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呈现多元化,在音乐创作技术发展、风格变化、音乐载体完美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代音乐创作过程中应积极应用民族音乐资源。为进一步将民族音乐资源有效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需要准确掌握民族音乐及现代音乐的特征,立足于未来音乐的发展潮流,找准应用融合的突破口,将民族音乐元素持续性地渗透于当代音乐中,这不仅能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也能打造新时代的音乐风格。本文分析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方式,对未来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当代音乐 创作 民族音乐资源 应用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文化、艺术价值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人们高度认可。全球文化交流日渐密切,当代音乐开放性及兼容性日渐凸显,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切入点,若缺失民族音乐资源的滋养,当代音乐创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是每一个音乐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也称为民族音乐,是基于我国本土发展的音乐,聚集着我国多年的历史文化。我国由多个不同民族构成,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不尽相同,在此种背景下,民族歌曲形成的时间及历史背景存在较大的不同。民族音乐形态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均具有自身的特色,但仍存在一定的共性,都是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五声音阶为骨干音列结构,节奏布设较为合适;与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领域艺术相结合。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本质差异性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性。民族音乐形成并非是一人的智慧,而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地域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如陕西秦腔风格豪放、朴实。
近年来,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人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少之又少,影响了民族音乐资源的应用及传承。部分当代音乐创作者认为民族音乐是固守的表现,殊不知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素材,应积极地汲取其内部的优秀元素。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资料,对其进行改编、转移等无法称之为创作,应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解读之后,结合当代音乐发展特征,提取有效元素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赋予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以灵魂及活力。[1]
二、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方式
(一)民乐旋律的应用及创新
民乐旋律尤其是民歌旋律由于世代相传,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及创新,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将其应用于大型音乐作品创作中,是当代音乐创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方式。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创作当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存留原曲的骨干音,围绕骨干音加入小音符,此类音符多以波音等作为装饰音,或适当融入具有解决倾向的和弦外音;保留民族音乐中的个性音程、特定节奏型,利用润滑腔调,凸显唱腔的独特之处。不同主题的当代音乐创作,选用润腔手法不尽相同,抒发情感的音乐作品要积极利用波音、滑音等;以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要多选用顿腔、哭腔、甩腔等。譬如,宋祖英演唱的《辣妹子》这首作品,就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选用湖南民族基调,整体旋律较为简单,但歌曲配器手法十分新颖,以此展示出湖南妹子朴素大方、热情活泼的性格。
(二)民乐曲式结构的扩展
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此种段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进而确定其存在共性。音乐作品时间不論长短,均需具有完整的结构框架,主要是在不断实践中汇总的思维范式。曲式形式较多,其结构整体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比、变奏、重复等。首先,对比是通过多个音乐作品中形成的,在整体韵律、传输情感特征等方面为听者提供不同的感受。音乐情绪变化、冲突等变更均源于对比,譬如王志信的《桃花红,杏花白》作为常规的三段曲式结构,充分应用民族音乐资源,依托鲜明的节拍预示新的主题,在对比中深化作品主题。其次,变奏手法。其主要是存留部分音乐的特征,为人们带来陌生的熟悉感,适当简单的变奏为作品锦上添花,复杂的则导致旋律、节奏、调式等有大幅度变化,抑或选用材料中部分关键节点元素予以发展。所以,听者基本无法将其与原型关联,民族音乐作品中“展开”,便是此种类型的变奏,可对其加以借鉴。最后,重复是音乐资源再次出现。为给听者带来深刻的印象,需要掌握音乐传输的主题思想,应用重复性策略,为音乐作品带来呼应、对称等感受。再现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创新升级的。譬如《牛郎织女》,立足整体结构分析,属于不规则三段式结构歌曲,A1段体现在调性及旋律方面;C段充分借鉴戏曲中“腰板”资源,最终形成连续性,乐句相互关联。[2]
(三)民族调式的创作手法
当代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触动听者内心的情感,更需要成为音乐经典而被传承。因此,音乐作品中,音乐特征可展示在创作时音乐的构成中,且作品、器乐等在音阶结构中呈现音乐的特征。当代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应用五声民族曲调式频次较高,此种音乐创作模式与我国文化特征、人们的审美等相吻合。譬如,周杰伦歌曲中可感受到多个民族的韵律特征,主要是以“宫调式”为主。《青花瓷》等曲目中,共性之处是均使用五声音阶,将整个歌曲划分为五个骨音,展示不同节点波动艺术的魅力,最终抒发自身的情感。此外,歌曲末尾使用频次较好的尾宫音是“I”,促使音质更加透亮。因此,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音乐手法,凸显了民族韵味。
(四)配乐中民族乐器的应用
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应用民族乐器更凸显了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曲者是冯晓泉、曾格格夫妇,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笛子、箫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上,为音乐作品创作注入新的灵魂及活力,为听者带来新的体验感。再如唯美的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等,应用于音乐作品创作中,民族音乐资源被良好融合,《沧海一声笑》《不死之身》等曲目就展示了其融合的魅力。因此,按照音乐主题思想、风格等,合理选取民族乐器,有助于在配合音乐风格和唱腔的基础上,为当代音乐实现民族风格化提供平台,促使民族音乐进入世界舞台。[3] (五)地方民歌戏曲的借鉴
当代音乐发展历经了较长的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西北风”音乐的流行之后,地方音乐民歌素材被普遍应用,创作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青藏高原》《朝思暮想》《情人》等,此类音乐作品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题材更是具别具一格。再如《花田错》可谓是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典范,积极应用京剧唱腔,融入中西方曲风,实现无国界音乐创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充分借鉴民族音乐资源,与当代音乐有效融合,会促使音乐中民族风格更强烈,体现出多元化的音乐艺术魅力。
三、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均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地域特色,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逐渐趋于民族化,是未来传承民族音乐及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民族音乐可促进当代音乐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并非是一种守旧的理念,而是在传承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互关联,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在不同时期背景下产生,区域性及时代性是两者核心的碰撞点,此种冲击并非是将两者予以分割,相反,是凸显两者的音乐特色,是相互融合發展。当代音乐创作及融合中,要充分应用优秀民族音乐资源,促使其从本质实现开放性及兼容性,发展建议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积极创造民族音乐品牌。全球化背景下,各领域竞争愈发激烈,音乐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造成当代音乐创作根基逐渐丢失,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日渐消散,这不利于当代音乐的长期发展。因此,要积极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牌,充分应用多个媒介平台,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为其走向大众提供便捷。另一方面,加强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国家竞争便是人才竞争,因此,需要重视对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好的音乐作品、理念等需要音乐人才来挖掘,在传承中创新。国家应加强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支持人们走向民间,探索原有的民族音乐资源,掌握艺术魅力及特征,提取重要元素,最终实现传承。[4]
四、结语
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创新中国当代音乐,促使人们深刻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当代音乐创作者在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形成与时代音乐接轨的创作技巧及思路。民族音乐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是每一个音乐人肩负的重任,只有基于民族音乐层面的音乐创作,方可寻求到新的创作灵感,促进民族音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琵琶艺术的创作及应用研究[J].艺术家,2020(3):129-131.
[2]江唯.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在现代钢琴作品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5):136-137.
[3]郑开元.在音乐艺术范畴中对当代声乐作品创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研究[J].艺术评鉴,2019(07):42-43.
[4]郭元帅.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模式及风格探析:钢琴作品《即兴曲——侗乡鼓楼》趋议[J].乐器,2020(7):36-39.
(作者简介:郭雪,女,本科,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民族声乐)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当代音乐 创作 民族音乐资源 应用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文化、艺术价值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人们高度认可。全球文化交流日渐密切,当代音乐开放性及兼容性日渐凸显,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切入点,若缺失民族音乐资源的滋养,当代音乐创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是每一个音乐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也称为民族音乐,是基于我国本土发展的音乐,聚集着我国多年的历史文化。我国由多个不同民族构成,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不尽相同,在此种背景下,民族歌曲形成的时间及历史背景存在较大的不同。民族音乐形态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均具有自身的特色,但仍存在一定的共性,都是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五声音阶为骨干音列结构,节奏布设较为合适;与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领域艺术相结合。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本质差异性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性。民族音乐形成并非是一人的智慧,而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地域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如陕西秦腔风格豪放、朴实。
近年来,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人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少之又少,影响了民族音乐资源的应用及传承。部分当代音乐创作者认为民族音乐是固守的表现,殊不知民族音乐资源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素材,应积极地汲取其内部的优秀元素。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资料,对其进行改编、转移等无法称之为创作,应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解读之后,结合当代音乐发展特征,提取有效元素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赋予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以灵魂及活力。[1]
二、当代音乐创作利用民族音乐资源的方式
(一)民乐旋律的应用及创新
民乐旋律尤其是民歌旋律由于世代相传,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及创新,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将其应用于大型音乐作品创作中,是当代音乐创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方式。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创作当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存留原曲的骨干音,围绕骨干音加入小音符,此类音符多以波音等作为装饰音,或适当融入具有解决倾向的和弦外音;保留民族音乐中的个性音程、特定节奏型,利用润滑腔调,凸显唱腔的独特之处。不同主题的当代音乐创作,选用润腔手法不尽相同,抒发情感的音乐作品要积极利用波音、滑音等;以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要多选用顿腔、哭腔、甩腔等。譬如,宋祖英演唱的《辣妹子》这首作品,就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选用湖南民族基调,整体旋律较为简单,但歌曲配器手法十分新颖,以此展示出湖南妹子朴素大方、热情活泼的性格。
(二)民乐曲式结构的扩展
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此种段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进而确定其存在共性。音乐作品时间不論长短,均需具有完整的结构框架,主要是在不断实践中汇总的思维范式。曲式形式较多,其结构整体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比、变奏、重复等。首先,对比是通过多个音乐作品中形成的,在整体韵律、传输情感特征等方面为听者提供不同的感受。音乐情绪变化、冲突等变更均源于对比,譬如王志信的《桃花红,杏花白》作为常规的三段曲式结构,充分应用民族音乐资源,依托鲜明的节拍预示新的主题,在对比中深化作品主题。其次,变奏手法。其主要是存留部分音乐的特征,为人们带来陌生的熟悉感,适当简单的变奏为作品锦上添花,复杂的则导致旋律、节奏、调式等有大幅度变化,抑或选用材料中部分关键节点元素予以发展。所以,听者基本无法将其与原型关联,民族音乐作品中“展开”,便是此种类型的变奏,可对其加以借鉴。最后,重复是音乐资源再次出现。为给听者带来深刻的印象,需要掌握音乐传输的主题思想,应用重复性策略,为音乐作品带来呼应、对称等感受。再现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创新升级的。譬如《牛郎织女》,立足整体结构分析,属于不规则三段式结构歌曲,A1段体现在调性及旋律方面;C段充分借鉴戏曲中“腰板”资源,最终形成连续性,乐句相互关联。[2]
(三)民族调式的创作手法
当代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触动听者内心的情感,更需要成为音乐经典而被传承。因此,音乐作品中,音乐特征可展示在创作时音乐的构成中,且作品、器乐等在音阶结构中呈现音乐的特征。当代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应用五声民族曲调式频次较高,此种音乐创作模式与我国文化特征、人们的审美等相吻合。譬如,周杰伦歌曲中可感受到多个民族的韵律特征,主要是以“宫调式”为主。《青花瓷》等曲目中,共性之处是均使用五声音阶,将整个歌曲划分为五个骨音,展示不同节点波动艺术的魅力,最终抒发自身的情感。此外,歌曲末尾使用频次较好的尾宫音是“I”,促使音质更加透亮。因此,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音乐手法,凸显了民族韵味。
(四)配乐中民族乐器的应用
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应用民族乐器更凸显了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曲者是冯晓泉、曾格格夫妇,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笛子、箫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上,为音乐作品创作注入新的灵魂及活力,为听者带来新的体验感。再如唯美的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等,应用于音乐作品创作中,民族音乐资源被良好融合,《沧海一声笑》《不死之身》等曲目就展示了其融合的魅力。因此,按照音乐主题思想、风格等,合理选取民族乐器,有助于在配合音乐风格和唱腔的基础上,为当代音乐实现民族风格化提供平台,促使民族音乐进入世界舞台。[3] (五)地方民歌戏曲的借鉴
当代音乐发展历经了较长的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西北风”音乐的流行之后,地方音乐民歌素材被普遍应用,创作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青藏高原》《朝思暮想》《情人》等,此类音乐作品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题材更是具别具一格。再如《花田错》可谓是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典范,积极应用京剧唱腔,融入中西方曲风,实现无国界音乐创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充分借鉴民族音乐资源,与当代音乐有效融合,会促使音乐中民族风格更强烈,体现出多元化的音乐艺术魅力。
三、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均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地域特色,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逐渐趋于民族化,是未来传承民族音乐及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民族音乐可促进当代音乐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将民族音乐资源应用于当代音乐创作中,并非是一种守旧的理念,而是在传承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互关联,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在不同时期背景下产生,区域性及时代性是两者核心的碰撞点,此种冲击并非是将两者予以分割,相反,是凸显两者的音乐特色,是相互融合發展。当代音乐创作及融合中,要充分应用优秀民族音乐资源,促使其从本质实现开放性及兼容性,发展建议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积极创造民族音乐品牌。全球化背景下,各领域竞争愈发激烈,音乐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造成当代音乐创作根基逐渐丢失,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日渐消散,这不利于当代音乐的长期发展。因此,要积极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牌,充分应用多个媒介平台,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为其走向大众提供便捷。另一方面,加强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国家竞争便是人才竞争,因此,需要重视对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好的音乐作品、理念等需要音乐人才来挖掘,在传承中创新。国家应加强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支持人们走向民间,探索原有的民族音乐资源,掌握艺术魅力及特征,提取重要元素,最终实现传承。[4]
四、结语
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创新中国当代音乐,促使人们深刻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当代音乐创作者在应用民族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形成与时代音乐接轨的创作技巧及思路。民族音乐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是每一个音乐人肩负的重任,只有基于民族音乐层面的音乐创作,方可寻求到新的创作灵感,促进民族音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琵琶艺术的创作及应用研究[J].艺术家,2020(3):129-131.
[2]江唯.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在现代钢琴作品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5):136-137.
[3]郑开元.在音乐艺术范畴中对当代声乐作品创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研究[J].艺术评鉴,2019(07):42-43.
[4]郭元帅.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模式及风格探析:钢琴作品《即兴曲——侗乡鼓楼》趋议[J].乐器,2020(7):36-39.
(作者简介:郭雪,女,本科,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民族声乐)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