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和考核两个环节中贯彻主体性和引导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必须以突出学术性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鼓励、引导学生研究和探讨相关的历史题材,用考核的体系指标加以保障和推动,并进行民主化评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考模式 主体性 引导性 学术性
我国自2005年起,对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98”方案作了重大调整,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将原有的七门主干课程改为四门,统一教育内容和课程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05”方案中唯一新增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了解国情、社情、党情,深刻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课程的教考模式必须突出主体性和引导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和引导性的背景与实践
在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理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写作能力等为出发点,以研究性为主线,突出实践性、趣味性、参与性,使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教育;二是在考核方法上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研究能力测评,在测评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引导性是指教师要具备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观和学习研究方法。尊重课程主体性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引导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
当前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氛围是宽松而积极正面的,形式也是多样而大众化的。应该说历史学是最先走出象牙塔而引起社会关注的一门学科,学生的提问越来越专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笔者在2007—2009学年度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班级进行调查,共获得调查样本710份,其中文科类345份,理工类365份。调查显示,学生关注过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往事》、《文化中国》等历史题材类节目的文科类样本302份,占87.5%;理工类287份,占87.6%。这说明社会大环境有利于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学生普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产生了兴趣,而且向专业化的纵深发展,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参与度。在这方面,文、理、工的分科没有太大的区别。有学生反映,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尤其是对人物命运和事件的发展过程更感兴趣。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历史知识,因此他们希望在教学中能充实更多的史料,使历史教育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上营造学术氛围是完全可行的。这种学术氛围不是引经据典,而是把基本理论放到历史过程中加以验证和运用,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观点和结论,并进行公开场合的讨论,以共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提纲挈领,以题材为主线,把握历史事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把看似孤立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来,从中把握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讲演、讨论等课堂互动方法,有效地组织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在考核方法中贯彻主体性与引导性的探索:常识考核+学术能力考核
常识考核是指基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其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对常识的考核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评估。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客观的,也是目前必不可少的。卷面考试的题型可以客观题(选择、判断)为主,如果采用答题卡和读卡机阅卷,不但可以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还可以大大提高阅卷的准确率,也便于档案管理。
学术能力考核的组织运作是在大纲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课程研究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就把关于课堂管理、学术题材选择、考核评分标准、民主考评程序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学生讲解清楚,并征集学生的意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并在实际运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个人兴趣对教师指定的知识点进行立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学期结束前用2个课时在统一的卷面上完成学术论文写作,以研究能力作为评估依据。这种考核方法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是建立在师生共建课堂学术氛围的基础之上,其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大纲的理解和学术引导能力,二是学生对深入研究的兴趣。学术能力考核需要重视三个环节:
1.选题的启发性和可行性。选题的范围应以大纲为基准,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突出爱国主义内涵,同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行性。学生必须对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以保证其论文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具有独到的见解。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获得较踏实的历史知识体验和大学教育应有的研究成就感。事实证明,不论学生原有的学科基础背景如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后答疑人数大幅提高,带动常识考核成绩也有较大提升,学生评教分数也维持在90分以上,就教、学双方而言都是比较满意的。
2.评定标准。学术能力考核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分标准加以保障。应该看到,对主观题材进行客观评估是困难的,也是成败的关键。在具体操作中,以100分为基准,可以作如下量化:(1)选题的独创性与深度,占10%;(2)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占50%;(3)文字驾驭能力,段落划分合理性,占20%;(4)卷面整洁,篇幅合理,有文献引注,占20%;(5)附加评分条件:基本立场不正确或论文原创性低于50%的给予零分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一是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中,而往往忽略了大纲范围内其它基本知识的学习;二是由于班级规模的影响,造成扎堆现象,论文取材重复雷同。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要协调发展,并进一步强化授课的引导性,把学术能力考核以期中考试的方式独立出来,确定其辅助性的地位,在总评分数中的比例不超过30%。其次,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减少雷同,教师逐步演变为审题把关的角色。
3.评定过程的民主化与透明度。在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以尝试在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民主评议方式。这种民主评议方式是指在每学期的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过程中,抽调各个教学班的学习骨干并动员其他学生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评分,改变以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成绩评定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为参与民主评议的学生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
实践证明,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体性和引导性角度,贯彻教学为认知服务、考核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在日常教学、课外实践和考核方法上以学术性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刘金旭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考模式 主体性 引导性 学术性
我国自2005年起,对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98”方案作了重大调整,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将原有的七门主干课程改为四门,统一教育内容和课程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05”方案中唯一新增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了解国情、社情、党情,深刻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课程的教考模式必须突出主体性和引导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和引导性的背景与实践
在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理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写作能力等为出发点,以研究性为主线,突出实践性、趣味性、参与性,使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教育;二是在考核方法上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研究能力测评,在测评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引导性是指教师要具备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观和学习研究方法。尊重课程主体性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引导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
当前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氛围是宽松而积极正面的,形式也是多样而大众化的。应该说历史学是最先走出象牙塔而引起社会关注的一门学科,学生的提问越来越专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笔者在2007—2009学年度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班级进行调查,共获得调查样本710份,其中文科类345份,理工类365份。调查显示,学生关注过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往事》、《文化中国》等历史题材类节目的文科类样本302份,占87.5%;理工类287份,占87.6%。这说明社会大环境有利于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学生普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产生了兴趣,而且向专业化的纵深发展,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参与度。在这方面,文、理、工的分科没有太大的区别。有学生反映,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尤其是对人物命运和事件的发展过程更感兴趣。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历史知识,因此他们希望在教学中能充实更多的史料,使历史教育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上营造学术氛围是完全可行的。这种学术氛围不是引经据典,而是把基本理论放到历史过程中加以验证和运用,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观点和结论,并进行公开场合的讨论,以共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提纲挈领,以题材为主线,把握历史事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把看似孤立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来,从中把握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讲演、讨论等课堂互动方法,有效地组织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在考核方法中贯彻主体性与引导性的探索:常识考核+学术能力考核
常识考核是指基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其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对常识的考核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评估。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客观的,也是目前必不可少的。卷面考试的题型可以客观题(选择、判断)为主,如果采用答题卡和读卡机阅卷,不但可以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还可以大大提高阅卷的准确率,也便于档案管理。
学术能力考核的组织运作是在大纲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课程研究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就把关于课堂管理、学术题材选择、考核评分标准、民主考评程序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学生讲解清楚,并征集学生的意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并在实际运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个人兴趣对教师指定的知识点进行立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学期结束前用2个课时在统一的卷面上完成学术论文写作,以研究能力作为评估依据。这种考核方法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是建立在师生共建课堂学术氛围的基础之上,其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大纲的理解和学术引导能力,二是学生对深入研究的兴趣。学术能力考核需要重视三个环节:
1.选题的启发性和可行性。选题的范围应以大纲为基准,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突出爱国主义内涵,同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行性。学生必须对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以保证其论文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具有独到的见解。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获得较踏实的历史知识体验和大学教育应有的研究成就感。事实证明,不论学生原有的学科基础背景如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后答疑人数大幅提高,带动常识考核成绩也有较大提升,学生评教分数也维持在90分以上,就教、学双方而言都是比较满意的。
2.评定标准。学术能力考核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分标准加以保障。应该看到,对主观题材进行客观评估是困难的,也是成败的关键。在具体操作中,以100分为基准,可以作如下量化:(1)选题的独创性与深度,占10%;(2)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占50%;(3)文字驾驭能力,段落划分合理性,占20%;(4)卷面整洁,篇幅合理,有文献引注,占20%;(5)附加评分条件:基本立场不正确或论文原创性低于50%的给予零分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一是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中,而往往忽略了大纲范围内其它基本知识的学习;二是由于班级规模的影响,造成扎堆现象,论文取材重复雷同。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要协调发展,并进一步强化授课的引导性,把学术能力考核以期中考试的方式独立出来,确定其辅助性的地位,在总评分数中的比例不超过30%。其次,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减少雷同,教师逐步演变为审题把关的角色。
3.评定过程的民主化与透明度。在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以尝试在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民主评议方式。这种民主评议方式是指在每学期的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过程中,抽调各个教学班的学习骨干并动员其他学生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评分,改变以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成绩评定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为参与民主评议的学生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
实践证明,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体性和引导性角度,贯彻教学为认知服务、考核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在日常教学、课外实践和考核方法上以学术性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刘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