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清风——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三)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床,一般家庭都是一人一床,但古人的很多做法却让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比如,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被抄家时,竟然抄出了600多张床!严嵩是想做床的生意,还是其中另有隐情?不同类型的床究竟含有怎样不同的经济信息和文化内涵呢?
  
  床的功能,是由坐具到坐、卧具,逐渐转为纯粹卧具的。
  《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坐者。”汉朝刘熙的《释名. 释床帐》则说:“人所坐卧曰‘床’。”它说床,坐、卧两个功能都有。古籍中的另一种解释是“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就是装自己。
  古诗文中的床,大多是指胡床,就是交椅。但古诗中也有指睡觉的床的,如《诗经·豳风·七月》说“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是睡觉的床,天冷了,蟋蟀钻到床下叫唤,很诗情画意的(图1)。
  


  
  我们熟知的《木兰词》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它说的这个床显然是睡觉用的了。所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床,不是单一地指坐具,也兼指卧具。在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当椅具出现后,就变成纯粹的卧具了。
  床有4种形式:第一种是榻。“榻”字在古意中是指近地、矮平。作为床的榻,就是指无栏杆,无围子的一个平面的、四足落地的卧具。
  榻在《释名. 释床帐》中的解释是:“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塌)然近地也。”卑就是狭长,地位低比较近地。早期的榻特别矮,我们今天看到的榻,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图2)。
  
  


  (2)榻看起来有些像我们今天的矮茶几
  
  10多年前,我看到山西的一种古榻,非常矮,四足落地,只有十几厘米高。它有案形的,桌形的,让我非常惊讶,一直没闹清楚它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这个榻是搁在炕上睡觉用的。尤其冬天烧炕时,有时候会感到炕非常热,榻离开炕十几厘米,睡在榻上就非常舒服。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个这种古榻回去睡觉,我问他这个榻睡着舒服不舒服?他说有点别扭,早上一睁眼跟我们家的猫脸对着脸。因为它矮嘛!
  这种矮榻显然是受古榻的影响。山西和陕西的交通相对比较闭塞,文化的传导和输出比较缓慢,所以保留了很多古代文化的符号和特征。山西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中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价值的家具。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榻的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句名言。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心里忐忑不安,老是担心别人来取代他。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显然这个榻,是睡觉用的。
  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叫“下榻”。就是住宿哪里、在哪里睡觉的意思。既然是睡觉,应该说“上榻”(上床)才对,为什么叫“下榻”呢?
  这里面有个历史故事。
  东汉名臣陈蕃,性情耿直,非常廉洁。他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设有专榻给他看重的客人睡觉。这个专榻平时是挂在墙上的,来了重要客人,才从墙上取下来供客人睡觉。“下榻”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榻,在明、清时期的大量绘画中都出现过。它是作为室外小憩,尤其是夏天纳凉时使用,或者中午时在庭院中放一个榻休息(图3)。
  
  


  


  (3)图组:夏日炎炎时在树阴下置一榻乘凉小憩是多么好的享受
  
  床的第二种形式是“罗汉床”。“罗汉床”是一个非常俚俗的名字,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 “罗汉床” 三面有围子,有人认为它是从弥勒榻转换而来的。“弥勒榻”是什么呢?佛教中的“须弥座”是一个平的没有围子的坐具,弥勒佛就坐在那上面。人们就把像“须弥座”一样的榻叫作“弥勒榻”。“弥勒榻”后来加上围子了,就叫“罗汉床”。罗汉床的形制比较多,但都是三面围子,一面冲前(图4)。
  
  


  (4)罗汉床
  
  中国的床跟西方的床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床本来都是睡觉用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过去没有客厅概念,人们睡觉的时候就用屏风来挡,屏风也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古老家具。
  罗汉床到了明、清以后,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待客的工具。客人来了,主客俩就在床上斜倚着聊天,有点像现在的双人沙发。这种现象是由中国的起居习惯造成的,睡觉的地方就是待客的地方,在床上待客。
  今天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到农村去,农村的老太太不拉你上炕坐一坐,她就觉得不够热情,等级不够高。这种文化几千年来没有彻底地改变。在《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坐在三面围子的罗汉床上,观看歌舞表演。他为什么坐在床上,而不坐在椅子上呢?因为床的等级比椅子高。所以来客人时就用床来待客(图5)。
  
  


  (5)《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不但记录了韩熙载所处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同时记录了罗汉床的功用
  
  关于床,还有一个典故就是“东床快婿”。这个典故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记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然后“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就是这一家人选女婿,选了半天,其他人都没有被看上,但有一个敞胸露怀地在东厢房的床上躺着的人被选中了,成了“东床快婿”。
  今天很多人去买一个罗汉床,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睡觉,而是为了搁在家中的客厅里好看。来人可以坐一坐,偶尔也可以睡个午觉,或者躺在那儿看书。所以罗汉床的功能后来逐渐变了。
  西方人也非常喜欢罗汉床,觉得它的陈设功能特别好。所以在中国的四类床具中,罗汉床的经济地位最高。在收藏中价钱最贵的都是罗汉床创下的纪录。
  到了明代,出现了架子床。架子床的出现,使中国的起居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架子床有6个柱的,也有4个柱的,叠架有顶,挂上帐子。架子床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个,它可以挂帐子,冬天保温,夏天避虫(图6)。
  
  


  (6)六柱架子床
  
  架子床的出现,使中国人的睡觉有了大睡和小睡之分。所谓大睡就是夜间睡觉,小睡就是小憩、午睡。一般情况下,大睡是在架子床上完成,小睡是在榻或者罗汉床上完成。大睡的床是不用来待客的,我们不可以把客人拉到大睡的床上去,拉到架子床上去休息不能作为待客的一个标准。
  中国有一个非常悠久的习俗,叫“闹洞房”。过去结婚,把新娘、新郎一通折腾,最后塞进洞房。还允许别人捅破屋子的窗户纸往里看。为什么允许看呢?因为有架子床。架子床有帐,是屋中之屋,在外头的人是看不见的床里面。这就是架子床的功能之一。
  欧洲用什么床睡觉呢?我们去欧洲,到法国的凡尔赛宫去参观,看到的也是架子床。但它的架子床跟我们中国的不一样,它有4根柱,但没有围子(图7)。
  


  
  这就是我要说的,中式床跟西式床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的床是单面上下的,西方的床是两面自由上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就在于我们中国的床,睡觉的主人有先后,有主次,有尊卑;西式的床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你爱怎么上就怎么上。所以西方人闹男女平等比我们早,由床上就开始了。
  我们中国人不行。老爷是睡在床的外侧的,太太是睡在里侧的。为什么有这样的规矩呢?这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保护。一旦床有了围子,它的有效面积就增大了,就可以多睡一个人,不会掉下去。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睡觉的时候,如果胳膊腿伸出床外,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里翻身。有了围子,你多靠边心里都不会担心掉到床下。
  太太如果睡在床的里侧,半夜她要起夜怎么办?按照礼制,老爷要先坐起来,太太再从老爷身后下床,而不允许从老爷身上跨过去,那样是不礼貌的。这样一来,这里就有个主次问题,老爷睡在主位上,太太睡在次位上,尊卑也有了。形式上的尊卑必须按照礼制去走。所以中国的床跟西式的床,更多了一层文化内容。
  我们今天的床是平面的,有的床甚至成了单床头。过去的床是两个床头,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床有一面是顶着墙放的,不顶着墙睡觉心里不踏实。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的床是顶着墙放的,不管屋子改善到多大面积,他的床一定要顶着墙,要不然他不舒服。
  西式床是一定要搁在屋子中间的,因为床的两面可以自由上下。我们的架子床的好处是什么呢?是在床上过夫妻生活,可以变换多端。床上有结实的栏杆,有柱子,可以抓住它,这其中潜在的好处,是今天的人们不知道的。可惜,被国人放弃了,让自己都睡在了西式床上。
  中国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一种床,叫拔步床。拔步床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外设浅廊而成的。廊就像一间房子。拔步床主要出现在明代晚期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北方非常罕见。
  它为什么叫拔(八)步床呢?有一个说法是它跟八仙桌似的有八步之大,得跨八步才能上床。我见过最大的顶多三步就上床了。有一种比较小的拔步床,南方人也习惯叫六步床、四步床,它是指床大小的尺寸。古书对八步床的记载,大都写成“拔”,意思是拔步上床。所以苏州也叫踏步床,意思是踏一步就可以上床了。
  关于拔步床的记载非常多,它使用非常方便,浅廊里还设有马桶,人可以不出这个床就能方便。床的一侧还设有梳妆台,早上起来不用下床就可以直接梳妆打扮。拔步床前面有个位置叫地平,也是木头做的(图8)。
  
  


  (8)除了供人睡觉,拔步床还被赋予更多的功能
  
  《金瓶梅》第十九回写道:西门庆心中大怒,叫李瓶儿脱了衣服,跪在地平上。如果不了解这个床,你会觉得西门庆太不近情理,让李瓶儿跪在地上!其实他是留有余地的,没有让她跪在地上,而是让她跪在地平上。你了解床的结构,就会对小说有更清楚的理解。小说这段描写的最后,李瓶儿战战兢兢,脱了衣服,就跪在地平上。
  拔步床是非常贵重的家具。它有多贵重呢?《金瓶梅》描述得特别详细,特别有意思。西门庆娶第三房老婆孟玉楼的时候,媒人就跟西门庆介绍说,孟玉楼是个寡妇,她手里有点钱,有两张南京拔步床。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她的财产构成中,媒人说得比较虚,点得清清楚楚的就是这两张南京产的拔步床。南京是当时我国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有点像今天说,她手头有点钱,还有两辆德国产的“奔驰”轿车。
  架子床和拔步床到了明代晚期,风靡中国。架子床和拔步床的出现,使人们睡觉的质量有所提高。第一,房间的私密性增强。我们知道,当卧室500平方米时,你躺床上就跟躺地上一样没区别,顿时就不舒服了。明代的房屋非常大,室内通高六七米,燕子都可以直接飞进屋里,耗子等一些小动物在屋子里乱跑,没有安全感。有了架子床和拔步床以后,睡觉就非常舒服了。
  嘉靖年间,严嵩被抄家,抄出了很多家具。他一共被抄了多少张床呢?《天水冰山录》记载的是640张。其中螺钿雕彩漆大八步床52张;雕嵌大理石床8张;彩漆雕漆八步中床(中号)145张;椐木刻诗画中床1张;描金穿藤雕花凉床130张;山字屏风并梳背小凉床138张。素漆花黎木等凉床40张;各式大小新旧木床126张。
  真难以想象,他一个贪官为什么在在家里搁这么多床啊?难道他想开旅店,还是做买卖?都不是。因为床是当时一个人家里最重要的财产。古代的人们家庭财产构成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复杂,那时候看一个人有没有钱,一进他家看家具就知道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去苏州第一次见到拔步床时,感到很新奇,执意要买一张回来。有人就给我推荐一张好的拔步床。那时候的运输条件比较差,他们用手扶拖拉机拉来,一张床拉了三拖拉机,一共10根床柱,非常粗,还有其他很多零部件,堆在那儿跟小山似的。我后来统计过若干次,它究竟用多少个零部件攒成的呢?最后也没统计清楚,大概有几千个零部件。后来我就买回来了。
  我当时设想,这种床睡起来一定其乐无穷。当把它的所有零部件运回到屋里,想把它支起来时,结果就傻了,因为它的10根柱子立不起来。我们现在的楼房很矮,室内的高度大概是2.6米,那些床柱子2.8米,只好放弃了。现在把它放在厦门展览,供人参观(图9)。
  
  


  (9)做工复杂,功能多样的拔步床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和个人经济能力的惊人提高
  
  那张床非常漂亮,它所有的围子,所有的细部,都是用很小块的木头攒插起来的。从工艺角度来讲,越小攒插出来的东西越结实,价值越高。它把所有的应力全部消除,这种工艺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一个体现。
  清代小说家、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只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于此。”
  这话说得非常动情,他说:人活一辈子,白天是一半,晚上是一半。白天你不准在哪儿,要不在屋里,要不在走廊,要不坐船坐车去哪儿。但到了晚上,你肯定睡床上。他甚至说,床是我与之相共之物,比老婆来得还早呢。所以你对床应该重视,应该有情感啊!
  床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床同样代表了我们文化的精髓。
其他文献
出于生存需要,动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燕子可以完成长达1万公里的旅行,大象则能记住50年前曾到过的一处水源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种生物能把身边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总结成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人类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切。  150万年前,除了外表和其动物有了明显区别之外,人类祖先的大脑容量已经有了明显增加,足以让人们去理解周围的世界,人们发现,一种特殊的云就是下雨的前兆;而燕子的到来,则意味着
期刊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    朋友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人间有五种关系是重要的,一是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二是君臣关系;三是夫妻关系;四是长幼关系;五是朋友关系。  朋友关系虽然被孟子排在最后,但我想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前面的四种关系,有的是天生的,比如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人不可能自己选择父母。有的是
期刊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而国内最强的海军也只是一支以人力与风帆为动力的木船部队。   尽管水师官兵作战勇猛,不畏强敌,然而,这样的木船又怎么与铁甲舰队在海上角逐?   “同治中兴”时期,全国各地掀起了令人注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
期刊
1938年的一天清晨,日军兵临武汉,惊恐万分的人们拖家带口涌出城外向南方逃去。与众不同的是,一个10岁的男孩却被一个高大的男人带领着逆人流北上。  这个小男孩名叫陈祖涛,带他离家的男人是他的亲叔叔陈俊(图1)。      (1)回忆青春往事,陈祖涛淡定从容,无悔无怨    由于日军已经占领郑州黄河大桥,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放弃了乘坐火车,改坐最原始的牛车,一路风餐露宿、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当时中共中央
期刊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地球,是一个神奇的千变万化的世界,充满着各种自然奇观。但是地球本身还有比自然景观更为奇特的东西。  我们要了解的是大气。大气气势磅礴,变化无常。它极具破坏性,同时又保护着我们。它对所有的生命来说很重要,但它也是由生命所创造的。  但是现
期刊
他的科学理论为世界固体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著作被国外学者像《圣经》一样放在书桌上,他的学说哺育了世界几代物理学家的成长。在科学界,他被人们尊为一座山峰。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数字时代,提起半导体,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半导体收音机,到数字电视;从个人电脑,到数码相机;从大屏幕广告,到家庭VCD 、 DVD机;从小小的IC电话卡,到宇宙飞船的电池,人们都不再陌生。  电脑、VCD机等电
期刊
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  却从事着枪械设计的特殊行业;  一直追随着世界两大枪王的脚步  却又从他们的缺陷中发现了重大的突破口  从亦步亦趋到突出重围——    几乎所有的军事迷首先关注的武器就是枪,因为在战场上,枪往往就意味着战士的生命,因此才有了AK47、M16,才有了卡拉什尼科夫、尤金·斯通纳等等关于枪的传奇。这里介绍的是中国95式枪族之父、著名的武器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先生(图1)。
期刊
中心为忠 如心为恕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面对千变万幻,自己心里的依据到底在哪儿?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他对学生曾申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心领神会,说唯,我明白。孔子走后同学就问他,老师说的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啊?曾子就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呢?宋代朱熹先生解释
期刊
今天,我们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你知道“商人”一词是怎样产生的吗?它又为何会与水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呢?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1551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到周武王伐纣灭商,历时496年。其间经历了30位商王的统治,曾八迁其都。但我们从地图上看,却不难发现,商虽迁都八次,却从未离开过商河流域。  因为与水为邻,商朝水陆运输的贸易自然不会冷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那时在两河
期刊
博物馆的基本展陈是一座博物馆的灵魂。“新首博”号称收藏了北京历史,它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一座城市的成长脚步?又会用什么样的文物来演示北京从原始居落向皇家都城演进的50万年的漫长历史呢?    周口店北京人头盖骨,是“新首博”的基本展陈,是北京历史的起点(图1)。      (1)北京猿人头盖骨是“新首博”基本展陈的起点,北京猿人则是北京的最早居民    从那个遥远的洪荒年代开始,岁月在展线上划过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