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创作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呈现多元化,在音乐创作技术发展、风格变化、音乐载体完美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代音乐创作过程中应积极应用民族音乐资源。为进一步将民族音乐资源有效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需要准确掌握民族音乐及现代音乐的特征,立足于未来音乐的发展潮流,找准应用融合的突破口,将民族音乐元素持续性地渗透于当代音乐中,这不仅能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也能打造新时代的音乐风格。本文分析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方式,对未来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当代音乐 创作 民族音乐资源 应用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文化、艺术价值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人们高度认可。全球文化交流日渐密切,当代音乐开放性及兼容性日渐凸显,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切入点,若缺失民族音乐资源的滋养,当代音乐创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是每一个音乐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也称为民族音乐,是基于我国本土发展的音乐,聚集着我国多年的历史文化。我国由多个不同民族构成,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不尽相同,在此种背景下,民族歌曲形成的时间及历史背景存在较大的不同。民族音乐形态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均具有自身的特色,但仍存在一定的共性,都是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五声音阶为骨干音列结构,节奏布设较为合适;与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领域艺术相结合。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本质差异性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性。民族音乐形成并非是一人的智慧,而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地域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如陕西秦腔风格豪放、朴实。
  近年来,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人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少之又少,影响了民族音乐资源的应用及传承。部分当代音乐创作者认为民族音乐是固守的表现,殊不知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素材,应积极地汲取其内部的优秀元素。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资料,对其进行改编、转移等无法称之为创作,应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解读之后,结合当代音乐发展特征,提取有效元素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赋予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以灵魂及活力。[1]
  二、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方式
  (一)民乐旋律的应用及创新
  民乐旋律尤其是民歌旋律由于世代相传,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及创新,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将其应用于大型音乐作品创作中,是当代音乐创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方式。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创作当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存留原曲的骨干音,围绕骨干音加入小音符,此类音符多以波音等作为装饰音,或适当融入具有解决倾向的和弦外音;保留民族音乐中的个性音程、特定节奏型,利用润滑腔调,凸显唱腔的独特之处。不同主题的当代音乐创作,选用润腔手法不尽相同,抒发情感的音乐作品要积极利用波音、滑音等;以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要多选用顿腔、哭腔、甩腔等。譬如,宋祖英演唱的《辣妹子》这首作品,就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选用湖南民族基调,整体旋律较为简单,但歌曲配器手法十分新颖,以此展示出湖南妹子朴素大方、热情活泼的性格。
  (二)民乐曲式结构的扩展
  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此种段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进而确定其存在共性。音乐作品时间不論长短,均需具有完整的结构框架,主要是在不断实践中汇总的思维范式。曲式形式较多,其结构整体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比、变奏、重复等。首先,对比是通过多个音乐作品中形成的,在整体韵律、传输情感特征等方面为听者提供不同的感受。音乐情绪变化、冲突等变更均源于对比,譬如王志信的《桃花红,杏花白》作为常规的三段曲式结构,充分应用民族音乐资源,依托鲜明的节拍预示新的主题,在对比中深化作品主题。其次,变奏手法。其主要是存留部分音乐的特征,为人们带来陌生的熟悉感,适当简单的变奏为作品锦上添花,复杂的则导致旋律、节奏、调式等有大幅度变化,抑或选用材料中部分关键节点元素予以发展。所以,听者基本无法将其与原型关联,民族音乐作品中“展开”,便是此种类型的变奏,可对其加以借鉴。最后,重复是音乐资源再次出现。为给听者带来深刻的印象,需要掌握音乐传输的主题思想,应用重复性策略,为音乐作品带来呼应、对称等感受。再现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创新升级的。譬如《牛郎织女》,立足整体结构分析,属于不规则三段式结构歌曲,A1段体现在调性及旋律方面;C段充分借鉴戏曲中“腰板”资源,最终形成连续性,乐句相互关联。[2]
  (三)民族调式的创作手法
  当代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触动听者内心的情感,更需要成为音乐经典而被传承。因此,音乐作品中,音乐特征可展示在创作时音乐的构成中,且作品、器乐等在音阶结构中呈现音乐的特征。当代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应用五声民族曲调式频次较高,此种音乐创作模式与我国文化特征、人们的审美等相吻合。譬如,周杰伦歌曲中可感受到多个民族的韵律特征,主要是以“宫调式”为主。《青花瓷》等曲目中,共性之处是均使用五声音阶,将整个歌曲划分为五个骨音,展示不同节点波动艺术的魅力,最终抒发自身的情感。此外,歌曲末尾使用频次较好的尾宫音是“I”,促使音质更加透亮。因此,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音乐手法,凸显了民族韵味。
  (四)配乐中民族乐器的应用
  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应用民族乐器更凸显了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曲者是冯晓泉、曾格格夫妇,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笛子、箫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上,为音乐作品创作注入新的灵魂及活力,为听者带来新的体验感。再如唯美的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等,应用于音乐作品创作中,民族音乐资源被良好融合,《沧海一声笑》《不死之身》等曲目就展示了其融合的魅力。因此,按照音乐主题思想、风格等,合理选取民族乐器,有助于在配合音乐风格和唱腔的基础上,为当代音乐实现民族风格化提供平台,促使民族音乐进入世界舞台。[3]   (五)地方民歌戏曲的借鉴
  当代音乐发展历经了较长的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西北风”音乐的流行之后,地方音乐民歌素材被普遍应用,创作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青藏高原》《朝思暮想》《情人》等,此类音乐作品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题材更是具别具一格。再如《花田错》可谓是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典范,积极应用京剧唱腔,融入中西方曲风,实现无国界音乐创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充分借鉴民族音乐资源,与当代音乐有效融合,会促使音乐中民族风格更强烈,体现出多元化的音乐艺术魅力。
  三、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均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地域特色,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逐渐趋于民族化,是未来传承民族音乐及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民族音乐可促进当代音乐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并非是一种守旧的理念,而是在传承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互关联,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在不同时期背景下产生,区域性及时代性是两者核心的碰撞点,此种冲击并非是将两者予以分割,相反,是凸显两者的音乐特色,是相互融合發展。当代音乐创作及融合中,要充分应用优秀民族音乐资源,促使其从本质实现开放性及兼容性,发展建议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积极创造民族音乐品牌。全球化背景下,各领域竞争愈发激烈,音乐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造成当代音乐创作根基逐渐丢失,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日渐消散,这不利于当代音乐的长期发展。因此,要积极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牌,充分应用多个媒介平台,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为其走向大众提供便捷。另一方面,加强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国家竞争便是人才竞争,因此,需要重视对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好的音乐作品、理念等需要音乐人才来挖掘,在传承中创新。国家应加强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支持人们走向民间,探索原有的民族音乐资源,掌握艺术魅力及特征,提取重要元素,最终实现传承。[4]
  四、结语
  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创新中国当代音乐,促使人们深刻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当代音乐创作者在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形成与时代音乐接轨的创作技巧及思路。民族音乐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是每一个音乐人肩负的重任,只有基于民族音乐层面的音乐创作,方可寻求到新的创作灵感,促进民族音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琵琶艺术的创作及应用研究[J].艺术家,2020(3):129-131.
  [2]江唯.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在现代钢琴作品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5):136-137.
  [3]郑开元.在音乐艺术范畴中对当代声乐作品创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研究[J].艺术评鉴,2019(07):42-43.
  [4]郭元帅.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模式及风格探析:钢琴作品《即兴曲——侗乡鼓楼》趋议[J].乐器,2020(7):36-39.
  (作者简介:郭雪,女,本科,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民族声乐)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之一.近两年,综艺节目参与扶贫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涌现出一批以真人秀形式结合电商直播的
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并引发了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即设计的技术性、创新性、大众化,设计方法多元化以及传递过程中的媒介融合等,这些观念为设计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出发,分析新观念,希望对数字时代创新视觉传达设计语言、提高视觉传达效果有所助益。  关键词:数字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 技术应用 观念创新  一、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
《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利用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与挖掘,重述经典文艺作品和新时代人物故事,采用跨场景舞台演绎与多角度深入
摘要:钢琴组曲《版纳风情》是作曲家夏良20世纪80年代吸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民族音乐元素和音乐文化所创作的一首钢琴组曲。截至目前,通过民族学、民族音乐学资料以及大量文献网站检索发现,对该乐曲的研究仅有10篇论文。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来进行一个总结与分类,并对其进行文献评述,以期能够为以后研究钢琴组曲《版纳风情》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钢琴组曲 《版納风情》 民族元
《新闻联播》按照经济、政治、国内外的固定形式编排新闻内容.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表情凝重,姿态严肃,使用规范的语句和语序,形成了声音严肃、内容程式化、人物形象象征化的
2019年11月20日,央视频APP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国家级5G短视频平台正式上线.依托总台大量优质内容补给,基于“5G+4K/8K+AI”等全新科技,凭借拥抱互联网的开放思维,央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体制挺在前面”。目前我国正值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大力发展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适应化解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问题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民调解”作为我国人民独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从创立之初便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视调解节目作为人民调解的媒体宣传主阵地,较好地实现了化解社会矛盾、传播正向能量的作用。文章以大连《非常帮》节目和两届市民调解大赛为例,论证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摘要:古典主义时期指1750年—1830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生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主流风格从巴洛克风格转变为具有典雅、理性的风格特征;具有规范的和声与严谨的曲式结构的古典主义风格。本文以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产生渊源为切入点,论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与演奏特征。  关键词:古典主义 钢琴演奏 艺术流派  一、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产生渊源  (一)思想冲击  在18世纪下半叶的
新媒体背景下,危机的范围、危害程度不断扩大,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快了危机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成为直接影响危机进程的关键变量。文章根据斯蒂文·芬克危机传播四段论,全面分析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中信息传播规律,对新媒体时代企业如何化解危机、降低影响、恢复形象提出对策建议。
三分钟一个笑点,五分钟一个包袱,十分钟一个冲突,“快综艺”类节目呈现同质化、快餐化的趋势,电视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迫在眉睫.于是“慢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幸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