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
一、用眼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一部电视剧,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片段围绕一个中心也可以练就成一篇文章。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用独特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品平常的生活,谈真实的想法,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情流露即为好文章。如果说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它的躯体,那么真挚的情感就是它的灵魂。平时我最喜欢批改学生的周记,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傻,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每当这时,我仿佛在与他们交谈,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周记是训练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更是师生心灵交汇的一种重要渠道。每改完一篇周记,我的心情都是快乐的放松的。因为他们开始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的美,为写作收集素材,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二、亲自体验生活,创设写作的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作为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老师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积极健康的活动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和欲望。教完《走向生活》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可后收集资料,在课堂中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真是积极主动,个个振振有辞,个个采访都有收获,场面更是热闹。此后,一篇篇流露真情的习作跃然纸上。有了真实的生活就会有真实的内心感受,也就能流露真情的文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践出真知。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知识的积累是进行写作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词语丰富,我们应该多看书,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词、很生动的词,不妨多看几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自己试着琢磨一下,如何用于自己的文章。摘抄也是扩大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的归类。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去吸取优秀的语言,这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机会。如许多优秀的广告词,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得更好!”等,都是我们用于积累的材料。
四、用心感悟生活,升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同的學生对生活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在习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具有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耳朵,心灵感悟和表达方式。我在教《七步诗》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曹丕和曹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学生体会到曹植对曹丕悲愤填膺的感情和谴责劝诫的语气。学生开始觉得很可笑,但两三次演下来,教室里空气凝重,同学们的表情异常严肃,目光严厉。我知道他们体会到了这些情感。又如,我在教《草船借箭》时,学到“周瑜很高兴”时,让学生想他高兴的同时想了些什么。有的说:“诸葛亮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这回恐怕凶多吉少了。”有的说:“诸葛亮这个大笨蛋中计了,这回看他怎么在三天之内造十万多枝箭,这回他必死无疑,我可以去除这个心腹大患了,除去这个眼中钉了。哈!”我再叫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入本子中,就是一段很好的写作素材了。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让每个学生勇于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老师在习作中要理解,尊重,珍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总之,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去读、去看、去听、去想,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写作欲望和灵感。
一、用眼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一部电视剧,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片段围绕一个中心也可以练就成一篇文章。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用独特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品平常的生活,谈真实的想法,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情流露即为好文章。如果说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它的躯体,那么真挚的情感就是它的灵魂。平时我最喜欢批改学生的周记,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傻,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每当这时,我仿佛在与他们交谈,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周记是训练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更是师生心灵交汇的一种重要渠道。每改完一篇周记,我的心情都是快乐的放松的。因为他们开始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的美,为写作收集素材,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二、亲自体验生活,创设写作的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作为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老师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积极健康的活动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和欲望。教完《走向生活》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可后收集资料,在课堂中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真是积极主动,个个振振有辞,个个采访都有收获,场面更是热闹。此后,一篇篇流露真情的习作跃然纸上。有了真实的生活就会有真实的内心感受,也就能流露真情的文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践出真知。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知识的积累是进行写作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词语丰富,我们应该多看书,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词、很生动的词,不妨多看几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自己试着琢磨一下,如何用于自己的文章。摘抄也是扩大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的归类。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去吸取优秀的语言,这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机会。如许多优秀的广告词,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得更好!”等,都是我们用于积累的材料。
四、用心感悟生活,升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同的學生对生活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在习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具有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耳朵,心灵感悟和表达方式。我在教《七步诗》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曹丕和曹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学生体会到曹植对曹丕悲愤填膺的感情和谴责劝诫的语气。学生开始觉得很可笑,但两三次演下来,教室里空气凝重,同学们的表情异常严肃,目光严厉。我知道他们体会到了这些情感。又如,我在教《草船借箭》时,学到“周瑜很高兴”时,让学生想他高兴的同时想了些什么。有的说:“诸葛亮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这回恐怕凶多吉少了。”有的说:“诸葛亮这个大笨蛋中计了,这回看他怎么在三天之内造十万多枝箭,这回他必死无疑,我可以去除这个心腹大患了,除去这个眼中钉了。哈!”我再叫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入本子中,就是一段很好的写作素材了。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让每个学生勇于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老师在习作中要理解,尊重,珍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总之,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去读、去看、去听、去想,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写作欲望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