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博士在谈笑间,为投资者绘了一幅中国私募全景图。在如此的生存环境下,中国私募基金仍能开辟出自己的独有领地,自然有其独特的谋生术。在证券疆场冲锋陷阵的私募众生相,在杨成义老师的讲述中水落石出
操作手法千姿百态
不同私募的投资理念有别天壤。有些私募基金并不坐庄,而是真正的价值投资,选好股票,长期持有;有的则习惯于利用交易制度的缺陷,狙击市场的盲点,但不能完全算作坐庄;有的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拿2/3的仓位进行长期投资,另外1/3的资金做短线操作。操作手法更是千姿百态。
敢死队
“敢死队”,是专门募集资金做涨停板的私募。它通常利用市场的贪婪心理,拉升股价直到封涨停板,吸引别人第二天、第三天去追涨,追到一定的程度它就闪电般出手,获利了结,然后寻找下一只股票继续做。但“敢死队”的这种行为,还不算操纵股价或坐庄,因为有很多资金跟着敢死队一起做。
“敢死队”的收益来源有多种,自己做的股票上有收益,可以分红;也可能是其他人赚钱了,分给他们一部分。
中国股市16年,写下了众多名声赫赫的敢死队的名字,如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营业部等。
贴着公募的私募
“贴着公募的私募”,是最隐蔽的私募,它通过向公募输送利益,从公募那里取得报酬。最典型的,如私募和相应的公募对同一只重仓股反向操作。
又比如,一只私募想掩护另一笔公募资金,在某只股票上解套,它可能分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逐步吃进这只股票,为该只股票未来的拉升筑底,而非打压建仓,以避免待解套的资金一时难以承受。第二步是拉升,可能需要上市公司配合,发一个扭亏公告,或制造一些类似资产注入、自主创新之类的新概念,然后逐步加大买单,加大建仓速度和力度,大幅拉升股价。第三步是掩护出货,待解套资金先出,私募资金便掩护边出。帮助解套的私募,可以从公募那里分取收益和管理费。
靠关系吃饭的私募
私募没有关系很难存活,典型的是和上市公司勾结。私募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的股东或高管,通常有血缘或密切的利益关系,能提前获知某些内幕消息;一旦募到钱,就投资这只股票,即使不能呼风唤雨,也能保证可观收益。这种私募就是靠关系吃饭。
本土私募有80%都属于这种机构,真正主要通过做研究分析、去拜访上市公司而生存的很少。私募都要靠人脉资源才能生存。
生存法门别具一格
公募那种固定的游戏规则,在私募看来偏死板,它们另有一套生存法门。
生存第一
靠关系吃饭也叫“寻租”,不靠寻租,私募很难赚到钱。因为私募在研究上做不过公募,一般有自有资金参与,通常还要承诺收益,生存压力很大。公募则无需与持有人共担风险,手续费和管理费提取制度,可以使其“旱涝保收”。
这种生存环境,使私募很难竞争过公募,就如民营竞争不过国企一样。所以私募只能寻租,要打通各种关节,特别是在私募的原始积累阶段,都是这样做出来的。私募也达不到公募那种规模,很多需大规模资金参与的操作无法进行。
将来如果放开私募,公募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私募一直没有阳光化,部分基于这一原因。公募运营成本高,100亿元的公募基金,一年运营成本达几亿元。要是私募拿这几个亿做研发、跑市场,很多事情都搞定了。公募受的约束也较多,不但不能用太多的账户分仓,还要进行信息披露。
信誉是命根
市场对私募的信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私募的协议都不受法律保护,真要打官司都有风险。私募通常自己先出资2000万~3000万元,信誉高,能够再募集3亿~5亿元。这也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放在里面,做不好就可能赔得精光。所以必须绞尽脑汁想办法,寻租等自然不可避免。
长短搭配
很多私募擅长根据客户偏好,进行品种的长短搭配。对追求高收益、也愿意共担风险的客户资金,可多配置一些股票或衍生产品;不愿共担风险的客户,配置的稳健型品种可以多一些。
另外,资金到期时间不同,品种配置中也会予以考虑。临近到期的资金,低风险品种配置得更多一些。
市场至上
私募通常都是首先考虑市场会怎么想、怎么做,因为他们知道市场永远是对的。公募对市场的敏感度,远没有私募那么高。他们更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总觉得市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也就更容易高估自己。
操作手法千姿百态
不同私募的投资理念有别天壤。有些私募基金并不坐庄,而是真正的价值投资,选好股票,长期持有;有的则习惯于利用交易制度的缺陷,狙击市场的盲点,但不能完全算作坐庄;有的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拿2/3的仓位进行长期投资,另外1/3的资金做短线操作。操作手法更是千姿百态。
敢死队
“敢死队”,是专门募集资金做涨停板的私募。它通常利用市场的贪婪心理,拉升股价直到封涨停板,吸引别人第二天、第三天去追涨,追到一定的程度它就闪电般出手,获利了结,然后寻找下一只股票继续做。但“敢死队”的这种行为,还不算操纵股价或坐庄,因为有很多资金跟着敢死队一起做。
“敢死队”的收益来源有多种,自己做的股票上有收益,可以分红;也可能是其他人赚钱了,分给他们一部分。
中国股市16年,写下了众多名声赫赫的敢死队的名字,如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营业部等。
贴着公募的私募
“贴着公募的私募”,是最隐蔽的私募,它通过向公募输送利益,从公募那里取得报酬。最典型的,如私募和相应的公募对同一只重仓股反向操作。
又比如,一只私募想掩护另一笔公募资金,在某只股票上解套,它可能分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逐步吃进这只股票,为该只股票未来的拉升筑底,而非打压建仓,以避免待解套的资金一时难以承受。第二步是拉升,可能需要上市公司配合,发一个扭亏公告,或制造一些类似资产注入、自主创新之类的新概念,然后逐步加大买单,加大建仓速度和力度,大幅拉升股价。第三步是掩护出货,待解套资金先出,私募资金便掩护边出。帮助解套的私募,可以从公募那里分取收益和管理费。
靠关系吃饭的私募
私募没有关系很难存活,典型的是和上市公司勾结。私募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的股东或高管,通常有血缘或密切的利益关系,能提前获知某些内幕消息;一旦募到钱,就投资这只股票,即使不能呼风唤雨,也能保证可观收益。这种私募就是靠关系吃饭。
本土私募有80%都属于这种机构,真正主要通过做研究分析、去拜访上市公司而生存的很少。私募都要靠人脉资源才能生存。
生存法门别具一格
公募那种固定的游戏规则,在私募看来偏死板,它们另有一套生存法门。
生存第一
靠关系吃饭也叫“寻租”,不靠寻租,私募很难赚到钱。因为私募在研究上做不过公募,一般有自有资金参与,通常还要承诺收益,生存压力很大。公募则无需与持有人共担风险,手续费和管理费提取制度,可以使其“旱涝保收”。
这种生存环境,使私募很难竞争过公募,就如民营竞争不过国企一样。所以私募只能寻租,要打通各种关节,特别是在私募的原始积累阶段,都是这样做出来的。私募也达不到公募那种规模,很多需大规模资金参与的操作无法进行。
将来如果放开私募,公募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私募一直没有阳光化,部分基于这一原因。公募运营成本高,100亿元的公募基金,一年运营成本达几亿元。要是私募拿这几个亿做研发、跑市场,很多事情都搞定了。公募受的约束也较多,不但不能用太多的账户分仓,还要进行信息披露。
信誉是命根
市场对私募的信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私募的协议都不受法律保护,真要打官司都有风险。私募通常自己先出资2000万~3000万元,信誉高,能够再募集3亿~5亿元。这也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放在里面,做不好就可能赔得精光。所以必须绞尽脑汁想办法,寻租等自然不可避免。
长短搭配
很多私募擅长根据客户偏好,进行品种的长短搭配。对追求高收益、也愿意共担风险的客户资金,可多配置一些股票或衍生产品;不愿共担风险的客户,配置的稳健型品种可以多一些。
另外,资金到期时间不同,品种配置中也会予以考虑。临近到期的资金,低风险品种配置得更多一些。
市场至上
私募通常都是首先考虑市场会怎么想、怎么做,因为他们知道市场永远是对的。公募对市场的敏感度,远没有私募那么高。他们更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总觉得市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也就更容易高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