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索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我国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也逐渐将教学任务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转化。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完全适应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相关人员加大了对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具体应用等,并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对促进问题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问题探索教学模式 初中 科学教学 应用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原理及教学思想指导下,以某一主体为中心,为实现教学目标出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以及相应的操作体系。实质上主要是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综合而系统地将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进行组合,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操作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形式。现阶段,初中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将探索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及实现目标。在探究过程中首要内容就是问题,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是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主要是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由教师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以及其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简单来讲,问题探索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及能力的目的。
  新课程要求下的问题探索教学模式具有两点主要特征:(1)以学习者为中心。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中坚持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认为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作为知识理解的主体,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学习者在不同问题解决中可以实现愉快学习、平等交流的目的。(2)以问题为中心。首先,问题是该教学模式的开端。问题本身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及学习欲,对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在实行问题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时,要根据相关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出现有向性疑问,逐渐进入探索状态;其次,问题也是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主线,在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欲及求知欲的同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有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与解决。
  二、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具体原则
  实际上,“问题”属于心理学术语,人们在生活或实践中遇到新课题、新情境,自身却无现成的对策,这就形成了问题。问题探索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题进行教学组织,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为基本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索教学模式,需坚持主动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及启发性原则等。主动性原则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究与解决;目标性原则就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与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问题的提出要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创造性原则就是在问题探索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进行辨证统一、相互配合的分析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启发性原则就是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出层次性及渐进性。
  三、问题探索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中的具体应用
  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一般步骤就是先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随后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总结。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提出问题及进行问题探索全部在课堂内进行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并在课堂上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层次的探讨及实质性的交流,也可对课堂时间造成浪费,因此可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积极性;教师也可布置一些具有预习性的作业,以便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学习。问题探索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为了通过情境,提出相应问题,提高教学信息的新奇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及探索动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问题的提出能力有积极作用;并且在相关的问题情境内对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联想与猜想,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思维素质;最后在问题探索中运用创造性方法,根据提出的假设,给出新的解决方法,也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演示实验是一种直观性强的教学方法,巧设疑问,在学生出现认知冲突后诱导学生逐渐进入质疑的思维状态。在七年级科学教学中,关于《摩擦力的利和弊》这一内容,可创设“筷子提米”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最初肯定认为筷子是不能将米提起的,但当教师使用筷子将米提起后,学生就会想要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奥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课堂效率较高。
  2.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可通过课前自学及相关的问题情境来提出问题,并经自己努力将问题解决,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一个心理基础。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猜测、假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后对解决问题进行尝试及验证,这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3.扩展问题探索教学的空间
  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认识一般是通过实践到理论,理论再到实践这一基本模式,理论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其中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新知识出现后,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实践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知识间的深层次联系,进一步实施问题探索教学;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发现规律,同时也更加符合现在素质教育要求。例如学生在掌握弹力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弹簧秤;在掌握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关系后,可引导学生自制欧姆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挖掘时,可提出具有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教学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并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4.总结反思
  学生将问题解决后,教师要提出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这一问题,及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给予针对性点评,对学生的思维路线进行整理,并总结其具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系统理论及完整的结构体系。随后对自己的探究行为进行反思,以便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四、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首先,显著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下,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将新信息和已掌握知识进行联系的能力;其次,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研究这一过程中,可积极对体验过程进行总结,提高其科学素养;最后,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下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学习从多层面、多角度方面思考问题,学生可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并发表见解,因此开发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五、结语
  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符合了现阶段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现代教学发展的特点,革除了传统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方法的弊端。由于初中科学教学是一门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因此可以利用青少年时期学生好闻、好奇的心理特点,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在相关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及探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接受者;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教师成为一个引导者,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胜 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J].考试周刊,2010,(57),231-232。
  [2]卢群 使用前置性作业,开发“短课”模式——初中科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管理,2013,(4),66-67。
  [3]朱学献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3,(3),83-84。
  [4]施伟红 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5),65-65。
  [5]吴洁玮 初中科学教学中五星教学模式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1),151-151。
  [6]陈达德 多媒体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3),72-73。
其他文献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就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不是在学习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同时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求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实的提高。通过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初
期刊
摘 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激励性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对受教者的肯定和赞赏,激发起受教者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促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佳状态。幼儿阶段的教育属于人生的启蒙教育,这一特殊时期的合理的赏识有利于促进幼儿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对幼儿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真正将赏识教育融入到与幼儿接触的日常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出幼儿的内
期刊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我们创设的情境在体现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还原它的数学味,必须让它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服务,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以下是一些创设有效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活动和思维密不可分,要想抓住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课上不分神,课堂教学就必须让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参与进来。因此,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呈现每节课的学习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关
期刊
摘 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生成“意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而这些恰恰是体现学生生命灵性的惊喜,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惊喜,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构建活力课堂,让学习在“动态生成”中发展。  关键词:动态生成 活力 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
期刊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质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讲求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学观念要现代化,只有让课改理念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
期刊
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一些浪费现象,有一部分较富裕的家庭甚至纵容孩子高消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勤俭节约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熏育,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同时也是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体现。”勤俭节约的内容很广,我们主要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
期刊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指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活动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和基本技能。如何有效地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今年我园开展了《以艺术教育为龙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实验,通过半年的实验,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异常地活跃,他们活泼、大胆、爱思考、乐于交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艺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我们的老师也发生了变化,她们变得积极、好学,教育
期刊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练”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探究性学习作为补充传统语文教学的缺憾而引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明显的生机与活力。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我发现问题的习惯、自主探索的精神,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  一、注重情境创设,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