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与三重脑震荡大鼠强迫游泳抑郁样行为变化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重与三重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CC)后不同时期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抑郁样行为结构变化特点。

方法

成年SD大鼠24只,用自制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撞击大鼠额顶部,建立一重和三重CC大鼠模型,符合损伤判断标准的损伤大鼠被随机分为一次性脑震荡PCC组、及打击间隔分别为24 h与48 h的三重脑震荡3MCC 24 h组和3MCC 48 h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应用FST行为学实验在伤后第3天、7天、15天、30天四个时间点进行大鼠损伤后抑郁样行为结构变化检测。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各损伤组大鼠的爬壁行为频数显著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损伤组下降最大的时间点是:PCC组在伤后30 d为(6.00±3.30)次,3MCC 48 h组在伤后7 d为(5.75±3.01)次,3MCC 24 h组在伤后7 d为(3.25±1.28)次,且爬壁行为的频数按PCC组>3MCC 48 h组>3MCC 24 h组依次递减;(2)与对照组相比,3MCC 24 h和3MCC 48 h组大鼠的静止不动行为频数均明显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损伤组上升最大的时间点是:3MCC 48 h组在伤后7 d为(19.00±2.83)次,3MCC 24 h组在伤后7 d为(22.00±4.04)次,PCC组仅在伤后第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16.75±3.62)次,静止不动行为上升程度依次为PCC组<3MCC 48 h组<3MCC 24 h组。(3)游泳行为在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重与三重脑震荡大鼠损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样行为,且三重CC重于一重CC、打击间隔短的重于打击间隔长的三重CC。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均有增多之势。在这种形势下,灾害救援已引起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国内外有关灾害救援的学术刊物也应运而生,3年前创刊的《灾害
期刊
Gadd45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全称为生长阻滞与DNA损伤诱生蛋白45(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protein 45,Gadd45),其基因家族属于p53和BRCA1的下游靶基因,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