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其兄但丁,罗塞蒂一样,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英国最有天赋的女诗人之一。虽然英国文学史“维多利亚诗歌”一节中只列出诸如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以及马修·阿诺德等,而把她仅列入“其他诗人”里面,但事实是她的诗以其丰满的背景描画、精致的细节描写以及强烈的视觉感受而著称,蕴涵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宗教色彩,追求爱与欲望、梦幻与死亡等主题。难怪斯温伯恩惊呼“再没有比这更辉煌的诗作了”,赞叹她的诗里回响着“天堂的明澈而嘹亮的潮声”:麦多克斯对她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她“是19世纪贡献给我们的最伟大的语言大师——至少是英语语言的大师”:沃尔夫称赞“她的歌唱得好像知更鸟,有时又像夜莺”,认为她在英国女诗人中“位列第一”。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父亲加布雷勒·罗塞蒂是伦敦金斯学院的意大利语教授,母亲弗朗西斯·普利道瑞曾为拜伦的医生和秘书,喜欢哥特式小说。由于受到母亲的熏陶,克里斯蒂娜11岁就开始写诗,她的外祖父加艾塔诺·普里道瑞于1847年为她出版了《诗歌》,显示了她的创作天才,1862年她的第一部正规意义上的诗集《妖魔集市及其他诗歌》出版,确立了她在英国诗坛上的地位。1866年克里斯蒂娜出版了另一部诗集《王子的历程及其他诗歌》,奠定了她在英国诗坛上的至高地位。她还于1872出版了《童谣》,1874年出版了《会说话的画像》。1881年她的又一部重要诗集《庆典及其他诗歌》问世。此后,在1879至1892年间她出版了五卷沉思冥想诗集,对自己进行了十分严格的内省。
爱情与死亡是克里斯蒂娜的两大创作主题。母亲的影响使她皈依了英国国教,致使她的两次婚约因宗教信仰的分歧而解除。由于失去爱情的忧伤和格雷夫斯氏病痛的折磨,她的作品蕴含着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展现了唯美的梦幻和死亡的主题,追求着冰冷沉默的病态美。在其璨如星辰的爱情诗作之中,《生日》、《新娘歌》和《爱情三重奏》最能体现她的理想爱情观。
《生日》最初发表于《麦克米伦杂志》(1861年),后来收入《妖魔集市及其他诗歌》,是克里斯蒂娜最负盛名、也是最具唯美特质的诗歌之一。虽然她的诗歌流露出强烈的禁欲主义,但她绝非心如枯井之人,她温柔可爱、天真纯洁、感情炽热、善于幻想,懂得感官享受,也渴望理想爱情。在这首工整的两节八行小诗中,作者描述了一位少女即将见到自己心爱之人之时无法掩饰的内心喜悦,作者将少女之心比作“鸟”、“苹果树”、“海贝”等美好意象:“我的心啊像只欢唱的鸟儿,/她的巢儿筑在淋湿的嫩枝间;/我的心啊像颗苹果树儿,/她的枝儿被丰茂的果实挂弯;/我的心啊像只绚丽的海贝,/在平静的大海里徜徉;/我的心啊比所有这些都欢畅,/因为我的爱人就要来到我身旁。/”这些美好的意象赐予了读者唯美的感官享受,少女追求爱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然而,在克里斯蒂娜的内心世界里,真正的爱情是理想的,永恒的理想爱情是短暂的。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淋湿嫩枝间的鸟儿、果实挂弯的苹果枝儿、徜徉在大海中的海贝。无不预示着潜在的危险。它们的欢畅、喜悦,正如爱情一样,是短暂的,而且时刻面临危险。所以第二节里作者将视野从自然界回到自己的闺阁中,回到自己的艺术世界抑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精心准备她的生日用相对稳固的“高座”替代时刻面临危险的“鸟”、“树”,且对“高座”进行了精美的艺术包装:“为我安放一台绸缎羽绒的高座:/用精美鼠毛和紫色颜料装潢,/雕上百眼翎屏的孔雀和鸽子、石榴的图案;/再刻上金银两色的葡萄,/配上枝叶和银色的百合花瓣;/因为我的生日已到,我的爱人就要来到我身旁。”作者构想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日画卷,体现了她希冀在艺术世界里寻求理想爱情,以及对于理想爱情易逝的无奈。这和她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是一致的,两次失去爱情的哀伤导致她对尘世之爱的些许失望,转而投向理想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理想爱情。总的来说,《生日》不像《我的无名氏》那么阴郁低沉、凄婉缠绵,它的语言清新、基调明快,色彩丰富,表现了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爱情三重奏》创作于1856年,是一首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性爱的压制,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追求理想爱情的三种情感,以及无法寻得理想爱情的无奈与失望。这首小诗以其诙谐戏谑的语言、离奇荒诞的构思,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第一位是个“嘴唇血红,美臀和酥胸熠熠生辉,映照着金色的头发和指尖”的浪荡女人,使自己在恋爱中倍感羞愧而无缘理想爱情。第二位是个爱慕虚荣、精于算计的女人,像“善于显摆的风信子”,太过于精明而使自己陷入-场“缺乏的婚姻”,变成“一位慵懒的妻子”。第三位是个“像破风琴演奏着令人厌倦的嘈杂曲调”的女人,对自己“寻死觅活”而无法追求到理想的爱情充满无奈和失望。克里斯蒂娜利用戏谑的口吻,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女性歌者形象:无论多么花枝招展、无论多么精明过人、无论怎么“寻死觅活”,他们无法追求到理想的爱情,只能吟唱“真爱难觅”的无奈与失望。
《新娘歌》创作于1861年,收录于《王子的历程》,主要描写了一位王子在赶赴婚礼途中受到种种诱惑而一再耽搁,等他赶到时,公主因迟迟等不到他伤心绝望而死。全诗共为六节,每节独立押韵,韵律清新优美,语言凄婉缠绵,读来使人体验到一种凄婉之美。第一节作者直截了当指出一切都晚了,由于王子的延宕,着魔的公主因等不到王子肝肠寸断、香消玉殒。“爱为时已晚,欢为时已晚,/太晚了,太晚了!/你在路上闲逛的时间太长,/你在门外游荡:/树枝上着魔的鸽子没有伴侣惆怅而亡;/城堡里着魔的公主长眠在壁炉后魂归他乡:/她的心始终充满渴望,/你害它空等无望。”公主充满哀怨,在绝望和惆怅中死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去爱情的绝望,爱之愈切,失之愈痛。第二节诗人忧伤地哀叹要是早点到来就可以看到公主鲜活的面庞,然而一切都晚了,冰冻的泉水总会跳跃,凋零的花蕾总会绽放,而长眠的公主却永远不会醒来。第三节诗人再次展现了一种凄婉之美:“她躺在那儿还如此妩媚?/从前她是那么的娇媚。/头发上喷洒着金色粉粒,无论多么高贵的国王都难与她匹配。”虽然公主已经离开这个让她绝望的世界,但她的美丽犹在,体现了作者的唯美风格。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描写了女主人公凄美的面庞和哀婉的语调:“我们从未见她微笑,/从未见她皱眉”,“她花冠下的面庞好似总在作痛……”,“我们从未听到她话语急促,/她的语调是如此甜蜜……”,“在街道喧闹嘈杂声里她的心是那么的平静”。诗人将一具冰冷而美丽的尸体横陈在读者面前,将美好的东西毁灭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灵魂深处冰冷沉默的“病态美”。最后一节诗人表述了自己对王子的责难和对女主人公的悲悯之情:“昨天你应该为她悲戚,/守在她的床边:/今天你为何哭泣?,她已永绝尘世。/今天我们爱她但不哭泣,/要为她高贵的头上佩戴花冠……”。
虽然《生日》、《爱情三重奏》和《新娘歌》皆以追求理想爱情为主题,但其风格基调各不相同。《生日》清新明快、愉悦欢畅,具有理想主义情调,《爱情三重奏》幽默诙谐、戏谑活泼,更具浪漫主义风格,《新娘歌》凄婉缠绵、阴郁低沉,不仅具有唯美主义特色,宗教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更浓。此外,克里斯蒂娜还创作了《梦之爱》、《想念》等追求理想爱情的精美小诗。
作为拉斐尔前派的“天后”,克里丝蒂娜·罗塞蒂和勃朗宁夫人一样,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天赋的女诗人之一,是一位颇具宗教色彩与神秘气息的诗人。虽然虔诚的宗教情怀使她两度失去爱情,但失去爱情的哀伤并未使她放弃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她的爱情诗既有“宗教虔信下的爱情企盼”,又有“清寒自制里的热切奔放”的双重张力;既有哥特式的神秘,又有拜伦式的浪漫,确实是一位“令人琢磨不透”的唯美派诗人。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父亲加布雷勒·罗塞蒂是伦敦金斯学院的意大利语教授,母亲弗朗西斯·普利道瑞曾为拜伦的医生和秘书,喜欢哥特式小说。由于受到母亲的熏陶,克里斯蒂娜11岁就开始写诗,她的外祖父加艾塔诺·普里道瑞于1847年为她出版了《诗歌》,显示了她的创作天才,1862年她的第一部正规意义上的诗集《妖魔集市及其他诗歌》出版,确立了她在英国诗坛上的地位。1866年克里斯蒂娜出版了另一部诗集《王子的历程及其他诗歌》,奠定了她在英国诗坛上的至高地位。她还于1872出版了《童谣》,1874年出版了《会说话的画像》。1881年她的又一部重要诗集《庆典及其他诗歌》问世。此后,在1879至1892年间她出版了五卷沉思冥想诗集,对自己进行了十分严格的内省。
爱情与死亡是克里斯蒂娜的两大创作主题。母亲的影响使她皈依了英国国教,致使她的两次婚约因宗教信仰的分歧而解除。由于失去爱情的忧伤和格雷夫斯氏病痛的折磨,她的作品蕴含着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展现了唯美的梦幻和死亡的主题,追求着冰冷沉默的病态美。在其璨如星辰的爱情诗作之中,《生日》、《新娘歌》和《爱情三重奏》最能体现她的理想爱情观。
《生日》最初发表于《麦克米伦杂志》(1861年),后来收入《妖魔集市及其他诗歌》,是克里斯蒂娜最负盛名、也是最具唯美特质的诗歌之一。虽然她的诗歌流露出强烈的禁欲主义,但她绝非心如枯井之人,她温柔可爱、天真纯洁、感情炽热、善于幻想,懂得感官享受,也渴望理想爱情。在这首工整的两节八行小诗中,作者描述了一位少女即将见到自己心爱之人之时无法掩饰的内心喜悦,作者将少女之心比作“鸟”、“苹果树”、“海贝”等美好意象:“我的心啊像只欢唱的鸟儿,/她的巢儿筑在淋湿的嫩枝间;/我的心啊像颗苹果树儿,/她的枝儿被丰茂的果实挂弯;/我的心啊像只绚丽的海贝,/在平静的大海里徜徉;/我的心啊比所有这些都欢畅,/因为我的爱人就要来到我身旁。/”这些美好的意象赐予了读者唯美的感官享受,少女追求爱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然而,在克里斯蒂娜的内心世界里,真正的爱情是理想的,永恒的理想爱情是短暂的。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淋湿嫩枝间的鸟儿、果实挂弯的苹果枝儿、徜徉在大海中的海贝。无不预示着潜在的危险。它们的欢畅、喜悦,正如爱情一样,是短暂的,而且时刻面临危险。所以第二节里作者将视野从自然界回到自己的闺阁中,回到自己的艺术世界抑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精心准备她的生日用相对稳固的“高座”替代时刻面临危险的“鸟”、“树”,且对“高座”进行了精美的艺术包装:“为我安放一台绸缎羽绒的高座:/用精美鼠毛和紫色颜料装潢,/雕上百眼翎屏的孔雀和鸽子、石榴的图案;/再刻上金银两色的葡萄,/配上枝叶和银色的百合花瓣;/因为我的生日已到,我的爱人就要来到我身旁。”作者构想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日画卷,体现了她希冀在艺术世界里寻求理想爱情,以及对于理想爱情易逝的无奈。这和她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是一致的,两次失去爱情的哀伤导致她对尘世之爱的些许失望,转而投向理想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理想爱情。总的来说,《生日》不像《我的无名氏》那么阴郁低沉、凄婉缠绵,它的语言清新、基调明快,色彩丰富,表现了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爱情三重奏》创作于1856年,是一首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性爱的压制,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追求理想爱情的三种情感,以及无法寻得理想爱情的无奈与失望。这首小诗以其诙谐戏谑的语言、离奇荒诞的构思,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第一位是个“嘴唇血红,美臀和酥胸熠熠生辉,映照着金色的头发和指尖”的浪荡女人,使自己在恋爱中倍感羞愧而无缘理想爱情。第二位是个爱慕虚荣、精于算计的女人,像“善于显摆的风信子”,太过于精明而使自己陷入-场“缺乏的婚姻”,变成“一位慵懒的妻子”。第三位是个“像破风琴演奏着令人厌倦的嘈杂曲调”的女人,对自己“寻死觅活”而无法追求到理想的爱情充满无奈和失望。克里斯蒂娜利用戏谑的口吻,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女性歌者形象:无论多么花枝招展、无论多么精明过人、无论怎么“寻死觅活”,他们无法追求到理想的爱情,只能吟唱“真爱难觅”的无奈与失望。
《新娘歌》创作于1861年,收录于《王子的历程》,主要描写了一位王子在赶赴婚礼途中受到种种诱惑而一再耽搁,等他赶到时,公主因迟迟等不到他伤心绝望而死。全诗共为六节,每节独立押韵,韵律清新优美,语言凄婉缠绵,读来使人体验到一种凄婉之美。第一节作者直截了当指出一切都晚了,由于王子的延宕,着魔的公主因等不到王子肝肠寸断、香消玉殒。“爱为时已晚,欢为时已晚,/太晚了,太晚了!/你在路上闲逛的时间太长,/你在门外游荡:/树枝上着魔的鸽子没有伴侣惆怅而亡;/城堡里着魔的公主长眠在壁炉后魂归他乡:/她的心始终充满渴望,/你害它空等无望。”公主充满哀怨,在绝望和惆怅中死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去爱情的绝望,爱之愈切,失之愈痛。第二节诗人忧伤地哀叹要是早点到来就可以看到公主鲜活的面庞,然而一切都晚了,冰冻的泉水总会跳跃,凋零的花蕾总会绽放,而长眠的公主却永远不会醒来。第三节诗人再次展现了一种凄婉之美:“她躺在那儿还如此妩媚?/从前她是那么的娇媚。/头发上喷洒着金色粉粒,无论多么高贵的国王都难与她匹配。”虽然公主已经离开这个让她绝望的世界,但她的美丽犹在,体现了作者的唯美风格。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描写了女主人公凄美的面庞和哀婉的语调:“我们从未见她微笑,/从未见她皱眉”,“她花冠下的面庞好似总在作痛……”,“我们从未听到她话语急促,/她的语调是如此甜蜜……”,“在街道喧闹嘈杂声里她的心是那么的平静”。诗人将一具冰冷而美丽的尸体横陈在读者面前,将美好的东西毁灭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灵魂深处冰冷沉默的“病态美”。最后一节诗人表述了自己对王子的责难和对女主人公的悲悯之情:“昨天你应该为她悲戚,/守在她的床边:/今天你为何哭泣?,她已永绝尘世。/今天我们爱她但不哭泣,/要为她高贵的头上佩戴花冠……”。
虽然《生日》、《爱情三重奏》和《新娘歌》皆以追求理想爱情为主题,但其风格基调各不相同。《生日》清新明快、愉悦欢畅,具有理想主义情调,《爱情三重奏》幽默诙谐、戏谑活泼,更具浪漫主义风格,《新娘歌》凄婉缠绵、阴郁低沉,不仅具有唯美主义特色,宗教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更浓。此外,克里斯蒂娜还创作了《梦之爱》、《想念》等追求理想爱情的精美小诗。
作为拉斐尔前派的“天后”,克里丝蒂娜·罗塞蒂和勃朗宁夫人一样,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天赋的女诗人之一,是一位颇具宗教色彩与神秘气息的诗人。虽然虔诚的宗教情怀使她两度失去爱情,但失去爱情的哀伤并未使她放弃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她的爱情诗既有“宗教虔信下的爱情企盼”,又有“清寒自制里的热切奔放”的双重张力;既有哥特式的神秘,又有拜伦式的浪漫,确实是一位“令人琢磨不透”的唯美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