盘到离开磨盘,砖没有与磨盘接触的地方磨削量为0,而其余各点与磨盘的接触时间正是图中的a,接触的时间越长,磨削的深度就越深,因此砖面各点的磨削深度。
(2)磨盘为环形磨盘,且固定不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环形磨盘引入。在t时刻,当砖面与磨盘内径以内接触时,并没有被磨削,因此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减去没有磨削的部分量b。而砖两边大于磨盘的部分还是没有磨削,因此磨削深度的关系如式(3)所示:
抛得最深的并不是中间,而是处于圆盘内径的位置,即x轴坐标为300-110=190和300+110=410的位置。而两边依然是因砖尺寸大于磨盘尺寸,而没有被抛到。
(3)磨盘为环形,且左右摆动
为研究抛光机的真实情况,采用电脑仿真的方式模拟磨削过程。具体仿真形式如下:电脑以0.01s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内砖面与磨盘接触的点被磨削深度为1个单位,则砖面上x坐标点,t时刻的磨削深度h的关系如式(4)所示。
实际抛光工序的磨削深度为0.2mm,为了方便观察,将所有数据按比例缩小,使磨削深度最少为0.2mm,调整后的变形量为0.44mm,从中可见,抛削最深的地方为砖的中部,而砖的两边抛削量最小,使得砖形为凹形。
3.影响砖形的因素
一般当砖两边上翘,就将磨盘摆到两边时停留一段时间。假设在两边停留1s,将参数带入模型中,得出的变形量为0.46mm,砖面各点的变形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这样并不能减少变形,反而还有加大的趋势。
3.1 研究摆臂长度对砖形的影响
为了磨盘能够磨到砖的边部,摆臂半径至少要40mm,为了在摆动过程中不炸砖,磨盘的内径至少要压到砖边,这时的摆臂半径为190mm。本文从50mm开始研究,以10mm为单位向上增加,直至190mm。研究砖的变形量与摆臂的关系,将这些数据带入模型,得到变形量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摆臂越长,砖的变形量越小;当摆臂为190mm时,变形量只有0.25mm,砖形变化如图2所示。
3.2 研究进抛光机的砖形对抛光之后的变形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砖不可能是平的,总会有变形,本文从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1)砖表面上拱
砖的底面是平的,而表面上拱0.3mm,如图3所示。这时中间凸的地方将首先被抛光机磨头磨掉,可以缓解抛光机中间磨得深的问题,且砖向上拱多少,就能调整多少。即按之前研究摆臂为120mm时,砖中间要多抛去0.44mm,而此时砖表面又上拱0.3mm,两个叠加后砖变形应为0.14mm。但因磨头首先要磨平中间凸起的部分才能磨到两边,这样两边的磨削深度就会减少,容易导致边部的漏磨。
(2)砖底面上拱
砖的底面上拱0.3mm,而表面是平的。磨头在压力F作用下磨削砖面,因砖底部中央悬空0.3mm,这个力将主要作用于砖的两边,这样就增加了两边的磨削量,从而缓解了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且这种情况下砖面始终与磨盘面接触,砖面同时向下磨削了一定的深度,可以避免漏磨缺陷的产生。
(3)砖的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
砖的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对抛光是很有好处的,其砖的变形会较小。
3.3 磨头数量对砖形的影响
将抛光机的其中一个磨头改成两个圆形的小磨头,跟随抛光机一起摆动,如图4所示。
这样可以利用小磨头中间磨得深的特点,将砖两边先磨削一定的深度,从而缓解了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当摆臂越长,砖的变形量越小,当摆臂为190mm时,变形量只有0.25mm。而当砖形上拱时,容易导致边部的漏磨;而当砖形底面下拱及底面和表面都向上拱时可以避免漏磨缺陷。将抛光机的其中一个磨头改成2个圆形的小磨头,可以缓解抛光机中间抛得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军义;刘智;王召伟.抛光砖变形原因分析及对策[J].佛山陶瓷,2004年07期
[2] 潘雄.关于抛光砖在抛光过程与烧成过程所造成的变形的原因分析[J].佛山陶瓷,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