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空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课堂发言 积极性
How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peaking at class
Li Yuecai
【Abstract】It is not only the linchpin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and harmonious learning atmosphere, to apply multifarious teaching means and flexible and changeful teaching methods, to arrange the teaching vacancy,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to make students dare to speak, be willing to speak and be good at speaking.
【Keywords】Speaking at classEnthusias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我就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学生敢于发言。从心理发展的特征看,现在的中学生敏感,自尊心强,很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种心理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害怕发言,怕说不好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为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如下步骤:
1.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减少顾虑,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学习中国古代史:“上海开APEC会议时,需要大量的翻译,甚至邀请了上海一些中学英语教师,那么唐朝对外交往如此发达,其翻译人才是怎样培养的?”又如:“有人说宋神宗如果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你认为正确吗?”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以否定,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
1.2问题的设计,难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既不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会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要跳一跳才能摘下“果子”,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1.3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也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力,使学生不会有孤军备战之感。
1.4适时点播,助其成功。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兵谏”,捉住了蒋介石,震惊了中外。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并阐述理由。对此,学生有杀蒋、关蒋、放蒋逼其抗日等不同意见,但都很难说清理由,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一下,如“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此时杀蒋、关蒋会造成什么后果?当时逼蒋抗日有没有可能?”这样助其成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自尊。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发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种手段:
2.1采用形象谐趣的语言。教师语言的形象谐趣美是课堂教学的一剂润滑剂,可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构建展露才华的平台。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时,用“但悲不见九州同”来引出党和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望,用“紫荆花开满园春”来说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用“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来形容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展望。在讲德意志统一时用“一山不能容二虎”来比喻普奥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欲望。
2.2插入耳目一新的小零件。所谓小零件是指能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用歌曲《爱我中华》导入,那优美的旋律让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能起到烘托气氛、激发兴趣之功效;同时,收集几个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发展的图片,能起到以图现景、以图喻情的作用。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小插件,不但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培养了学生图说历史的能力。
2.3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学生的心理疲劳。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由于内容枯燥、理论性强,故我在施教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新政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用了讲述法,起到了示范作用,其它三条措施采用分组讨论、主动探究、学生讲解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讲述历史的能力。又如学习《洋务运动》时,让男女同学分别代表顽固派和洋务派,阐述观点并展开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使学生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观点有深层次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激烈辩论、深入探讨、彼此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即使那些平时有依赖思想的学生,也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畅所欲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设置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善于发言。我在教学中,是从设置教学空白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所谓教学空白,就是在施教中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回答的部分。学生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往往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他们并使之完善的心理。如在学习《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我就结合《金南宋对峙形势》一图来设置教学空白:仔细读图,你能想到些什么?教师不做任何提示,面对悬而难决的教学空白,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①从金宋对峙的分界线说到了造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出现的原因;②从图上诸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说到了宋金时期民族矛盾的尖锐复杂;③从北方西夏、金、辽等几个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说到这一时期中国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可见,学生的思维已经脱离单纯的知识记忆,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学生的语言表达艺术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总之,历史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艺术调控学生课堂心理,形成一种轻松、愉悦又富于探究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发言 积极性
How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peaking at class
Li Yuecai
【Abstract】It is not only the linchpin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and harmonious learning atmosphere, to apply multifarious teaching means and flexible and changeful teaching methods, to arrange the teaching vacancy,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to make students dare to speak, be willing to speak and be good at speaking.
【Keywords】Speaking at classEnthusias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我就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学生敢于发言。从心理发展的特征看,现在的中学生敏感,自尊心强,很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种心理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害怕发言,怕说不好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为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如下步骤:
1.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减少顾虑,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学习中国古代史:“上海开APEC会议时,需要大量的翻译,甚至邀请了上海一些中学英语教师,那么唐朝对外交往如此发达,其翻译人才是怎样培养的?”又如:“有人说宋神宗如果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你认为正确吗?”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以否定,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
1.2问题的设计,难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既不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会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要跳一跳才能摘下“果子”,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1.3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也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力,使学生不会有孤军备战之感。
1.4适时点播,助其成功。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兵谏”,捉住了蒋介石,震惊了中外。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并阐述理由。对此,学生有杀蒋、关蒋、放蒋逼其抗日等不同意见,但都很难说清理由,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一下,如“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此时杀蒋、关蒋会造成什么后果?当时逼蒋抗日有没有可能?”这样助其成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自尊。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发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种手段:
2.1采用形象谐趣的语言。教师语言的形象谐趣美是课堂教学的一剂润滑剂,可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构建展露才华的平台。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时,用“但悲不见九州同”来引出党和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望,用“紫荆花开满园春”来说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用“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来形容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展望。在讲德意志统一时用“一山不能容二虎”来比喻普奥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欲望。
2.2插入耳目一新的小零件。所谓小零件是指能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用歌曲《爱我中华》导入,那优美的旋律让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能起到烘托气氛、激发兴趣之功效;同时,收集几个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发展的图片,能起到以图现景、以图喻情的作用。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小插件,不但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培养了学生图说历史的能力。
2.3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学生的心理疲劳。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由于内容枯燥、理论性强,故我在施教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新政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用了讲述法,起到了示范作用,其它三条措施采用分组讨论、主动探究、学生讲解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讲述历史的能力。又如学习《洋务运动》时,让男女同学分别代表顽固派和洋务派,阐述观点并展开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使学生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观点有深层次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激烈辩论、深入探讨、彼此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即使那些平时有依赖思想的学生,也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畅所欲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设置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善于发言。我在教学中,是从设置教学空白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所谓教学空白,就是在施教中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回答的部分。学生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往往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他们并使之完善的心理。如在学习《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我就结合《金南宋对峙形势》一图来设置教学空白:仔细读图,你能想到些什么?教师不做任何提示,面对悬而难决的教学空白,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①从金宋对峙的分界线说到了造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出现的原因;②从图上诸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说到了宋金时期民族矛盾的尖锐复杂;③从北方西夏、金、辽等几个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说到这一时期中国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可见,学生的思维已经脱离单纯的知识记忆,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学生的语言表达艺术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总之,历史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艺术调控学生课堂心理,形成一种轻松、愉悦又富于探究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