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绪繁多,知识点零乱的历史课往往使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感到头痛,感到无从下手,于是在复习中失去兴趣,硬着头皮枯燥无味地去“啃”,复习效果、复习效率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一些引导学生历史复习的方法和途径,现拿来与各位同仁共享,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教育界同仁指教。
1.培养关系,增加历史兴趣。“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受其教”,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他们就盼望上历史课,那么在课堂上,情绪就饱满愉快,心情轻松舒畅,这样就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思维灵敏,反应能力强,当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快也牢,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2.依靠指导,确定基础知识。要想充分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课标和学习指导,而这二项是命题人的命题依据,掌握了它们,我们才能掌握考点,避免知识面面俱到,才能在任务重、时间短的情况下,避免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首先,我们全面地掌握《复习指导丛书》中考查内容。对于A级目标,学生必须一个一个地掌握不能遗漏,无论是了解的还是表达的。关于B级目标,教师要精讲,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归类。如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可以放在一块,再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总之尽可能善于根据A、B两类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其次,我们还要分析《指导丛书》中的命题原则,当我们认真分析这几年中考题时,会发现命题人在命题时有一个重要根据,就是“命题原则”。比如在命题原则中有这么一段话:“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技能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注重图表材料的分析和训练,这一原则在历年中考中也大有体现。
3.精学基础,做到“死去活来”。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它依靠的是基础。学生必须在《课标》和《学习指导》的指导下,夯实基础,力求以不变应万变。对于基础,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读背,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历史知识做到“死”去“活”来。所谓的“死”即死记住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理解的活,应用的活。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比如我们学习《秦的统一》这一课时,只有记住:统一六国的经历及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及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基础知识后,才能灵活地用这些知识去评价秦始皇。
4.突破教材,构造知识网络。在每节、每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灵活掌握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打破教材固有的章节,构建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
我认为,框架结构是由点、线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抓点带线,把大量的分散、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点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所谓的点就是指分散的一个个的课题,可抓住以下几点:①汉代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②唐代的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天竺;③明代的郑和下西洋;④元代的马可•波罗、明代的利玛窦及清代的汤若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样一个主题,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中,不同文明产生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上述人物就见证了这一点。所谓的线指的是有内在联系的构成历史事件的知识线索。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一系列的奋斗,其中包括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向西方学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学习西方的共和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及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些知识点有这么一条线:他们虽然希望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结果不尽人意,这样历史的重任就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
可以看出点是构成线的有机部分,线是分析点而得出的结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这一点在历年的中考中显得非常重要。
5.中外结合,形成“大历史”观。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把它放回到世界历史之中,我们才能了解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及作用。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活”历史,提高能力形成历史观。
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处在世界工厂的地位,为倾销工业品,发动了鸦片战争,使我们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样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在中国掀起瓜分殖民地和争夺势力范围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还有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6.注重材料,增强应用能力。人人都知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不管能力的大小,你都无法充分地掌握它,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分析历年的中考题,特别是去年的,有意加强了这方面的能力考查。在整套试卷中,命题者提供了大量图片、文字等史料,让学生运用平常掌握的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去提炼,重新对史料进行加工和整理。那么材料题如何处理,非常值得大家去商讨,在这里仅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6.1对于教材中的史料(图片、文字、表格等)有很多只有一幅图片,不带任何问题,对于这样的,我们要围绕课标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答。当然还有一些带有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
6.2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没有配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围绕着这些知识点精选材料,然后配上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非常重要,但课本中的材料较少,在这里可以补充《春天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九七九的“春天”和“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分别是什么意思?及一九九二年,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并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等。
6.3对于有着相似点的材料如湘学报、民报、新青年杂志等,要多加注意。
7.多练多思,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这几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最明显的特点是由原来考查基础为主逐渐转向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很显然,划划背背的教学模式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不是否定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就成了复习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要实现它,就必须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完成。
能力要考核的内容有:A、书写能力,也就是学生的书写一定要认真、清楚。B、审题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在动手之前逐字逐句研读问题的能力。C、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关键。平时训练时,就要让学生看到问题,想起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哪个地方的内容与之有关,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D、表达能力,学生历史水平高低,能力的大小要想让他人了解,这是唯一的。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不够简练,答不到点子上,错别字过多,前言不达后语,没有逻辑性等。以上这四种能力都是些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我们从平常抓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在平常训练时,我们还要学会思考,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回答,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这样回答的原因。同样每一个知识点识记下来,也要认真的回忆一下,长此以往,我们将会有莫大的收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复习,学生们反映:感觉上历史课很有意思,在课堂上能兴奋起来,也开始学着自己去思考、归结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平日的教学中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培养关系,增加历史兴趣。“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受其教”,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他们就盼望上历史课,那么在课堂上,情绪就饱满愉快,心情轻松舒畅,这样就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思维灵敏,反应能力强,当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快也牢,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2.依靠指导,确定基础知识。要想充分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课标和学习指导,而这二项是命题人的命题依据,掌握了它们,我们才能掌握考点,避免知识面面俱到,才能在任务重、时间短的情况下,避免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首先,我们全面地掌握《复习指导丛书》中考查内容。对于A级目标,学生必须一个一个地掌握不能遗漏,无论是了解的还是表达的。关于B级目标,教师要精讲,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归类。如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可以放在一块,再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总之尽可能善于根据A、B两类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其次,我们还要分析《指导丛书》中的命题原则,当我们认真分析这几年中考题时,会发现命题人在命题时有一个重要根据,就是“命题原则”。比如在命题原则中有这么一段话:“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技能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注重图表材料的分析和训练,这一原则在历年中考中也大有体现。
3.精学基础,做到“死去活来”。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它依靠的是基础。学生必须在《课标》和《学习指导》的指导下,夯实基础,力求以不变应万变。对于基础,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读背,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历史知识做到“死”去“活”来。所谓的“死”即死记住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理解的活,应用的活。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比如我们学习《秦的统一》这一课时,只有记住:统一六国的经历及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及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基础知识后,才能灵活地用这些知识去评价秦始皇。
4.突破教材,构造知识网络。在每节、每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灵活掌握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打破教材固有的章节,构建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
我认为,框架结构是由点、线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抓点带线,把大量的分散、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点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所谓的点就是指分散的一个个的课题,可抓住以下几点:①汉代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②唐代的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天竺;③明代的郑和下西洋;④元代的马可•波罗、明代的利玛窦及清代的汤若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样一个主题,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中,不同文明产生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上述人物就见证了这一点。所谓的线指的是有内在联系的构成历史事件的知识线索。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一系列的奋斗,其中包括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向西方学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学习西方的共和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及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些知识点有这么一条线:他们虽然希望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结果不尽人意,这样历史的重任就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
可以看出点是构成线的有机部分,线是分析点而得出的结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这一点在历年的中考中显得非常重要。
5.中外结合,形成“大历史”观。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把它放回到世界历史之中,我们才能了解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及作用。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活”历史,提高能力形成历史观。
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处在世界工厂的地位,为倾销工业品,发动了鸦片战争,使我们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样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在中国掀起瓜分殖民地和争夺势力范围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还有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6.注重材料,增强应用能力。人人都知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不管能力的大小,你都无法充分地掌握它,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分析历年的中考题,特别是去年的,有意加强了这方面的能力考查。在整套试卷中,命题者提供了大量图片、文字等史料,让学生运用平常掌握的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去提炼,重新对史料进行加工和整理。那么材料题如何处理,非常值得大家去商讨,在这里仅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6.1对于教材中的史料(图片、文字、表格等)有很多只有一幅图片,不带任何问题,对于这样的,我们要围绕课标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答。当然还有一些带有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
6.2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没有配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围绕着这些知识点精选材料,然后配上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非常重要,但课本中的材料较少,在这里可以补充《春天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九七九的“春天”和“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分别是什么意思?及一九九二年,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并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等。
6.3对于有着相似点的材料如湘学报、民报、新青年杂志等,要多加注意。
7.多练多思,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这几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最明显的特点是由原来考查基础为主逐渐转向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很显然,划划背背的教学模式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不是否定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就成了复习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要实现它,就必须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完成。
能力要考核的内容有:A、书写能力,也就是学生的书写一定要认真、清楚。B、审题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在动手之前逐字逐句研读问题的能力。C、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关键。平时训练时,就要让学生看到问题,想起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哪个地方的内容与之有关,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D、表达能力,学生历史水平高低,能力的大小要想让他人了解,这是唯一的。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不够简练,答不到点子上,错别字过多,前言不达后语,没有逻辑性等。以上这四种能力都是些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我们从平常抓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在平常训练时,我们还要学会思考,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回答,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这样回答的原因。同样每一个知识点识记下来,也要认真的回忆一下,长此以往,我们将会有莫大的收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复习,学生们反映:感觉上历史课很有意思,在课堂上能兴奋起来,也开始学着自己去思考、归结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平日的教学中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