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了,童年的种种早已成为如烟往事,唯有那记忆里的歌谣,却穿过岁月的云烟,穿过一年年流逝的春夏秋冬,响在心头……
阿鹙姊,阿鹙姊,顶背外婆作生日,爱给我去也不给我去,害我打扮两三日
春天!春天!
雾看见太阳起来了,就赶紧躲起来,太阳看见农夫在田里织着春天,就高兴地笑了。
稻种被竹篱上的乌鹙叫声惊醒,一根根如针的幼苗,从整平的秧田中冒了出来。隔篱互相呼应的驶牛声浪,似乎已经驱散了初春的寒意,春耕已在沉睡的大地划上第一道深深的犁痕。
三四十年代的农夫,从整地到插秧,光看牛栏中陈列的农具,就知道手续的繁复。犁头、刈耙、钉耙、碌碡、滚轮。每一块田都需要仔仔细细地烦劳各种农具来回碾过;即使日后滚轮被插秧技术淘汰,然而那个时代的农夫,还是辛勤地把岁月投入他的田地。
插秧是农家十分隆重的“起工”。除了选好日,还要准备三牲祭告土地公。“起工”顺遂,更寄望这一季丰收满仓。热闹的气氛从插秧的行列展开。在嘹亮的山歌声中莳下一行行新绿的禾苗。
乌鹙在竹篱梢头的叫声,也唤起了在秧田陪母亲取苗孩子的共鸣。也许他刚随母亲从外婆家回来吧!慈祥的外婆,在临别时偷偷塞在怀里的红包,虽然在回家的路上就被母亲永久地代为保管了,外婆温馨的疼爱,却长留在心中。孩子把怀念寄望在外婆的生日上,他托付枝头的乌鹙,朗朗地唱着:
“阿鹙姊,阿鹙姊,顶背外婆作生日,爱给我去也不给我去,害我打扮两三日。”
在一旁忙碌的母亲,该听出孩子的心声吧!外婆的生日,她是不会忘记的。
春秧泛绿,除过第一次草,正逢清明时节。上坟扫墓的行列络绎于途,把那条蜿蜒的山路变成“人河”。那时候扫墓是全家族出动的。爷爷拄杖、爸爸挑祭品,奶奶背孙子,年轻一辈的肩锄携刀,一路浩浩荡荡来到祖坟上。在长辈的指挥下,年轻的动手整理荒芜一年的墓园。妇女安排三牲祭品,一切就绪。仔细看看琳琅满目的上飨,那灰黑的艾草糕,那如烛炬的灯心粿,那堆积如塔的红龟粿,还有鸡鸭鱼肉,每一样都表达了子孙深远的孝思。
全族人手一柱香,墓园香烟缭绕,爷爷主祭:蒙祖上庇佑,过去一年子孝孙贤,合府平安,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万事顺遂。不知何时墓园旁已聚集了一大群的牧童,他们怯怯地等待“乞墓”。香烛渐短,金纸银纸遍撒墓丘,爷爷一声“祭祀完毕”,大家纷纷收拾祭品,叫那伙乞墓的孩子按大小列队,每一位都分得一份糕粿。
粒米如珠,一块红龟,保守的估量也要半碗米,我们不吝平日喝稀饭,俭省下的口粮,磨制成香软的糕,还舍得分送给“乞墓”的孩子。一方面不敢违抗长远流传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在祖先面前暗示家有余粮,日子已经好过。
夏日炎炎,大日头,蓝天上,团团转。屘叔婆,禾埕上,兜兜转
农家收获季节一到,忙碌的景象,从禾埕上立刻显现出来。太阳刚升起,第一担鼓满箩筐的黄澄澄的谷子就倾倒在碾实微凸的禾埕上,戴笠围巾的老少妇女,马上接下清除禾叶、耙散谷粒的晒谷工作。小孩拿着尾端剖裂的竹把,跑东跑西,吆喝追赶着偷尝新谷的鸡鸭。晌午时分,还得帮送点心的妈妈翻转成陇的谷浪,谷浪一条条起落有形,随着一担担挑回家的谷子越积越高,到收割完,那一层层高耸如起伏远山的谷陇,也“沙沙”有声,燥干得可以进仓了。
夏天日头大,热烘烘的晒谷场上,就是午餐时间,也得趁火热的大太阳,把禾埕上的谷浪多翻转几次,让太阳晒得匀透。因为午后的西北雨,说来就来,隆隆几声雷,就把远处山头的乌云推过来。这时刻,真是应了孩子们平日爱唱的童谣:“大日头,蓝天上,团团转。屘叔婆,禾埕上,兜兜转。”只见满禾埕上拖板翻飞,三个人一组,两个大人拉板绳,一个小孩握板把,以隆起的禾埕顶点做圆心堆谷,和山头赶过来的雨点相竞赛。拖谷成堆再扫谷粒。孩子们以飞快的脚步从围墙下搬来稻草,说时迟那时快,刷刷刷几下子,就让小山丘似的谷堆戴上草帽,抬起头,正是山雨欲来风满禾埕,从昏暗对面的田边,看着雨点泼过来。刚喘口气的大人小孩,还得沐着清凉的雷雨收拾散在禾埕上的零散工具。
经验的累积和操作的熟练,叫从田间赶回来帮忙收谷的大男人引以自豪,似乎不曾输过一场竞赛,那一声声疲累下来的雷声也承认斗不过这群干练勤快的农夫。于是在三五天后的清晨,风车“格格”地在禾埕上响起,然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农夫的笑脸映着晨曦,一担担丰实的谷粒挑进谷仓。
坐下来啊!聊下来!聊到两人心花开,聊到鸡毛沉落水,聊到石头浮起来。
夏末秋初,水稻已挺挺青绿,迎风摇摆。农夫除罢第二趟草,忙了一夏的田事,才算稍稍缓和下来,然而农家除了过节,是没有假日的,就是最空闲的日子,也能找出应时的闲档工作。记得小时候的竹巷风口,孩子们一边帮大人刨制麻绳,一边听大人的山歌和掌故。事隔五十多年,尽管物换人迁,那些年从叔伯口中学到听到的山歌和掌故,却历久弥新。那幽怨婉转的“平板调”,那慕情嘹亮的“山歌仔”,那回肠荡气的“老山歌”,迄今每每乡亲聚会时,仍能十分有把握地唱出它的韵味。叫上一代的人回味欣赏,也叫年轻人听听古老农村古朴之美。从老一辈的口中也知道山坡茶园的更替,草原的兴衰。从前的茶园变成了甘蔗陇,广大的蔗园,现在是牛群和牧童徜徉的天地。
夏夜的农家院子,也是聚会的场所。大人们坐在长凳上聊天看星,摇着蒲扇。孩子们在禾埕上追着飘东飞西的萤火虫。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有满天的星斗盖着漆黑的院子,大人说古道今,孩子们闯东躲西,渐渐地暑气消散,嬉笑声远,在月亮露脸时,院子里只剩长凳和矮凳。
蝉子叫来唧唧唧,没爷没娘跟阿姨
那年,二哥已小学毕业,在三餐不继、母亲叨念着“蝉子叫来唧唧唧,没爷没娘跟阿姨”的泪眼下,他被送给了屘叔当长工。那些年我和二哥睡在藏谷的大木箱上,他教会我唱许多童谣,还说故事给我听。最叫我难忘的是,在秋月高挂的深夜,他会悄悄把我喊醒,披着一只大口袋,带我到后院的大文旦树下。他利落地爬上文旦树梢,摘下一个个椭圆成熟的文旦,我站在树下映着月光,追着“噗噗”落地的大文旦。一直到月影东斜,才装满鼓鼓的一大袋。二哥把所有的文旦埋在谷堆里,一家人可以慢慢品尝到过年。
后院那棵文旦树,是爸爸和叔伯们分家时分得的。文旦成熟时本可大大方方的采收,二哥却选在月夜采果;一方面白天他是屘叔的长工,不得分身,另外如在白天采收,势必分送眼见的亲友,一棵文旦结果不多,分给你来他又没有,所以二哥才在夜间采收。
二哥给屘叔当长工,只是换饭吃,并无半文酬劳。有时午间他到田间抓鱼,会偷偷地选两条肥大的送回家来。有时屘叔家有好吃的糕粿,他也会省吃一份带回家给我。
我上小学的时候,二哥夜间也到庙堂私塾进修,私塾的放假日是农历的初一、十五的庙会。难得他晚上留在家陪我温习功课。有时油尽灯枯,只好映着月光继续朗诵。记得那时的书桌是两只拼凑的肥皂箱,并列在临窗的床头上,念着念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天亮睁开眼睛,二哥早已出门作活,肥皂箱上仍摊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书本。
上高中的时候,距离阿姆斯特朗打搅嫦娥还有好些年,瑶台明镜依旧清亮,洒在人间的月影仍然清柔曼妙。月光已从童年的床头移到屋侧的池塘里,热情的农村少年已经学会现代情歌,在那诗情画意的月塘边,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追寻》和《教我如何不想他》,悠扬的歌声越过池塘,传遍山坡,揉和在乡村的静夜里。没有知音,只有自娱;没有录音,只有余韵。余韵长留寻梦少年的胸中,永远怀念那年的池塘月色。
冬暖处处,灶坑深深,煨蕃薯,吃点心。锅头阔阔,闷糯饭,吃饭巴
童年冬天的傍晚,最喜欢蹲在灶前帮妈妈添柴火,一方面可以暖身,另外可以随时翻动灶里的蕃薯,叫它早点熟透。通常母亲都放心把灶坑添柴的杂活交给我,只有她焖糯米饭的时候,灶前灶后,全由她一个人关照,绝不让我插手。日后我才明白,阿泉叔婆称赞母亲焖的糯米饭香软可口,全是母亲控制灶坑火势的成果,不但焖出的糯米饭香软,就是锅巴,也焦得恰到好处,叫我们嚼锅巴的小孩子香在嘴边,甜在心里。
母亲是最有人情味的人,就是自家三餐不继,年节焖一锅糯米饭,也不忘叫我端一碗给贫病老迈的阿泉叔婆。每次阿泉叔婆从我手上接过那碗还微温的糯米饭,总是一边赞赏母亲的手艺,一边用颤抖的双手,拨一半给站在一旁垂涎的孙子解馋。
秋收以后就到了农家的休闲季节。然而勤快的农家,就是舍不得让他的田地有休闲的时刻。收割后,纷纷在那片干枯的田地上犁成一陇陇的菜畦,播下萝卜和芥菜。萝卜和芥菜在水肥的浇灌下,一棵棵长得肥胖硕大。选好一个冬暖出太阳的日子,全家大小一齐出动,把满田的芥菜砍倒,把白胖的萝卜装满箩筐挑回家。
腌芥菜比较省事,一棵棵摆在稻草铺好的地上,撒上盐巴,叫孩子们把脚洗干净,跳上去踩。踩芥菜最快乐了,可以边踩边唱童谣,踩软的芥菜,再放进大木桶里泡渍两三夜,捞起来就是黄澄澄的酸菜了,酸菜不能久藏,还得利用好天,把那些酸菜一棵棵或一片片地悬挂在禾埕边的竹篱上曝晒。一部分晒成五成干的福菜,用筷子挤压进玻璃瓶里久藏,另一部分继续在太阳下曝晒,直到变成茶色的菜干,才纠缠成结存放瓮罐里。福菜是佐稀饭的好菜,如果年节配上三五片五花肉煮汤,更是香甘可口,咸菜干则是羼肥肉蒸的好材料。
晒萝卜干就比较费事了,先得把一箩筐一箩筐的萝卜洗干净,在暖阳下的禾埕上,有的切萝卜片,有的搓萝卜丝,“笃笃笃!”“刷刷刷!”此起彼落,好不热闹。切好的萝卜片和搓好的萝卜丝,在木桶里腌渍一夜,第二天一早,大人小孩一起动手捞起脱水的萝卜片和萝卜丝,挑到屋后向阳的山坡,铺上旧草席,再把萝卜片和萝卜丝分别撒在草席上。如果逢到连续好天,一口气晒出来的萝卜干十分香脆可口,如果遇到阴雨天,晒出来的萝卜干就苦咸不好吃了。
而今,寒冬送暖的日子已经遥远,瓦斯炉的蓝色火焰,已取代了袅袅的炊烟;阡陌交错的水田,已重划成广大的田亩,默默耕作的水牛已被耕耘机淘汰,童年冬天的萝卜田和芥菜园已不复见,在暖阳下切萝卜晒芥菜的景象唯有梦里重温了。
(实习编辑 田静)
阿鹙姊,阿鹙姊,顶背外婆作生日,爱给我去也不给我去,害我打扮两三日
春天!春天!
雾看见太阳起来了,就赶紧躲起来,太阳看见农夫在田里织着春天,就高兴地笑了。
稻种被竹篱上的乌鹙叫声惊醒,一根根如针的幼苗,从整平的秧田中冒了出来。隔篱互相呼应的驶牛声浪,似乎已经驱散了初春的寒意,春耕已在沉睡的大地划上第一道深深的犁痕。
三四十年代的农夫,从整地到插秧,光看牛栏中陈列的农具,就知道手续的繁复。犁头、刈耙、钉耙、碌碡、滚轮。每一块田都需要仔仔细细地烦劳各种农具来回碾过;即使日后滚轮被插秧技术淘汰,然而那个时代的农夫,还是辛勤地把岁月投入他的田地。
插秧是农家十分隆重的“起工”。除了选好日,还要准备三牲祭告土地公。“起工”顺遂,更寄望这一季丰收满仓。热闹的气氛从插秧的行列展开。在嘹亮的山歌声中莳下一行行新绿的禾苗。
乌鹙在竹篱梢头的叫声,也唤起了在秧田陪母亲取苗孩子的共鸣。也许他刚随母亲从外婆家回来吧!慈祥的外婆,在临别时偷偷塞在怀里的红包,虽然在回家的路上就被母亲永久地代为保管了,外婆温馨的疼爱,却长留在心中。孩子把怀念寄望在外婆的生日上,他托付枝头的乌鹙,朗朗地唱着:
“阿鹙姊,阿鹙姊,顶背外婆作生日,爱给我去也不给我去,害我打扮两三日。”
在一旁忙碌的母亲,该听出孩子的心声吧!外婆的生日,她是不会忘记的。
春秧泛绿,除过第一次草,正逢清明时节。上坟扫墓的行列络绎于途,把那条蜿蜒的山路变成“人河”。那时候扫墓是全家族出动的。爷爷拄杖、爸爸挑祭品,奶奶背孙子,年轻一辈的肩锄携刀,一路浩浩荡荡来到祖坟上。在长辈的指挥下,年轻的动手整理荒芜一年的墓园。妇女安排三牲祭品,一切就绪。仔细看看琳琅满目的上飨,那灰黑的艾草糕,那如烛炬的灯心粿,那堆积如塔的红龟粿,还有鸡鸭鱼肉,每一样都表达了子孙深远的孝思。
全族人手一柱香,墓园香烟缭绕,爷爷主祭:蒙祖上庇佑,过去一年子孝孙贤,合府平安,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万事顺遂。不知何时墓园旁已聚集了一大群的牧童,他们怯怯地等待“乞墓”。香烛渐短,金纸银纸遍撒墓丘,爷爷一声“祭祀完毕”,大家纷纷收拾祭品,叫那伙乞墓的孩子按大小列队,每一位都分得一份糕粿。
粒米如珠,一块红龟,保守的估量也要半碗米,我们不吝平日喝稀饭,俭省下的口粮,磨制成香软的糕,还舍得分送给“乞墓”的孩子。一方面不敢违抗长远流传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在祖先面前暗示家有余粮,日子已经好过。
夏日炎炎,大日头,蓝天上,团团转。屘叔婆,禾埕上,兜兜转
农家收获季节一到,忙碌的景象,从禾埕上立刻显现出来。太阳刚升起,第一担鼓满箩筐的黄澄澄的谷子就倾倒在碾实微凸的禾埕上,戴笠围巾的老少妇女,马上接下清除禾叶、耙散谷粒的晒谷工作。小孩拿着尾端剖裂的竹把,跑东跑西,吆喝追赶着偷尝新谷的鸡鸭。晌午时分,还得帮送点心的妈妈翻转成陇的谷浪,谷浪一条条起落有形,随着一担担挑回家的谷子越积越高,到收割完,那一层层高耸如起伏远山的谷陇,也“沙沙”有声,燥干得可以进仓了。
夏天日头大,热烘烘的晒谷场上,就是午餐时间,也得趁火热的大太阳,把禾埕上的谷浪多翻转几次,让太阳晒得匀透。因为午后的西北雨,说来就来,隆隆几声雷,就把远处山头的乌云推过来。这时刻,真是应了孩子们平日爱唱的童谣:“大日头,蓝天上,团团转。屘叔婆,禾埕上,兜兜转。”只见满禾埕上拖板翻飞,三个人一组,两个大人拉板绳,一个小孩握板把,以隆起的禾埕顶点做圆心堆谷,和山头赶过来的雨点相竞赛。拖谷成堆再扫谷粒。孩子们以飞快的脚步从围墙下搬来稻草,说时迟那时快,刷刷刷几下子,就让小山丘似的谷堆戴上草帽,抬起头,正是山雨欲来风满禾埕,从昏暗对面的田边,看着雨点泼过来。刚喘口气的大人小孩,还得沐着清凉的雷雨收拾散在禾埕上的零散工具。
经验的累积和操作的熟练,叫从田间赶回来帮忙收谷的大男人引以自豪,似乎不曾输过一场竞赛,那一声声疲累下来的雷声也承认斗不过这群干练勤快的农夫。于是在三五天后的清晨,风车“格格”地在禾埕上响起,然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农夫的笑脸映着晨曦,一担担丰实的谷粒挑进谷仓。
坐下来啊!聊下来!聊到两人心花开,聊到鸡毛沉落水,聊到石头浮起来。
夏末秋初,水稻已挺挺青绿,迎风摇摆。农夫除罢第二趟草,忙了一夏的田事,才算稍稍缓和下来,然而农家除了过节,是没有假日的,就是最空闲的日子,也能找出应时的闲档工作。记得小时候的竹巷风口,孩子们一边帮大人刨制麻绳,一边听大人的山歌和掌故。事隔五十多年,尽管物换人迁,那些年从叔伯口中学到听到的山歌和掌故,却历久弥新。那幽怨婉转的“平板调”,那慕情嘹亮的“山歌仔”,那回肠荡气的“老山歌”,迄今每每乡亲聚会时,仍能十分有把握地唱出它的韵味。叫上一代的人回味欣赏,也叫年轻人听听古老农村古朴之美。从老一辈的口中也知道山坡茶园的更替,草原的兴衰。从前的茶园变成了甘蔗陇,广大的蔗园,现在是牛群和牧童徜徉的天地。
夏夜的农家院子,也是聚会的场所。大人们坐在长凳上聊天看星,摇着蒲扇。孩子们在禾埕上追着飘东飞西的萤火虫。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有满天的星斗盖着漆黑的院子,大人说古道今,孩子们闯东躲西,渐渐地暑气消散,嬉笑声远,在月亮露脸时,院子里只剩长凳和矮凳。
蝉子叫来唧唧唧,没爷没娘跟阿姨
那年,二哥已小学毕业,在三餐不继、母亲叨念着“蝉子叫来唧唧唧,没爷没娘跟阿姨”的泪眼下,他被送给了屘叔当长工。那些年我和二哥睡在藏谷的大木箱上,他教会我唱许多童谣,还说故事给我听。最叫我难忘的是,在秋月高挂的深夜,他会悄悄把我喊醒,披着一只大口袋,带我到后院的大文旦树下。他利落地爬上文旦树梢,摘下一个个椭圆成熟的文旦,我站在树下映着月光,追着“噗噗”落地的大文旦。一直到月影东斜,才装满鼓鼓的一大袋。二哥把所有的文旦埋在谷堆里,一家人可以慢慢品尝到过年。
后院那棵文旦树,是爸爸和叔伯们分家时分得的。文旦成熟时本可大大方方的采收,二哥却选在月夜采果;一方面白天他是屘叔的长工,不得分身,另外如在白天采收,势必分送眼见的亲友,一棵文旦结果不多,分给你来他又没有,所以二哥才在夜间采收。
二哥给屘叔当长工,只是换饭吃,并无半文酬劳。有时午间他到田间抓鱼,会偷偷地选两条肥大的送回家来。有时屘叔家有好吃的糕粿,他也会省吃一份带回家给我。
我上小学的时候,二哥夜间也到庙堂私塾进修,私塾的放假日是农历的初一、十五的庙会。难得他晚上留在家陪我温习功课。有时油尽灯枯,只好映着月光继续朗诵。记得那时的书桌是两只拼凑的肥皂箱,并列在临窗的床头上,念着念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天亮睁开眼睛,二哥早已出门作活,肥皂箱上仍摊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书本。
上高中的时候,距离阿姆斯特朗打搅嫦娥还有好些年,瑶台明镜依旧清亮,洒在人间的月影仍然清柔曼妙。月光已从童年的床头移到屋侧的池塘里,热情的农村少年已经学会现代情歌,在那诗情画意的月塘边,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追寻》和《教我如何不想他》,悠扬的歌声越过池塘,传遍山坡,揉和在乡村的静夜里。没有知音,只有自娱;没有录音,只有余韵。余韵长留寻梦少年的胸中,永远怀念那年的池塘月色。
冬暖处处,灶坑深深,煨蕃薯,吃点心。锅头阔阔,闷糯饭,吃饭巴
童年冬天的傍晚,最喜欢蹲在灶前帮妈妈添柴火,一方面可以暖身,另外可以随时翻动灶里的蕃薯,叫它早点熟透。通常母亲都放心把灶坑添柴的杂活交给我,只有她焖糯米饭的时候,灶前灶后,全由她一个人关照,绝不让我插手。日后我才明白,阿泉叔婆称赞母亲焖的糯米饭香软可口,全是母亲控制灶坑火势的成果,不但焖出的糯米饭香软,就是锅巴,也焦得恰到好处,叫我们嚼锅巴的小孩子香在嘴边,甜在心里。
母亲是最有人情味的人,就是自家三餐不继,年节焖一锅糯米饭,也不忘叫我端一碗给贫病老迈的阿泉叔婆。每次阿泉叔婆从我手上接过那碗还微温的糯米饭,总是一边赞赏母亲的手艺,一边用颤抖的双手,拨一半给站在一旁垂涎的孙子解馋。
秋收以后就到了农家的休闲季节。然而勤快的农家,就是舍不得让他的田地有休闲的时刻。收割后,纷纷在那片干枯的田地上犁成一陇陇的菜畦,播下萝卜和芥菜。萝卜和芥菜在水肥的浇灌下,一棵棵长得肥胖硕大。选好一个冬暖出太阳的日子,全家大小一齐出动,把满田的芥菜砍倒,把白胖的萝卜装满箩筐挑回家。
腌芥菜比较省事,一棵棵摆在稻草铺好的地上,撒上盐巴,叫孩子们把脚洗干净,跳上去踩。踩芥菜最快乐了,可以边踩边唱童谣,踩软的芥菜,再放进大木桶里泡渍两三夜,捞起来就是黄澄澄的酸菜了,酸菜不能久藏,还得利用好天,把那些酸菜一棵棵或一片片地悬挂在禾埕边的竹篱上曝晒。一部分晒成五成干的福菜,用筷子挤压进玻璃瓶里久藏,另一部分继续在太阳下曝晒,直到变成茶色的菜干,才纠缠成结存放瓮罐里。福菜是佐稀饭的好菜,如果年节配上三五片五花肉煮汤,更是香甘可口,咸菜干则是羼肥肉蒸的好材料。
晒萝卜干就比较费事了,先得把一箩筐一箩筐的萝卜洗干净,在暖阳下的禾埕上,有的切萝卜片,有的搓萝卜丝,“笃笃笃!”“刷刷刷!”此起彼落,好不热闹。切好的萝卜片和搓好的萝卜丝,在木桶里腌渍一夜,第二天一早,大人小孩一起动手捞起脱水的萝卜片和萝卜丝,挑到屋后向阳的山坡,铺上旧草席,再把萝卜片和萝卜丝分别撒在草席上。如果逢到连续好天,一口气晒出来的萝卜干十分香脆可口,如果遇到阴雨天,晒出来的萝卜干就苦咸不好吃了。
而今,寒冬送暖的日子已经遥远,瓦斯炉的蓝色火焰,已取代了袅袅的炊烟;阡陌交错的水田,已重划成广大的田亩,默默耕作的水牛已被耕耘机淘汰,童年冬天的萝卜田和芥菜园已不复见,在暖阳下切萝卜晒芥菜的景象唯有梦里重温了。
(实习编辑 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