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资本与市场的集体合力下,使不同类型的民族题材影像先后问世,且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纪录片,展示其自然人文、时代风貌,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塑造传播的载体,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产生深刻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纪录片;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118-02
《香巴拉深处》是一部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监制,反映川西藏、羌、彝、傈僳等民族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进行民族事务对外传播的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它以“平视”的视角将少数民族人民置于聚光灯下,突出生活性与日常性叙事,运用温情化、平民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成就了一幅少数民族形象的客观“素描”,成功刻画出少数民族丰富真实的“自我”风采,实现纪录片话语方式的本位回归,赋予纪录片真正的人文色彩。
一、自我寻找与时代观念
纪实影像能触发人的思考,纪录片作为一种话语的表达方式,不仅是影像语言与民族文化诉求的简单结合,也应是挖掘和提炼民族资源,在新时代的精神体系中整合民族元素,顺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观念。
《香巴拉深处》创造性地使用散文化的叙事模式,通过散点透视,彰显出“秘境”的风光与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索。在洛桑丹增、巴尔机师徒与藏香制作技艺的故事中,巴尔机为藏香制作技艺倾尽心力。为了保证最好的藏香品质,去险要之地寻找珍贵药材,使用最原始费力的水磨研磨法,这种信仰般的工艺追求符合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也贴合普适的价值观。片尾78岁的洛桑丹增最大的期盼是“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再断层”也具有极佳的精神启迪意义。该片中“劳动是生活的全部”“劳动起来就不知疲倦”等主人公的旁白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勤劳的认可相得益彰。在大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社会,尊重和保护各族群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也是中国的绿色生态观。《乐园》一集中,崇尔乡村民通过夯土墙、加木栅栏、搭帐篷、附近守护等一切方式谋求与破坏农作物的梅花鹿群在一个空间内和谐共处。纳朗玛村格桑多吉一家,衣食住行与牦牛密切相关,严格遵循祖辈一年6次带牦牛牧场转场的传统,并深谙让牦牛全身为宝之道,有效地诠释了人与动物平等的相处模式。
人类的情感共性不分民族,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确认,能够实现整个中华文化的认同。泽仁拉姆远行北京前父母的不舍与担忧;成人礼仪式上的索朗拉姆,会吐槽妈妈为其编的粗糙辫子,也会为父母的辛苦流泪;疼爱孙女的奶奶季洪均,可以花24小时乐此不疲地制作秋梨膏。这些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呈现出群体共通的生活状态,将观众从理性思考的“看客”带入感性认知的“自我”中,关注于个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处理。
二、主位视角与示范形象
主位与客位是人类学研究中重要的调查研究視角,前者指记录研究对象内部视野中的形态与事项,后者指用局外人的外部视野看待研究对象的文化。纪录片有记录历史的属性,它对主位视角的展现有着更高的要求。《香巴拉深处》拍摄总行程11万公里,无台本即兴实地挖掘故事选题,最大限度保证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本位话语立场。《香巴拉深处》每集都贯穿着主位视角的诉说,故事主人公面对镜头陈述内心独白,主角的述说恰到好处地连结着叙述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流畅自然的亲切感,也降低了整部片子对外宣传的刻意动机。
“榜样能促进鼓动、赋予能量,它的主观打造性传播被理解为更具关联性、更为可靠性的,并能被接收者记得更深,更能深化进行动。示范的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左右着人们采纳其行为模式与思想理念。[1]”第五集《心愿》成功塑造了3位积极正面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形象。加洋跋山涉水寻找藏纸的制作手艺,试图恢复手工藏纸的全套工艺,并尝试将自己拍摄的藏文化摄影作品印在藏纸上。热西才让丹走访80多个原始村落,记录了各地区原汁原味的声音与民谣歌曲,让传统与现代融合,打磨出传遍全球的世界音乐。格桑卓玛努力学习藏医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开设藏医诊所,造福一方百姓……许多与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关的信息,出于广泛的媒介符号情境深入示范,该片也以深厚的榜样示范效果对观众产生了正诱因。
在“新闻钩”的影响下,观者的心理认同徘徊在三个不同的层次,最高级的便是对角色的代入,而观者的代入感来自故事的真实度与情感性。在第4集《相遇》中,来自捷克的马克斯与藏族姑娘次郎曲珍的爱情羁绊,赋予其幼子藏族+捷克民族的名字,传递出“大家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才是真正的家”的家文化,成为有关爱情的典范;美国人布莱恩一家7口定居川西,在接触生活的理念下成功开设户外体验旅游公司,家庭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成为教育成长的典范;德国的帕奈教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川西,首先发现全球兰花新品种四川芍兰,并将蔓越莓引进四川……《香巴拉深处》通过外来者的角色呈现将“他者”与“我者”成功串联,传达出开放包容的种族关系与友谊。
三、文化认同与“边藏熔炉”
文化维持着成员间持续不变的忠诚与归属,新身份的建构必然经历了一场新旧文化的互动博弈。对新文化的接收与否和其过滤功能息息相关。“认同”体现人作为个体的自我认知与其群体对他的认知之间的关系,通常源于共同的集体记忆。其中,共同族群的精神影响着这一群体的身份确认,对一个人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
《香巴拉深处》用真实通透的影像对边藏少数民族的身份确认和文化认同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展示。在画面效果上,溢出屏幕的动物五官,在前景穿梭的野生鹿群,被耀斑凝聚的女孩脸庞,镜子般透明的湖水,被白雪覆盖着的山峦,被植被包裹的蜿蜒公路……种种美丽景象作为川西边藏地区的文化符号在本片中展露无遗。于生活处,傈僳族采蜂人在长年驯养马蜂的漫长岁月中,产生出取舍有度的采集模式;彝族和羌族的祭司们,虽然来自不同民族,却有着一致的价值观——“所需皆在此地”;藏彝羌等各民族传统服饰与生活用品的呈现上亦有紧密的联系。千百年来,这些民族南来北往、迁徙交流,共同创造了繁荣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家园,形成了“藏羌彝文化走廊”。正如《秘境》一集中的画外音
“在不到三十公里的长度上,容纳了超过六千米的垂直高度,高山深谷之间,仍然可以看到那些古老的民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有着丰富的生存智慧”。
“熔炉说”来自一项美国的移民开放政策,该政策认为不同种族的人都能被成功吸入美国,同时还能为正在诞生中的多民族国家性格作贡献。根据此观点,“边藏熔炉”的过程就是多民族的中国产生共同“中国身份”的形塑过程。虽然不会形成完全统一的文化,但一种随时代变化与之改变的文化认同,将成为不断更新的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异质文化相互对话、影响甚至改变彼此,使文化产生新内容,并在社会的诧异下,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毋庸置疑的主体文化。正如香巴拉在摆脱藏文化原始属性中,产生了新的因素。民族聚集区有更多国际人士与汉族人口,跨越族群的婚姻与家庭已是常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在说汉语等其他非本民族语言,便是铁证。
四、结 语
移动互联网的触手可及、5G技术的突破和即将来临的影像弥漫时代将改变历史思考的方式与思路,崭新的第三方媒介将开启一种全新的历史经验。如何有效地通过客观真实、丰富生动的少数民族影像,在民众记忆中重现历史以建构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凝聚成共识,促进并维护“想象社群”的国家民族身份,将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简宁斯·布莱恩特著.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08-110.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19-05-05
作者简介:白恒双,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