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具有脆弱性,贫困人口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由于外在冲击、家庭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贫困人口容易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循环。因此,在脱贫之后要严防返贫,重点放在前期干预上,采取各类措施彻底阻断返贫之路。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产业扶贫可有效破解返贫困境,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产业扶贫为例,探索返贫阻断路径,增强“造血”能力。
今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1]对于农村而言,产业就是“摇钱树”。发展产业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走好产业兴旺之路。[2]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也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之路。
一、五间产业扶贫的良好成效。
2020年7月6日,《人民日报》8版以《重庆永川推动产业扶贫:种好脱贫瓜 过上甜日子》为题,报道重庆永川五间镇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引导培养农村电商,直播带货营销品牌,实现产业扶贫产销两旺。1个月内,全镇农产品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其中扶贫产品占80%,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贫困户参与度最高。五间镇坚持以“人人有技术、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理念,发展产业扶贫,聚焦农民群众日常耕作的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全镇179户建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154户全部参与,参与率达到86%。二是贫困户收入增长最快。利用富硒种植技术优势,通过产业指导员培训建卡贫困户,种植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将贫困户大米销售收入由2元/斤提升到5元/斤,将玉米销售收入由1元/斤提升到4元/斤,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消费者满意度最好。五间镇自己培育农村电商公司,解决从田间到城市的物流问题。入驻电商平台销售,打通从城区到小区的“最后一公里”。在永川成功实现鲜销农产品“当日订、当日达”,销售旺季每日网络订单评价120余单,客户好评率达到98%以上。
二、五间产业扶贫的经验探索。
五间镇的产业发展之所能够取得以上成效,得益于正确的发展理念,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启在以人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关键在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加自身造血功能。永川产业扶贫聚焦水稻、玉米等群众最日常耕作的传统农业,最大范围实现建卡贫困户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学习,真正让建卡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脱贫致富。二是启在供给侧改革。人民消费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功能性农产品发展迅猛。五间镇利用富硒种植技术优势,转型升级传统农产品,通过脱贫攻坚特色品牌宣传,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中高端农产品,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启在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销售关键在于鲜销。五间镇秉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培育成立农村电商公司,开放合作区内成熟电商平台,共享产品渠道优势,最大限度提升产品销售范围,最快速度提升产品配送速度,成功打造农产品鲜销“最后一公里”。
三、五間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有规模无效益。永川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是全国产粮大县,现有耕地面积101.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7.9万亩,全区粮食播栽总面积97.33万亩、粮食总产47.45万吨,但在全市全国层面没有一个叫得响、知名度高的传统农业品牌。二是有产业无品牌。从永川区现有传统农产品产业结构来看,一般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绝大多数停留在普通产品层面,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质难以提升,离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有差距。三是有产品无销路。永川区传统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小、散、乱”是主要特征,农户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加之永川农业深加工产业链的不足,导致“信息闭塞、销路不畅”仍是制约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以产业构建返贫阻断路径的思考
一是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产品产业,促进家庭发展能力。围绕“打造有影响力的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聚焦农户自耕自种的主要粮食作物,紧盯消费市场高品质生活功能性农产品需求,依托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建立的良好关系,立足永川稳糖米、富硒大米、富硒糯玉米、富硒西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技术优势,规划规模发展一批易种植、易推广、见效快、收益高的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力争早日形成功能性农产品产业“产学研用金”全产业链。在产业选择上着眼于长远发展、拒绝短平快,立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3]同时,坚持扶贫先扶智,农户通过掌握特色优势农产品技术,具备一技之长,生产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家庭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依托永川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永川大数据企业参与永川智慧农业建设,力争引进一批智慧农业全国领军企业、建设一批智慧农业新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永川特色优势农产品网红品牌、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企业、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小镇,全面系统破解农产品采摘、包装、配送、营销等制约农产品鲜销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智慧农业的建设,带动农户成为规模化生产的一环,为农户解决了销售、包装、配送等难题,让农户专注于生产,提高农户的信心和脱贫内生动力。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紧紧抓住品牌建设这一产品上档升级的关键着力点,系统总结永川秀芽、永川香珍等本土品牌建设经验,前沿学习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经验,依托全国上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良好宣传氛围,树立一批品牌人物、讲好一批品牌故事、策划一批品牌宣传,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永川稳糖米、永川硒米、永川糯玉米、永川花椒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名优品牌。通过品牌打造,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激发产业“造血”功能,让农户安稳增收。
产业发展是长久之策,只有产业强,农民才能长久的富。地方政府要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品牌建设为牵引,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帮助农户增收,切实把产业发展作为防止脱贫农户返贫的“保险阀”。
参考文献:
[1] “学而时习工作室”.七个视角,读懂总书记山西之行[J].理论导报,2020(5)
[2]秦北平.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10)
[3]宋圭武.脱贫攻坚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N].光明日报,2019 年9月3日
作者简介:
谢玉婷(1988-)女,汉,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课题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19年度校(院)级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重庆脱贫攻坚后返贫阻断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CQDX2019B-065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 重庆 402160)
今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1]对于农村而言,产业就是“摇钱树”。发展产业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走好产业兴旺之路。[2]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也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之路。
一、五间产业扶贫的良好成效。
2020年7月6日,《人民日报》8版以《重庆永川推动产业扶贫:种好脱贫瓜 过上甜日子》为题,报道重庆永川五间镇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引导培养农村电商,直播带货营销品牌,实现产业扶贫产销两旺。1个月内,全镇农产品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其中扶贫产品占80%,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贫困户参与度最高。五间镇坚持以“人人有技术、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理念,发展产业扶贫,聚焦农民群众日常耕作的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全镇179户建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154户全部参与,参与率达到86%。二是贫困户收入增长最快。利用富硒种植技术优势,通过产业指导员培训建卡贫困户,种植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将贫困户大米销售收入由2元/斤提升到5元/斤,将玉米销售收入由1元/斤提升到4元/斤,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消费者满意度最好。五间镇自己培育农村电商公司,解决从田间到城市的物流问题。入驻电商平台销售,打通从城区到小区的“最后一公里”。在永川成功实现鲜销农产品“当日订、当日达”,销售旺季每日网络订单评价120余单,客户好评率达到98%以上。
二、五间产业扶贫的经验探索。
五间镇的产业发展之所能够取得以上成效,得益于正确的发展理念,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启在以人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关键在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加自身造血功能。永川产业扶贫聚焦水稻、玉米等群众最日常耕作的传统农业,最大范围实现建卡贫困户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学习,真正让建卡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脱贫致富。二是启在供给侧改革。人民消费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功能性农产品发展迅猛。五间镇利用富硒种植技术优势,转型升级传统农产品,通过脱贫攻坚特色品牌宣传,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中高端农产品,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启在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销售关键在于鲜销。五间镇秉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培育成立农村电商公司,开放合作区内成熟电商平台,共享产品渠道优势,最大限度提升产品销售范围,最快速度提升产品配送速度,成功打造农产品鲜销“最后一公里”。
三、五間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有规模无效益。永川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是全国产粮大县,现有耕地面积101.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7.9万亩,全区粮食播栽总面积97.33万亩、粮食总产47.45万吨,但在全市全国层面没有一个叫得响、知名度高的传统农业品牌。二是有产业无品牌。从永川区现有传统农产品产业结构来看,一般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绝大多数停留在普通产品层面,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质难以提升,离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有差距。三是有产品无销路。永川区传统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小、散、乱”是主要特征,农户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加之永川农业深加工产业链的不足,导致“信息闭塞、销路不畅”仍是制约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以产业构建返贫阻断路径的思考
一是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产品产业,促进家庭发展能力。围绕“打造有影响力的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聚焦农户自耕自种的主要粮食作物,紧盯消费市场高品质生活功能性农产品需求,依托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建立的良好关系,立足永川稳糖米、富硒大米、富硒糯玉米、富硒西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技术优势,规划规模发展一批易种植、易推广、见效快、收益高的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力争早日形成功能性农产品产业“产学研用金”全产业链。在产业选择上着眼于长远发展、拒绝短平快,立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3]同时,坚持扶贫先扶智,农户通过掌握特色优势农产品技术,具备一技之长,生产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家庭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依托永川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永川大数据企业参与永川智慧农业建设,力争引进一批智慧农业全国领军企业、建设一批智慧农业新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永川特色优势农产品网红品牌、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企业、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小镇,全面系统破解农产品采摘、包装、配送、营销等制约农产品鲜销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智慧农业的建设,带动农户成为规模化生产的一环,为农户解决了销售、包装、配送等难题,让农户专注于生产,提高农户的信心和脱贫内生动力。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紧紧抓住品牌建设这一产品上档升级的关键着力点,系统总结永川秀芽、永川香珍等本土品牌建设经验,前沿学习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经验,依托全国上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良好宣传氛围,树立一批品牌人物、讲好一批品牌故事、策划一批品牌宣传,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永川稳糖米、永川硒米、永川糯玉米、永川花椒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名优品牌。通过品牌打造,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激发产业“造血”功能,让农户安稳增收。
产业发展是长久之策,只有产业强,农民才能长久的富。地方政府要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品牌建设为牵引,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帮助农户增收,切实把产业发展作为防止脱贫农户返贫的“保险阀”。
参考文献:
[1] “学而时习工作室”.七个视角,读懂总书记山西之行[J].理论导报,2020(5)
[2]秦北平.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10)
[3]宋圭武.脱贫攻坚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N].光明日报,2019 年9月3日
作者简介:
谢玉婷(1988-)女,汉,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课题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19年度校(院)级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重庆脱贫攻坚后返贫阻断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CQDX2019B-065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 重庆 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