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论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和原则,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组成以及建设内容。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3-0014-03
一、前言
近几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泰安校区网络一、二期工程建设,济南校区网络工程和青岛校区网络一、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基本完成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实现一些基础的网络应用:如图书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一卡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等系统,部分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建设,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加强对校园网建设的领导和规划实施。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应用、高效运行”的原则,制定了学校校园网及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要建设高质量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要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其认证系统,从而为学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学校社区服务方面,要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概括起来说,即通过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校园网络,构建数字校园基础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教学科研信息化,办公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本着超前设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保证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方案。
三、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处于核心地位。根据数字化校园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图1来描述我们将要实现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
一个坚实的网络基础,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安全设备、网络存储在内的硬件系统;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一些目录管理、数据备份、网络管理等基础应用。
一个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应用公共平台,包括应用管理,数据交换,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消息系统。为上层的校园应用提供接口。
各类上层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决策支持等系统应用。
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一整套网络安全体系和信息规范,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学校数字化校园技术小组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内容如下:
1.基础建设
近几年,学校累计投资2600余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已建成覆盖三地五校园所有办公楼和教职工、学生宿舍楼的高速校园网,通过155兆专线实现了三地校区间网络的高速互连互通,极大地方便了校区间的资源共享。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到了3300兆,全校联网计算机超过15000台,校园网用户达3.5万人。
校园网采用思科和北电等名牌高性能交换机及路由设备;配备了Sun、浪潮、惠普等公司的85台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心机房采用了专业防雷、防静电设计,配备了精密、先进的机房专用空气调节系统以及高灵敏度的激光主动式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先进的气体灭火系统,使校园网中心机房建设达到了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2.数字化资源建设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特别是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学校专门投入150多万元购置了高档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建立起了山东科技大学教学资源网,引进和自行制作教学资源(课件、图书等)达3500G。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清华大学、江苏科建等三个教学资源平台,涵盖了2037门网络开放课程、1000余门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课程,资源库还包括近60G的大学英语视听资源、154.7万种电子图书及各类讲课比赛、学术报告、视频课件等。对每年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精品课程、周末报告厅、人文大讲堂、青年教师导航等活动进行全程录像、编辑后充实到教学网站上,目前已保存各种重要教学视频光盘25大类3000余盘。
3.校园一卡通系统
为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在2004年开始实施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通过4年多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现已建立起一套功能齐备的一卡通系统。该系统以校园网环境作为运行的基础平台,通过划分专用网段,确保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整个系统将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服务模块分开。数据库运行在SCO UNIX系统上,采用Oracle 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双机热备技术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前台应用服务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人事管理、卡户管理、商户管理、通信管理、帐务管理、门禁管理。全校所有师生员工通过持校园卡,可在校园内实现刷卡消费、刷卡上机、借阅图书、圈存交易。此外一卡通系统还具有考勤签到、车载消费、淋浴水控等管理功能,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4.数字图书馆系统
早在1992年,学校图书馆就实现了图书采访、分编、流通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现今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全馆统一采用ILAS集成管理系统,图书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以及参考咨询等业务环节均用计算机操作管理。为满足海量数字资源存储检索需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SAN架构技术。建立了图书馆海量存储系统和数字文献处理平台,通过传统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国内外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为师生提供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检索。文献数据年增长量在1T左右,现存储容量约17T。图书馆还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并通过“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自动对读者的身份进行智能识别和统计。
图书馆自主建设了以“知识港”命名的网络图书馆系统,并配合课程建设和各教学环节,自建本科教学、课件视频库、实验见习视频、科研进展报道综述文献库等12个特色资源数据库,与引进的各类中外文献大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了文献资源特色互补的数据库群,构成了支持自主学习和主导型知识服务的、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5.教务管理系统
为强化对教学的综合管理和调度,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学计划、学生注册、学籍、成绩、排课、选课以及学生评教等项目的网络化管理。已经实现了与一卡通系统、图书馆借阅系统、上机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平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学校信息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参考文献:
[1]肖利平.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现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08(25).
[2]刘川.大学新校区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9).
(编辑:金冉)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3-0014-03
一、前言
近几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泰安校区网络一、二期工程建设,济南校区网络工程和青岛校区网络一、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基本完成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实现一些基础的网络应用:如图书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一卡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等系统,部分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建设,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加强对校园网建设的领导和规划实施。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应用、高效运行”的原则,制定了学校校园网及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要建设高质量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要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其认证系统,从而为学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学校社区服务方面,要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概括起来说,即通过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校园网络,构建数字校园基础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教学科研信息化,办公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本着超前设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保证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方案。
三、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处于核心地位。根据数字化校园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图1来描述我们将要实现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
一个坚实的网络基础,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安全设备、网络存储在内的硬件系统;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一些目录管理、数据备份、网络管理等基础应用。
一个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应用公共平台,包括应用管理,数据交换,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消息系统。为上层的校园应用提供接口。
各类上层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决策支持等系统应用。
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一整套网络安全体系和信息规范,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学校数字化校园技术小组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内容如下:
1.基础建设
近几年,学校累计投资2600余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已建成覆盖三地五校园所有办公楼和教职工、学生宿舍楼的高速校园网,通过155兆专线实现了三地校区间网络的高速互连互通,极大地方便了校区间的资源共享。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到了3300兆,全校联网计算机超过15000台,校园网用户达3.5万人。
校园网采用思科和北电等名牌高性能交换机及路由设备;配备了Sun、浪潮、惠普等公司的85台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心机房采用了专业防雷、防静电设计,配备了精密、先进的机房专用空气调节系统以及高灵敏度的激光主动式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先进的气体灭火系统,使校园网中心机房建设达到了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2.数字化资源建设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特别是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学校专门投入150多万元购置了高档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建立起了山东科技大学教学资源网,引进和自行制作教学资源(课件、图书等)达3500G。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清华大学、江苏科建等三个教学资源平台,涵盖了2037门网络开放课程、1000余门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课程,资源库还包括近60G的大学英语视听资源、154.7万种电子图书及各类讲课比赛、学术报告、视频课件等。对每年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精品课程、周末报告厅、人文大讲堂、青年教师导航等活动进行全程录像、编辑后充实到教学网站上,目前已保存各种重要教学视频光盘25大类3000余盘。
3.校园一卡通系统
为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在2004年开始实施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通过4年多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现已建立起一套功能齐备的一卡通系统。该系统以校园网环境作为运行的基础平台,通过划分专用网段,确保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整个系统将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服务模块分开。数据库运行在SCO UNIX系统上,采用Oracle 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双机热备技术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前台应用服务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人事管理、卡户管理、商户管理、通信管理、帐务管理、门禁管理。全校所有师生员工通过持校园卡,可在校园内实现刷卡消费、刷卡上机、借阅图书、圈存交易。此外一卡通系统还具有考勤签到、车载消费、淋浴水控等管理功能,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4.数字图书馆系统
早在1992年,学校图书馆就实现了图书采访、分编、流通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现今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全馆统一采用ILAS集成管理系统,图书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以及参考咨询等业务环节均用计算机操作管理。为满足海量数字资源存储检索需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SAN架构技术。建立了图书馆海量存储系统和数字文献处理平台,通过传统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国内外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为师生提供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检索。文献数据年增长量在1T左右,现存储容量约17T。图书馆还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并通过“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自动对读者的身份进行智能识别和统计。
图书馆自主建设了以“知识港”命名的网络图书馆系统,并配合课程建设和各教学环节,自建本科教学、课件视频库、实验见习视频、科研进展报道综述文献库等12个特色资源数据库,与引进的各类中外文献大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了文献资源特色互补的数据库群,构成了支持自主学习和主导型知识服务的、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5.教务管理系统
为强化对教学的综合管理和调度,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学计划、学生注册、学籍、成绩、排课、选课以及学生评教等项目的网络化管理。已经实现了与一卡通系统、图书馆借阅系统、上机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平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学校信息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参考文献:
[1]肖利平.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现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08(25).
[2]刘川.大学新校区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9).
(编辑:金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