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
说来也怪,我,一个曾经对饮食毫无兴趣的人,来北师大不到一年时间,竟被改造成了营养专家和美食考察员。
高中的时候听朋友说起什么饭店的什么菜好吃、讨论明天吃什么之类的问题,都觉得小题大做、多此一举。不就是吃嘛,有必要那么费心吗?而且我从小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对食物不敏感,甚至很迟钝。没想到……
大一结束了,从学校坐公交车往北京西站走。我透过车窗浏览沿路经过的饭店,竟然看得津津有味,心里不自主地盘算着下学期要把它们尝个遍,浑然不觉中就记下了它们几乎所有的店名和大致位置。若有同学要我推荐去哪里喝粥,我绝对不假思索、滔滔不绝——
最近的是咱们学校北门的“嘉和一品”,它的冰粥属芒果味的最棒,甜粥嘛,我觉得板栗紫薯大麦粥不错,咸粥还是皮蛋瘦肉粥最经典;新街口那儿的“食立方”也挺专业,最近还打八折;再远一点的还有牡丹园那儿的“状元宏”,我还没尝过;如果不嫌远,动物园附近还有“大粥锅”,粥的种类也相当多……
怎么样,厉害吧?能把北师大周围卖粥饭店考察研究到这种地步,我很有自信是数一数二的了。大家别误会,我的专业可不是烹饪也不是营养学,我其实是被逼到这地步的……
要说北师大的食堂,那在北京市的大学里还真算不错了,其中学五食堂还挤进北京所有大学的食堂前十名呢。
北师大的食堂一共有三个:学五食堂、新乐群和教工之家,每个食堂层数不同,加起来共有八层,各有各的特色。学五食堂以正宗的川菜出名,红色辣椒是主角。前年,学校下大力气把学五改造了一番,不辞辛苦地请重庆大学的十几位大厨“出山”,准备给同学们一点儿惊喜,结果是半喜半忧,有人说变好吃了,有人难以忍受新口味,干脆敬而远之。新乐群,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饭菜的总体风格趋于平稳,以家常菜的面目安慰着不能吃辣或者思家的学生。教工之家离学生居住区挺远,而且因为没有学校补助,菜价明显高出一截。虽叫教工之家,其实教授们一般是忍受不了那里的拥挤的,主要是职工们和家属区里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光顾,但是学生也会去——在他们实在吃腻了学生食堂的时候。
第一个学期还比较好过,我对每个食堂都很满意。菜的种类很多,一天尝一种,几乎每天都能感到新鲜。那时我还会幻想美好的未来,要吃多久才能把所有的菜都品尝一遍。那时真的是以食堂为骄傲,朋友从别的大学过来玩,我都沾沾自喜地把他们拉到食堂炫耀一番:北师大真是好地方,饭既好吃又便宜。
我对每个食堂甚至每一层的特色都了如指掌,比如学五一层的米汤,买大碗最实惠,炒胡萝卜才一块钱,辣子鸡丁最有风味;比如新乐群二层的饼的种类最多也最便宜;比如教工之家的紫米糕简直是一绝,红绿丝啊山楂块啊花生啊什么都加进去,怪不得味道那么耐人寻味……大家看到这儿估计都流口水了吧,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好景不长。不是食堂做得越来越难吃了,也不是我的口味变得越来越难以迎合了,到底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反正是吃腻了。舌头和我的胃好像突然就觉醒了。
我清楚每个食堂的特色,一天换三个食堂,每次都要在所有窗口从头到尾转上三圈,仍是拿不定主意,不得不拎着书包再换一个食堂。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什么都不想吃——那些菜不再有任何吸引力,仿佛一夜间就莫名奇妙地面目可憎了。
先说米饭吧。我都一两个月没吃过食堂里的米饭了,原因是它没有大米的魅力。软塌塌地睡在那儿,没一点儿精神,几乎没有一粒能从集体中被分辨出来。也不要求它有东北长粒香的弹性了,但至少也得有一丁点儿米的香味吧,而事实上……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嚼什么。
至于菜,肯定是因为吃腻了,连看都不想看一眼。闭着眼睛都知道每个窗口摆着什么:雷打不动的土豆块儿,亘古不变的茄子豆芽,没骨气的豆腐,面色苍白的花菜,不知是来自牛身上哪一部分的牛肉……一项项列出来也觉得种类挺丰富的,可是天天面对,不说恶心也肯定厌倦了。我从新乐群“转战”学五食堂,就是为了吃点辣的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觉,我对宿舍同学说,因为新乐群的菜没有味道——“除了咸味!”
最后,连学五的辣味也刺激不了我了。于是又混了段时间教工之家,结果依然不如人意。在教工之家吃的最后一顿饭让我忍无可忍。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炒油麦菜就这样被它毁了。绿油油的菜,原本清新可爱,竟然能被加了那么多豆瓣和莫名出现的碎带鱼(难道是上顿剩的?),炒得面黑身瘦。总之我被逼到了极限,我心爱的绿叶菜简直是受到了侮辱。
到了大学才知道,鱼香肉丝原来都是竹笋萝卜丝,而不是家里的肉丝木耳;宫保鸡丁原来主打黄瓜丁,而不是家里的鸡丁花生;番茄鸡蛋原来是红色浓汁,而不是鲜红艳黄交映的块状番茄和鸡蛋的亲密合作……
到了大学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熬粥总要加那么多米,熬那么久。我以前总抱怨她熬得太稠,简直是米饭;现在面对学校米水分离的东西(有时清澈得能照镜子),很怀疑食堂怎么敢把它的名字写作“粥”。有一次我很开心地发现学五食堂一层的绿豆大米粥很稠。直到两天后我从米汤里喝出了面汤的味道,才恍然大悟它被明目张胆地搅了淀粉……这样的情况,怎能不让我这个视粥如命的人拍案而去?
就这样,我被迫“成才”,对食物进行考察研究。我对食物的兴趣,竟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当然,北师大的食堂还会继续红火下去的,因为即使我们这一届学生都吃腻了,下一届新生就要来了呀,要等他们吃烦到我这种地步,还要一年呢。等他们吃烦了,又一批新生会兴致盎然地品尝对于他们来说新鲜丰富的美味……
编辑/梁宇清
说来也怪,我,一个曾经对饮食毫无兴趣的人,来北师大不到一年时间,竟被改造成了营养专家和美食考察员。
高中的时候听朋友说起什么饭店的什么菜好吃、讨论明天吃什么之类的问题,都觉得小题大做、多此一举。不就是吃嘛,有必要那么费心吗?而且我从小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对食物不敏感,甚至很迟钝。没想到……
大一结束了,从学校坐公交车往北京西站走。我透过车窗浏览沿路经过的饭店,竟然看得津津有味,心里不自主地盘算着下学期要把它们尝个遍,浑然不觉中就记下了它们几乎所有的店名和大致位置。若有同学要我推荐去哪里喝粥,我绝对不假思索、滔滔不绝——
最近的是咱们学校北门的“嘉和一品”,它的冰粥属芒果味的最棒,甜粥嘛,我觉得板栗紫薯大麦粥不错,咸粥还是皮蛋瘦肉粥最经典;新街口那儿的“食立方”也挺专业,最近还打八折;再远一点的还有牡丹园那儿的“状元宏”,我还没尝过;如果不嫌远,动物园附近还有“大粥锅”,粥的种类也相当多……
怎么样,厉害吧?能把北师大周围卖粥饭店考察研究到这种地步,我很有自信是数一数二的了。大家别误会,我的专业可不是烹饪也不是营养学,我其实是被逼到这地步的……
要说北师大的食堂,那在北京市的大学里还真算不错了,其中学五食堂还挤进北京所有大学的食堂前十名呢。
北师大的食堂一共有三个:学五食堂、新乐群和教工之家,每个食堂层数不同,加起来共有八层,各有各的特色。学五食堂以正宗的川菜出名,红色辣椒是主角。前年,学校下大力气把学五改造了一番,不辞辛苦地请重庆大学的十几位大厨“出山”,准备给同学们一点儿惊喜,结果是半喜半忧,有人说变好吃了,有人难以忍受新口味,干脆敬而远之。新乐群,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饭菜的总体风格趋于平稳,以家常菜的面目安慰着不能吃辣或者思家的学生。教工之家离学生居住区挺远,而且因为没有学校补助,菜价明显高出一截。虽叫教工之家,其实教授们一般是忍受不了那里的拥挤的,主要是职工们和家属区里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光顾,但是学生也会去——在他们实在吃腻了学生食堂的时候。
第一个学期还比较好过,我对每个食堂都很满意。菜的种类很多,一天尝一种,几乎每天都能感到新鲜。那时我还会幻想美好的未来,要吃多久才能把所有的菜都品尝一遍。那时真的是以食堂为骄傲,朋友从别的大学过来玩,我都沾沾自喜地把他们拉到食堂炫耀一番:北师大真是好地方,饭既好吃又便宜。
我对每个食堂甚至每一层的特色都了如指掌,比如学五一层的米汤,买大碗最实惠,炒胡萝卜才一块钱,辣子鸡丁最有风味;比如新乐群二层的饼的种类最多也最便宜;比如教工之家的紫米糕简直是一绝,红绿丝啊山楂块啊花生啊什么都加进去,怪不得味道那么耐人寻味……大家看到这儿估计都流口水了吧,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好景不长。不是食堂做得越来越难吃了,也不是我的口味变得越来越难以迎合了,到底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反正是吃腻了。舌头和我的胃好像突然就觉醒了。
我清楚每个食堂的特色,一天换三个食堂,每次都要在所有窗口从头到尾转上三圈,仍是拿不定主意,不得不拎着书包再换一个食堂。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什么都不想吃——那些菜不再有任何吸引力,仿佛一夜间就莫名奇妙地面目可憎了。
先说米饭吧。我都一两个月没吃过食堂里的米饭了,原因是它没有大米的魅力。软塌塌地睡在那儿,没一点儿精神,几乎没有一粒能从集体中被分辨出来。也不要求它有东北长粒香的弹性了,但至少也得有一丁点儿米的香味吧,而事实上……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嚼什么。
至于菜,肯定是因为吃腻了,连看都不想看一眼。闭着眼睛都知道每个窗口摆着什么:雷打不动的土豆块儿,亘古不变的茄子豆芽,没骨气的豆腐,面色苍白的花菜,不知是来自牛身上哪一部分的牛肉……一项项列出来也觉得种类挺丰富的,可是天天面对,不说恶心也肯定厌倦了。我从新乐群“转战”学五食堂,就是为了吃点辣的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觉,我对宿舍同学说,因为新乐群的菜没有味道——“除了咸味!”
最后,连学五的辣味也刺激不了我了。于是又混了段时间教工之家,结果依然不如人意。在教工之家吃的最后一顿饭让我忍无可忍。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炒油麦菜就这样被它毁了。绿油油的菜,原本清新可爱,竟然能被加了那么多豆瓣和莫名出现的碎带鱼(难道是上顿剩的?),炒得面黑身瘦。总之我被逼到了极限,我心爱的绿叶菜简直是受到了侮辱。
到了大学才知道,鱼香肉丝原来都是竹笋萝卜丝,而不是家里的肉丝木耳;宫保鸡丁原来主打黄瓜丁,而不是家里的鸡丁花生;番茄鸡蛋原来是红色浓汁,而不是鲜红艳黄交映的块状番茄和鸡蛋的亲密合作……
到了大学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熬粥总要加那么多米,熬那么久。我以前总抱怨她熬得太稠,简直是米饭;现在面对学校米水分离的东西(有时清澈得能照镜子),很怀疑食堂怎么敢把它的名字写作“粥”。有一次我很开心地发现学五食堂一层的绿豆大米粥很稠。直到两天后我从米汤里喝出了面汤的味道,才恍然大悟它被明目张胆地搅了淀粉……这样的情况,怎能不让我这个视粥如命的人拍案而去?
就这样,我被迫“成才”,对食物进行考察研究。我对食物的兴趣,竟是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当然,北师大的食堂还会继续红火下去的,因为即使我们这一届学生都吃腻了,下一届新生就要来了呀,要等他们吃烦到我这种地步,还要一年呢。等他们吃烦了,又一批新生会兴致盎然地品尝对于他们来说新鲜丰富的美味……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