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气氛如何,妈妈起决定性作用;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很难有快乐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但是当怒火上来的时刻,你有没有试过控制住自己30秒,不让狠话脱口而出?只要赢得这宝贵的30秒,大脑感性激烈反应的高峰就会开始走向下坡。虽然此时你依然会情绪化,但终究能慢慢走向理性冷静的思考。
就好像着火时需要灭火工具一样,与孩子冲突时,家长也需要一个情绪管理的工具箱。
箱里有哪些灭火神器?让我给您逐一介绍一下吧——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压力焦躁水平较高,任凭有多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星星怒火都必将燎原。
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呢?
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照顾孩子再忙再累,每周也要给自己2~3小时的放松时间,跑步、瑜伽、会朋友、美容、逛商场、看电影,或者哪怕仅仅是尝试做一样新菜或小点心也行。这些兴趣爱好都能调剂生活情趣,减轻心灵压力,帮助管理情绪。
正如宾大教授Dr. Kenneth Ginsburg 在PCE Club2015年年会上告诉家长们的,“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以身作则地示范了一个坚韧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有人生意义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我们的全部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就会使自己黯然失色、缺少情趣和追求,孩子也会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偶尔请请钟点工,减少家务压力 工作繁忙、家务又太多时,可以偶尔找个阿姨打扫卫生、买菜做饭。让专业的人(家政人员)做专业的事,我们来集中精力工作和育儿,这就是明智的“投资”。
这一点对妈妈而言尤其重要,当你觉得家务已经不堪重负,一定要及时提出需求,解决当下困境。心情好了,家庭关系才会有所改善,而和睦的家庭又有益于改善每个成员心情,由此减少发火的几率,走向良性循环。
留时间喘喘气,放慢生活节奏 我身边的一个妈妈,每天因为要送两个孩子去各种兴趣班,时间被砍得零零碎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累得心力交瘁,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疲惫之下,她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发完后又内疚,自己躲在一边哭,每每这时,就觉得生活全毁了。
其实砍掉一两个兴趣班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自己和孩子都逼得那么辛苦呢?
家里气氛如何,妈妈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很难有快乐的孩子。很多孩子的行动偏差,表面上是孩子表现不好,其实是有情绪心结。换句话说,大人光是接送就如此疲劳,奔走于那么多兴趣班之间的孩子心情又会如何?没有足够闲暇的时间,孩子也会易怒易焦躁,一不小心又点燃妈妈的小火苗了。
很多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孩子身上一些问题,我们当时认为比天还大,后来发现其实都不是问题,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孩子小的时候,做事情磨蹭,丢三落四都是常见的事,我们总忍不住要责怪他,“说了一千次了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其实这事,你还真是错怪了孩子。对年幼的他们来说,大脑负责理性思维、逻辑判断和自控力的区域都还在发育之中,如果咱们要求孩子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说做就做,如同一个机器人,那养育的乐趣又何在?多次犯错后终于改正的成就感又从何而来?
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已经是错了;因为孩子达不到这要求而发火,就更错了;最终把发火的原因还归罪于孩子,你是不是错上加错了呢?
从“我知道”到“我能做到”是个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很多的经历感悟。如果我们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很难有耐心和信心坚持下去。家长的责任不是命令和指责,是呵护、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人生节奏成长。
请你记住这三句话:
1.如果家长没有耐心,请不要教孩子,因为你一定会发火。
2.不是孩子笨,是你没有找到让孩子开窍的钥匙。
3.如果你发火是因为超前教育,请遵循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
《完美的教养》的作者娜奥米·阿尔多特在书中指出,“孩子是引爆你愤怒的导火线,而不是你产生愤怒的原因。他不应该对你的情绪负责。孩子的行为启动了你内心的程式,要求你依照它编排的内容去做,你可以选择不遵从它的指示。你可以倾听自己的内心,排除冲动,以便更好地关心孩子,不受习惯反应的干扰。”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思想妨碍了我们理解孩子,让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法。那么什么是合适的应对方法?这里有两个建议:
1. 给孩子演示正确的交流方式
我们发怒时,往往喜欢告诉孩子错在哪里,情绪一上来,说出的话全成了数落:“你这不对,那不好……”“妈妈多失望,多生气……”却并没有给孩子演示对的方式是怎样的。
其实把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告诉孩子,才是让他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
2. 试用“红绿灯”方法
有些家长之所以怒点低,一天发几次火,是因为没有分清事情的主次,把小事当大事看待,动不动就跳起来。
我是用这个方法解决的——
把事情分为“红灯,绿灯,黄灯”三大类的概念:
红灯 非常重要的事,比如安全、道德方面的事,一定要把关。
绿灯 指小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有时也可发表看法、提醒一下。
黄灯 剩下大部分事都属于黄灯。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沟通,提供信息,也可以定些规则,但要给孩子体验自然后果及走弯路的机会。
我家的红灯事件有:尊重他人、不骂脏话、去别人家里不乱翻东西、得到帮助或收到礼物要感恩、帮忙做家务等;
绿灯事件有:穿什么衣服(一般我会让孩子自己看天气预报,到室外去感受温度,然后再决定)、房间算不算乱(我会提醒他们收拾)、留什么发型等;
而黄灯事件则包括:看电影的选择,玩iPad时间等。
这样一分类,我们就能很清晰地判断出哪些值得严肃说教,哪些犯不着发火动怒了。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但是当怒火上来的时刻,你有没有试过控制住自己30秒,不让狠话脱口而出?只要赢得这宝贵的30秒,大脑感性激烈反应的高峰就会开始走向下坡。虽然此时你依然会情绪化,但终究能慢慢走向理性冷静的思考。
就好像着火时需要灭火工具一样,与孩子冲突时,家长也需要一个情绪管理的工具箱。
箱里有哪些灭火神器?让我给您逐一介绍一下吧——
三个小办法,降低自身的焦躁水平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压力焦躁水平较高,任凭有多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星星怒火都必将燎原。
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呢?
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照顾孩子再忙再累,每周也要给自己2~3小时的放松时间,跑步、瑜伽、会朋友、美容、逛商场、看电影,或者哪怕仅仅是尝试做一样新菜或小点心也行。这些兴趣爱好都能调剂生活情趣,减轻心灵压力,帮助管理情绪。
正如宾大教授Dr. Kenneth Ginsburg 在PCE Club2015年年会上告诉家长们的,“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以身作则地示范了一个坚韧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有人生意义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我们的全部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就会使自己黯然失色、缺少情趣和追求,孩子也会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偶尔请请钟点工,减少家务压力 工作繁忙、家务又太多时,可以偶尔找个阿姨打扫卫生、买菜做饭。让专业的人(家政人员)做专业的事,我们来集中精力工作和育儿,这就是明智的“投资”。
这一点对妈妈而言尤其重要,当你觉得家务已经不堪重负,一定要及时提出需求,解决当下困境。心情好了,家庭关系才会有所改善,而和睦的家庭又有益于改善每个成员心情,由此减少发火的几率,走向良性循环。
留时间喘喘气,放慢生活节奏 我身边的一个妈妈,每天因为要送两个孩子去各种兴趣班,时间被砍得零零碎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累得心力交瘁,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疲惫之下,她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发完后又内疚,自己躲在一边哭,每每这时,就觉得生活全毁了。
其实砍掉一两个兴趣班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自己和孩子都逼得那么辛苦呢?
家里气氛如何,妈妈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很难有快乐的孩子。很多孩子的行动偏差,表面上是孩子表现不好,其实是有情绪心结。换句话说,大人光是接送就如此疲劳,奔走于那么多兴趣班之间的孩子心情又会如何?没有足够闲暇的时间,孩子也会易怒易焦躁,一不小心又点燃妈妈的小火苗了。
孩子所有不足,都用发展的眼光看
很多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孩子身上一些问题,我们当时认为比天还大,后来发现其实都不是问题,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孩子小的时候,做事情磨蹭,丢三落四都是常见的事,我们总忍不住要责怪他,“说了一千次了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其实这事,你还真是错怪了孩子。对年幼的他们来说,大脑负责理性思维、逻辑判断和自控力的区域都还在发育之中,如果咱们要求孩子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说做就做,如同一个机器人,那养育的乐趣又何在?多次犯错后终于改正的成就感又从何而来?
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已经是错了;因为孩子达不到这要求而发火,就更错了;最终把发火的原因还归罪于孩子,你是不是错上加错了呢?
从“我知道”到“我能做到”是个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很多的经历感悟。如果我们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很难有耐心和信心坚持下去。家长的责任不是命令和指责,是呵护、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人生节奏成长。
请你记住这三句话:
1.如果家长没有耐心,请不要教孩子,因为你一定会发火。
2.不是孩子笨,是你没有找到让孩子开窍的钥匙。
3.如果你发火是因为超前教育,请遵循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
让你动怒的事,真的那么严重吗
《完美的教养》的作者娜奥米·阿尔多特在书中指出,“孩子是引爆你愤怒的导火线,而不是你产生愤怒的原因。他不应该对你的情绪负责。孩子的行为启动了你内心的程式,要求你依照它编排的内容去做,你可以选择不遵从它的指示。你可以倾听自己的内心,排除冲动,以便更好地关心孩子,不受习惯反应的干扰。”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思想妨碍了我们理解孩子,让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法。那么什么是合适的应对方法?这里有两个建议:
1. 给孩子演示正确的交流方式
我们发怒时,往往喜欢告诉孩子错在哪里,情绪一上来,说出的话全成了数落:“你这不对,那不好……”“妈妈多失望,多生气……”却并没有给孩子演示对的方式是怎样的。
其实把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告诉孩子,才是让他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
2. 试用“红绿灯”方法
有些家长之所以怒点低,一天发几次火,是因为没有分清事情的主次,把小事当大事看待,动不动就跳起来。
我是用这个方法解决的——
把事情分为“红灯,绿灯,黄灯”三大类的概念:
红灯 非常重要的事,比如安全、道德方面的事,一定要把关。
绿灯 指小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有时也可发表看法、提醒一下。
黄灯 剩下大部分事都属于黄灯。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沟通,提供信息,也可以定些规则,但要给孩子体验自然后果及走弯路的机会。
我家的红灯事件有:尊重他人、不骂脏话、去别人家里不乱翻东西、得到帮助或收到礼物要感恩、帮忙做家务等;
绿灯事件有:穿什么衣服(一般我会让孩子自己看天气预报,到室外去感受温度,然后再决定)、房间算不算乱(我会提醒他们收拾)、留什么发型等;
而黄灯事件则包括:看电影的选择,玩iPad时间等。
这样一分类,我们就能很清晰地判断出哪些值得严肃说教,哪些犯不着发火动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