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江户热”持续已久。1600年至1867年这260多年,东京不是京,而是叫江户,德川家康在此开幕府执政,世袭15代,掐头去尾,基本未发生内乱,也不曾出兵,被称作太平之世。
对现实不满,总是要怀恋逝去的时代,甚至会恣意美化,尽情幻想。近来从环境与生态的时尚视点对江户的赞美更锦上添花,说它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生态城市,近乎完全的循环型社会,简直退回去为好。
现在的日本文化,其原型在江户时代。譬如,日本人常说自己是吃稻米的民族,但稻作早就从大陆传来,普遍吃上白米饭却是在江户时代。而且主要是城市居民吃,江户人早上做米饭,中午吃冷饭,晚上茶泡饭。至于种稻的农民,把稻米缴租、换钱,吃的是麦饭和蔬菜,很少吃米饭,所以他们也不大得生活习惯病“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症)。
说到“和食”,我们立马想到生鱼片,虽然14世纪末已见记载,但江户年间普及了酱油以后才有了如今走向世界的吃法。吊高汤,江户好用木鱼,关西多用海带,就是那时候蔚然兴盛的,叫“煮出”,后来叫“出汁”。江户年间按中药的方子配制出“七味唐辛子”(辣椒、山椒等),让江户人把荞面条吃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今。你若爱喝清酒,爱看歌舞伎、浮世绘,那真该穿越到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的18世纪、19世纪,西欧发生工业革命,用机器提高生产率,而日本走的是相反的进程:减少资本,渐渐不使用畜力,农民自己当牛做马,大大增加劳动时间,精耕细作,靠勤勉提高生产率,生活也幸福起来。速水融名之为“勤勉革命”。这样勤勉200年,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以及节俭、谦让等国民性,人见人夸。
其实,“勤勉革命”以前日本人不那么勤勉,而后则随着小家庭化、个人化,家庭观念越来越淡漠,人也惰性化,日常规范大不如前了。
19世纪曾有西方人请亚洲人上他们的帆船,试探一下所好,各异:朝鲜人想要书,琉球人要地球仪,阿伊努人什么都不要,而日本人对武器像猴子一样大感兴趣。日本人尚武乃至黩武的习性是战国时代杀伐的余绪,江户时代用武士道的儒貌岸然保留了下来。
日本人对江户时代的认识多得自武士小说(日语为“时代小说”),这种类型文学的传统主题是赞美武士,惩恶扬善,以慰藉读者那颗不平不满的心。在江户热当中更出现“江户幻想”,把江户时代歌颂得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和平而幸福,一片蔷薇色。
专攻江户时代社会经济史的学者矶田道史就提醒读者,市上流行的庸俗江户论很多是戏说。例如他指出,至少江户时代的前100年,也就是17世纪,是破坏环境的世纪。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的战国时代是所谓下克上的时代,人们对自然也从敬畏顺从转向人定胜天,改变河道,向大海要地。江户时代更加妄为,战天斗地,各地围海造田,到了18世纪初,耕地面积比17世纪初增加一倍半。粮食增产,城市人天天吃米饭了。
似乎世界对日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识字率之高,认为江户时代的这份遗产是日本能迅速近代化的主要原因。即便史学家,也不厌其烦地引用外国人记述,以示不自画自赞。
如俄国船长戈洛夫宁被日本关押了两年,1816年刊行《日本幽囚记》,便写道:日本没有一个人不能读写,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国法。又一美国人叫麦克唐纳的,偷渡上岛,被关押七个月,仅此经历也写道:日本所有的人,从最上层到最下层所有阶级的男女老少都携带纸笔墨,以书传意比美国普遍。
矶田道史却告诉我们:江户时代没留下识字调查,据明治十四年(1881年)调查统计,长野县常盘村882名满15岁以上的男人,能写名字为76%,能写信为4%,能读懂告示为1%。就是说,大城市与地方,男与女,识字率差距相当大,加以平均,全国识字率可能四成都不到。普通日本人阅读活字,能理解政治、社会,不过是最近百年的事。
江户时代也罢,明治维新也罢,我们中国人也常跟着瞎说,或许有一点打鬼借助钟馗的意思。还是读一读《江户时代那些人和那些事》罢,这是矶田道史的读史札记。史不难读,难的是记什么,且记得如此有趣。
对现实不满,总是要怀恋逝去的时代,甚至会恣意美化,尽情幻想。近来从环境与生态的时尚视点对江户的赞美更锦上添花,说它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生态城市,近乎完全的循环型社会,简直退回去为好。
现在的日本文化,其原型在江户时代。譬如,日本人常说自己是吃稻米的民族,但稻作早就从大陆传来,普遍吃上白米饭却是在江户时代。而且主要是城市居民吃,江户人早上做米饭,中午吃冷饭,晚上茶泡饭。至于种稻的农民,把稻米缴租、换钱,吃的是麦饭和蔬菜,很少吃米饭,所以他们也不大得生活习惯病“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症)。
说到“和食”,我们立马想到生鱼片,虽然14世纪末已见记载,但江户年间普及了酱油以后才有了如今走向世界的吃法。吊高汤,江户好用木鱼,关西多用海带,就是那时候蔚然兴盛的,叫“煮出”,后来叫“出汁”。江户年间按中药的方子配制出“七味唐辛子”(辣椒、山椒等),让江户人把荞面条吃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今。你若爱喝清酒,爱看歌舞伎、浮世绘,那真该穿越到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的18世纪、19世纪,西欧发生工业革命,用机器提高生产率,而日本走的是相反的进程:减少资本,渐渐不使用畜力,农民自己当牛做马,大大增加劳动时间,精耕细作,靠勤勉提高生产率,生活也幸福起来。速水融名之为“勤勉革命”。这样勤勉200年,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以及节俭、谦让等国民性,人见人夸。
其实,“勤勉革命”以前日本人不那么勤勉,而后则随着小家庭化、个人化,家庭观念越来越淡漠,人也惰性化,日常规范大不如前了。
19世纪曾有西方人请亚洲人上他们的帆船,试探一下所好,各异:朝鲜人想要书,琉球人要地球仪,阿伊努人什么都不要,而日本人对武器像猴子一样大感兴趣。日本人尚武乃至黩武的习性是战国时代杀伐的余绪,江户时代用武士道的儒貌岸然保留了下来。
日本人对江户时代的认识多得自武士小说(日语为“时代小说”),这种类型文学的传统主题是赞美武士,惩恶扬善,以慰藉读者那颗不平不满的心。在江户热当中更出现“江户幻想”,把江户时代歌颂得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和平而幸福,一片蔷薇色。
专攻江户时代社会经济史的学者矶田道史就提醒读者,市上流行的庸俗江户论很多是戏说。例如他指出,至少江户时代的前100年,也就是17世纪,是破坏环境的世纪。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的战国时代是所谓下克上的时代,人们对自然也从敬畏顺从转向人定胜天,改变河道,向大海要地。江户时代更加妄为,战天斗地,各地围海造田,到了18世纪初,耕地面积比17世纪初增加一倍半。粮食增产,城市人天天吃米饭了。
似乎世界对日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识字率之高,认为江户时代的这份遗产是日本能迅速近代化的主要原因。即便史学家,也不厌其烦地引用外国人记述,以示不自画自赞。
如俄国船长戈洛夫宁被日本关押了两年,1816年刊行《日本幽囚记》,便写道:日本没有一个人不能读写,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国法。又一美国人叫麦克唐纳的,偷渡上岛,被关押七个月,仅此经历也写道:日本所有的人,从最上层到最下层所有阶级的男女老少都携带纸笔墨,以书传意比美国普遍。
矶田道史却告诉我们:江户时代没留下识字调查,据明治十四年(1881年)调查统计,长野县常盘村882名满15岁以上的男人,能写名字为76%,能写信为4%,能读懂告示为1%。就是说,大城市与地方,男与女,识字率差距相当大,加以平均,全国识字率可能四成都不到。普通日本人阅读活字,能理解政治、社会,不过是最近百年的事。
江户时代也罢,明治维新也罢,我们中国人也常跟着瞎说,或许有一点打鬼借助钟馗的意思。还是读一读《江户时代那些人和那些事》罢,这是矶田道史的读史札记。史不难读,难的是记什么,且记得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