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型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题型,在各种数学考试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型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在掌握基础解题过程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将知识应用到生活计算中去。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很强烈,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知识也会变得更加简单和快速,具有强有力的可塑性。而数学的应用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形成紧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逐步受到更多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要严密按照新课改政策要求进行教学。本文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希望给广大各界人士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题型教学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学生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全面发展是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引用题型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应用题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数學教学模式刻板,与学生好动的天性截然相反,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学习数学主动性降低。落后的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下,教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型课程时一般采取多练习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出现为了解题而解题的现象出现,学生难以理解解题的真正思路,大多数以反复练习巩固数学应用题型解题的步骤。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反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步降低,进一步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二)虽然数学教学注重于方法的教学,但由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容易走入一种死记硬背的误区。另外,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并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解题思路,也缺乏讲课的风趣,而是只顾自己讲解相关应用题。这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很大的抑制,思维创新意识受到影响,更有甚者可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1]。
二、提高应用题型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一)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应用题型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改善,有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加快速的找出解决办法。一些研究调查表明,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的学生,由于对题目不能进行彻底的解读,导致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很难找出,这使得各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差距逐渐增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要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用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提高对题目条件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话,使数学知识表达的尽可能简单的讲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解题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紅豆和糖各需多少克?将每种原料的比例相加,得出3+2+1=6,每一分比例的克数表示为600除6=100克,这个分析题目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题目条件的解读,在根据问题列出对应的解题算式:面粉:3乘100=300克;红豆:2乘100=200克;糖:1乘100=100克。
(二)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来引导,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绞尽脑汁思考数学应用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采用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要注意文字教学和图像教学结合,加强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适应性。应用题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技巧性,找到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型解题能力,确保应用题型有效教学的开展[2]。
(三)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也有一些较难分析的题目,这时需要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解题,常见的有图解法和设变量法。学生在碰到这类题型时,应该大胆的通过图形画出已知条件,化抽象为具体,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缺少已知数目的题目,设变量可以简单计算结果。
例如:果园里原有苹果树和梨树共180棵,苹果树占总棵树的3分之1,今天有种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棵树的5分之2,现在有苹果树多少棵?通过设又种了x棵苹果树.列出方程式(180+x)×2/5=180×1/3+x,一步步计算,72+2/5x=60+x,3/5x=12,最终得到X=20,在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到180×1/3+20=80,最后进行答:现有苹果树80棵。
(四)学生自主设计应用题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题目也有助于增强创新意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应用题型学习过程中应该抓住的已知条件。在设计题目的同时,学生对于应用题有进一步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将实际问题用语言组织起来再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这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更多正能量的题目,切合日常生活,尽量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题目的趣味性[3]。
三、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
3.1教学内容方面
学生之所以对应用题没有兴趣,是因为应用题题目较长,且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注意将一些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或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与学校的实际路程状况作为数学材料来组织应用题的讲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3.2教师方面
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语言表达的方式,精准地向学生传达新知识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教师应该先将应用题目精确地读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明确所求的变量,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为下一步答题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排除题干中的干扰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题干的含义,才能抓住题目的关键点,找出对应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整除知识时穿插此类问题让学生解答:百货店有85个文具盒,如果每个学生装两个,需要多少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装5个,需要多少个学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效率。
结束语:
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高效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出最合适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有效地教学,希望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腾朝.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5.23
[2]王柳英.试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
[3]宋洁.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才智2015.9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题型教学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学生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全面发展是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引用题型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应用题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数學教学模式刻板,与学生好动的天性截然相反,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学习数学主动性降低。落后的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下,教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型课程时一般采取多练习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出现为了解题而解题的现象出现,学生难以理解解题的真正思路,大多数以反复练习巩固数学应用题型解题的步骤。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反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步降低,进一步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二)虽然数学教学注重于方法的教学,但由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容易走入一种死记硬背的误区。另外,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并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解题思路,也缺乏讲课的风趣,而是只顾自己讲解相关应用题。这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很大的抑制,思维创新意识受到影响,更有甚者可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1]。
二、提高应用题型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一)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应用题型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改善,有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加快速的找出解决办法。一些研究调查表明,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的学生,由于对题目不能进行彻底的解读,导致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很难找出,这使得各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差距逐渐增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要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用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提高对题目条件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话,使数学知识表达的尽可能简单的讲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解题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紅豆和糖各需多少克?将每种原料的比例相加,得出3+2+1=6,每一分比例的克数表示为600除6=100克,这个分析题目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题目条件的解读,在根据问题列出对应的解题算式:面粉:3乘100=300克;红豆:2乘100=200克;糖:1乘100=100克。
(二)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来引导,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绞尽脑汁思考数学应用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采用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要注意文字教学和图像教学结合,加强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适应性。应用题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技巧性,找到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型解题能力,确保应用题型有效教学的开展[2]。
(三)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也有一些较难分析的题目,这时需要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解题,常见的有图解法和设变量法。学生在碰到这类题型时,应该大胆的通过图形画出已知条件,化抽象为具体,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缺少已知数目的题目,设变量可以简单计算结果。
例如:果园里原有苹果树和梨树共180棵,苹果树占总棵树的3分之1,今天有种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棵树的5分之2,现在有苹果树多少棵?通过设又种了x棵苹果树.列出方程式(180+x)×2/5=180×1/3+x,一步步计算,72+2/5x=60+x,3/5x=12,最终得到X=20,在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到180×1/3+20=80,最后进行答:现有苹果树80棵。
(四)学生自主设计应用题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题目也有助于增强创新意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应用题型学习过程中应该抓住的已知条件。在设计题目的同时,学生对于应用题有进一步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将实际问题用语言组织起来再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这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更多正能量的题目,切合日常生活,尽量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题目的趣味性[3]。
三、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
3.1教学内容方面
学生之所以对应用题没有兴趣,是因为应用题题目较长,且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注意将一些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或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与学校的实际路程状况作为数学材料来组织应用题的讲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3.2教师方面
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语言表达的方式,精准地向学生传达新知识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教师应该先将应用题目精确地读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明确所求的变量,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为下一步答题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排除题干中的干扰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题干的含义,才能抓住题目的关键点,找出对应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整除知识时穿插此类问题让学生解答:百货店有85个文具盒,如果每个学生装两个,需要多少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装5个,需要多少个学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效率。
结束语:
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高效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出最合适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有效地教学,希望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腾朝.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5.23
[2]王柳英.试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
[3]宋洁.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才智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