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氏与孟氏——管理都是有“背景”的哲理的故事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他们赚的钱,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了,他们显赫的爵位,使亲属们也觉得荣耀异常。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兄弟相同,却总为贫穷所困扰。孟家很羡慕十分富裕的施家,因而向施家请教取得地位和富贵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跑到秦国,用儒术游说秦王。秦王说:“现在各国诸侯都靠实力进行斗争,所追求的无非是兵力、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于是,阉割了他,再把他赶走。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权术去游说卫王。卫王说:“我们卫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恭敬地侍奉它,对于小国我们好好地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好办法。如果依靠兵力和权谋,那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但我如果好生生地送你回去,你一定再跑到别的国家去宣传你的主张,给我们带来很重的祸患!”于是,便砍断了他的脚,再把他押送回鲁国。
故事的哲理
做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势者昌盛,逆势者败亡。学习别人的经验时,要务必弄清:别人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绝不能割断历史与环境。
建筑师的特长——与事相宜,方是才哲理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建筑师,远近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有一天,有一个人问他说:“先生您究竟有些什么特长呢?”建筑师颇为自豪地回答这个人道:“我呀,最擅长于衡量木材,按照要建造的房屋的情况,根据木材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木料。我对整幢要建的房子的细节都了然于心,懂得什么地方应该分派什么人去做。只有在我的指挥下,工匠们才能有条有理地劳动,如果没有我,房子就建不成了。所以,官府请我去,付给我的工钱是普通工匠的三倍;在私人那里,工钱的一大半也归我。”
有一天,这个人到建筑师家里去拜访他。他家里的床正好坏了一条腿,他就叫过仆人说:“一会儿去请个工匠来修理一下吧。”这个人吃惊地问他说:“您天天都和木料打交道,难道您连区区一个床腿都不会修吗?”建筑师回答:“这是工匠做的事,我怎么会呢。”这个人当着建筑师的面不好再说什么了,心里却暗暗想道:原来这个建筑师什么本领都没有,只会到处吹牛、骗人钱财呀!
后来,官府要修官衙,请的就是这位建筑师,这个人就赶去看热闹。
到了工地上,他看到地上放着成堆的木料,工匠们把建筑师围在中间。建筑师根据房子的需要,在木料上敲打了几下,就知道了木材的承受能力。他挥舞着手杖指着右边说道:“砍!”那些拿斧头的工匠就都跑到右边的木料旁砍起来;他又用手杖指着左边命令:“锯!”那些拿锯子的工匠都到左边锯开了。在他的指挥下,不一会儿大家全都各司其职,按照建筑师的吩咐忙活起来,没有一个人敢自作主张、不听命令。对于那些不称职的人,建筑师就将其撤下以保证工程的进度,大家也都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就这样,整个工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建筑师将要建造的房子的图纸挂在墙上,才一尺见方大小的图,详尽地标出了房子的规格和要求,小到连一分一毫的地方都算出来了,用它来修建高大的房子,竟然一点出入都没有。
这个人这才明白了建筑师的能耐。
故事的哲理
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人才”。用人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然后是人的才能要与岗位相对应,避免用士兵的标准来衡量将军,或相反。
(摘自《中外管理》)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他们赚的钱,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了,他们显赫的爵位,使亲属们也觉得荣耀异常。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兄弟相同,却总为贫穷所困扰。孟家很羡慕十分富裕的施家,因而向施家请教取得地位和富贵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跑到秦国,用儒术游说秦王。秦王说:“现在各国诸侯都靠实力进行斗争,所追求的无非是兵力、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于是,阉割了他,再把他赶走。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权术去游说卫王。卫王说:“我们卫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恭敬地侍奉它,对于小国我们好好地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好办法。如果依靠兵力和权谋,那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但我如果好生生地送你回去,你一定再跑到别的国家去宣传你的主张,给我们带来很重的祸患!”于是,便砍断了他的脚,再把他押送回鲁国。
故事的哲理
做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势者昌盛,逆势者败亡。学习别人的经验时,要务必弄清:别人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绝不能割断历史与环境。
建筑师的特长——与事相宜,方是才哲理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建筑师,远近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有一天,有一个人问他说:“先生您究竟有些什么特长呢?”建筑师颇为自豪地回答这个人道:“我呀,最擅长于衡量木材,按照要建造的房屋的情况,根据木材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木料。我对整幢要建的房子的细节都了然于心,懂得什么地方应该分派什么人去做。只有在我的指挥下,工匠们才能有条有理地劳动,如果没有我,房子就建不成了。所以,官府请我去,付给我的工钱是普通工匠的三倍;在私人那里,工钱的一大半也归我。”
有一天,这个人到建筑师家里去拜访他。他家里的床正好坏了一条腿,他就叫过仆人说:“一会儿去请个工匠来修理一下吧。”这个人吃惊地问他说:“您天天都和木料打交道,难道您连区区一个床腿都不会修吗?”建筑师回答:“这是工匠做的事,我怎么会呢。”这个人当着建筑师的面不好再说什么了,心里却暗暗想道:原来这个建筑师什么本领都没有,只会到处吹牛、骗人钱财呀!
后来,官府要修官衙,请的就是这位建筑师,这个人就赶去看热闹。
到了工地上,他看到地上放着成堆的木料,工匠们把建筑师围在中间。建筑师根据房子的需要,在木料上敲打了几下,就知道了木材的承受能力。他挥舞着手杖指着右边说道:“砍!”那些拿斧头的工匠就都跑到右边的木料旁砍起来;他又用手杖指着左边命令:“锯!”那些拿锯子的工匠都到左边锯开了。在他的指挥下,不一会儿大家全都各司其职,按照建筑师的吩咐忙活起来,没有一个人敢自作主张、不听命令。对于那些不称职的人,建筑师就将其撤下以保证工程的进度,大家也都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就这样,整个工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建筑师将要建造的房子的图纸挂在墙上,才一尺见方大小的图,详尽地标出了房子的规格和要求,小到连一分一毫的地方都算出来了,用它来修建高大的房子,竟然一点出入都没有。
这个人这才明白了建筑师的能耐。
故事的哲理
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人才”。用人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然后是人的才能要与岗位相对应,避免用士兵的标准来衡量将军,或相反。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