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而了解和掌握群众心理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群众 乌合之众 群众工作 群众心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便接受并实践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领导中国人民获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也充分证明了密切联系群众,搞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与我们不同的,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则表达了对“群众”“群体”这个社会现象的恐惧与鄙视,认为群众不过是一群没有理性和意识、只有冲动和善变、只会带来破坏作用的“乌合之众”。可是,事实是这个样子的吗?我们从中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群众不等于乌合之众
  
  我们在政治生活中所理解的群众与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并不吻合,一个是社会学、政治学意义上的群众,一个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众。为清楚说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区分几个基本概念。
  群众是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语,它强调或侧重的是社会成员量的规定性。《辞海》给出的定义是:“泛指人民大众。”与“人民”一词同义;另外还指“未加入党团和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表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党的文献中常常把“人民”和“群众”两个概念结合使用,称为“人民群众”,体现了对社会成员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群众。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进行活动的人群。群体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的如一些组织或社团人员组成的有着一定规范的群体;非正式的如等级、阶层或利益集团,常见如弱势群体、强势群体等;另外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为着某一暂时目标而聚集起来的人群,如集会、游行等时候形成的群体。无论哪种类型,成员都对群体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乌合之众为贬意成语,比喻没有组织,像一群暂时聚合的乌鸦。但即便是这种一盘散沙式的聚集也是不可小视的,就如文化批评家曾念长作客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时曾说:“乌合之众是一个恒常的状态,不引导,依然存在乌合之众,引导了,乌合之众则爆发出它特有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勒庞所鄙视、担忧和恐惧的。
  我们来看看勒庞是如何描述他所谓的 “乌合之众”的。在他看来,它是一种“心理群体”,即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并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的群体。它的特点如他所说:“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像因为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会表现出一些特点,它们与单个细胞所具有的特点大不相同。”[1]P14由这个规定性可见,勒庞所讨论的群体实际上就是一种暂时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他眼中的“乌合之众”便是指这类群体。
  由此可见,我们所指的群众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勒庞的心理群体(即他所说的“乌合之众”),心理群体只是群众聚集的一个现象而已。虽然我们不能忽略这种现象的存在,但也不能将它夸大为整个群众现象,继而对群众产生一种恐惧心理,甚至依此反对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这个曾经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一个发明,现在却频繁被我们所使用,这不能不能引起我们的思考。群众果真那么可怕?事实并非如此。群众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了解并有效地教育引导他们。
  
  二、掌握群众心理,为群众工作打好基础
  
  我们清楚,勒庞由于阶级立场的不同,他对于群众的许多描述带有蔑视或鄙视的偏见,剔除掉这些意识形态的成分,他的一些论述并非毫无道理。这也或许是《乌合之众》一书自189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为多种文本,并且一版再版的一个原因所在。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群众心理,给我们的群众工作以有益启示。
  首先,了解群众观念的更替,培植群众对党的信仰。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或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的力量不可小视,它是一个组织、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养成群众共同的信仰,组织群众为强固纯洁的团体,明定群众运动的方针,此三者,乃是领导群众的常道。”[2]P359在这三者之中,养成信仰位居首位,实际上是起到了前提与基础的作用。至于信仰的培植途径,我们可作如下思考:
  第一、以通俗易懂的观念教育群众。如勒庞所说“观念只有采取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接受”[1]P4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做群众工作时掌握并运用群众语言的重要性。晦涩难懂的理论只适于学术研究,而不是生动的现实中。当面对普通群众时,我们只有把所倡导、所宣传的东西用生动形象的群众性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为群众更快、更好、更深入地接受创造条件。
  第二、耐心对待群众的原有观念。“当观念通过不同的方式,终于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了一系列效果时,和它对抗是徒劳的。”“让观念在群众的头脑里扎根需要很长时间,而根除它们所需要的时间也短不了多少。”[1]P46思想改造和观念形态的变革属于最高层次的变革,也是最为深刻和关键的变革。其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这也提示我们在从事群众工作时应理解和关注这一现象,注意影响和改变群众思想和观念的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措施以“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疾风骤雨式的革命措施试图简单消灭之。
  第三、培植共同观念,使之形成信仰。一种新观念的形成和产生影响仍需一过程,“甚至当一种观念经过了彻底的改造,使群体能够接受时,它也只有在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一种情感——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时才会产生影响……”[1]P45这提示我们注意:我们向群众宣传观念的基点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或持有的某种观念,这种以往观念由于长期的积淀和影响或许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并成为影响群众言行举止的最隐秘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切实可行的方式便是寻找两种观念之间的契合点,只有找到二者的共通之处,才有可能引发群众心里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更快地转化成为一种情感。变成一种情感的观念事实上已经进入无意识领域,形成了一种信仰,以无意识的形态来支配人的行动。这也说明我们在做宣传时,不是以向群众传达某种观念及群众的表面接受为标准,而应以宣传的实际效果,即所宣传的东西在群众头脑中扎根并依此影响其行动为标准。亦可这样理解,接受程度有深浅之分,影响有大小之分,这种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过程也应作为群众工作中的一个关注现象。
  其次,了解群众需求。
  我们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如何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首要的一条,应该了解群众的需求,只有了解了群众需要什么,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也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
  第一、端正态度。我们不要总是将自己定位于群众的导师或指路人,而是应该着眼于做群众的学生,群众的同路人。我们也不要总是以己所想来推测群众,认为他们需要这个,应该做那个,而是应该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一员,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要。正如一位新闻工作者所认识到的:“在一些问题上,我们想说的事情人民群众不太感兴趣;人民群众痛切感受到因而议论纷纷的事情,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又很少见到,或者虽有报道,但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程度相差甚远。”[3]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没有做到深入群众是一重要原因,而之所以没有做到深入群众,看待群众的态度问题难辞其咎。毕竟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因此,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必须首先端正对群众的态度。
  第二、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还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而不能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经过调查之后的了解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了解。另外,深入群众,不仅要“身入”,而且还要“心入”“情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4]P790这同时也强调了态度问题对深入群众的重要性。
  再次,合理引导群众意见的表达。
  “……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1]P24“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众中都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传染的威力甚大,它不但能迫使个人接受某些意见,而且能让他接受一些感情模式。”[1]P103—105勒庞的表述虽夸张但却并非毫无道理。群众的意见、情绪容易受到暗示和传染且有一个累积的过程,长期得不到疏导的情绪积累,就像一个蓄满能量的火药桶,也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就能导致他们的爆发。这也是群众工作中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第一、拓宽并建立通畅的群众意见表达渠道。渠道通畅,下情上达,这既是疏导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所需,同时也是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所必需。
  第二、扶持弱势群体群众的意见表达。群众工作中,对于那些生活困难、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众的心理应该给予更多地关注。由于物质生活的缺乏加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心理会更为脆弱一些,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暗示:“正规的利益表达渠道很可能是由富人掌握的。而穷人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时而采取暴力的或激进的手段来使人们听到他们的呼声”。[5]P230因此,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是应该和必需的。
  第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意见表达机制。引导群众意见的表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应落实到现实中,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诚意而愿意接受引导,从而合理表达。这不仅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和机构反映和维护群众的具体利益,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和规范各类群众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民主党派等的职责和权利,使相应群众、团体和组织机构在通过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表达。
  最后,做优秀的群众领袖。
  群众行为还有一重大心理特征,就是崇尚威势,迷信权威人物。领袖是群众运动的中心和灵魂。“他(注:指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领袖的作用就是充当他们(注:指群体)的引路人。”[1]P96—98这是勒庞对群众与领袖关系的一个描述,对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必须具备领导素质(资格)。这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群众领袖的重要前提。“群众虽然需要领袖,如领袖的资格不备,领导的方法不合,群众必不愿降心相从。”[2]P10这也就是对群众领袖的资格、素质提出了要求。我们不妨思考一个简单的事例,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会称赞刘志丹为“民族英雄,群众领袖”?为什么又会将习仲勋称为“群众领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呢?他们为什么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跟从、爱戴与怀念呢?这其间应是具备一个共通性,即刘志丹也好,习仲勋也好,他们都是具有优秀的领导素质的领袖人物。
  第二、领导要得法。具备了领导素质(资格)只是第一步,其后还必须做到“领导得法”。早在民国时期的张九如先生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谓得法不得法的关键,即在懂不懂群众心理。懂得群众心理,领导群众便能得法;不懂群众心理,领导群众必不能得法。”[2]P11这表明了了解和掌握群众心理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群众领袖不了解人民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不要什么,对什么满意、对什么不满,不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所思所想,如何能够让他们满意?如何能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群众领袖呢?○
  
  参考文献: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张九如.群众心理与群众领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3]袁茹.“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J].新闻出版导刊,2003(6).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1987.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其他文献
[摘要]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针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太原审判 沈阳审判 军事法庭 日本战犯    沈阳太原审判,是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总体上呈现出不足特征,这就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弥补。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转换模式,充分考虑到历史的宏观性与行动者微观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一种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效性 宏观历史 微观行动 转换模式    课程教学实效性是对教学要求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反映。要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学目的,则需要有效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召开了7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对不同时期的统战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追溯这7次会议,可以看出。统战工作已逐步迈入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呈现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特征。这一回顾,对今后统战工作的开展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与时俱进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召开了7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本文拟对这7次会议进行梳
期刊
[摘 要] 社团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差异化素质、拓展学生人文素养上作用明显。因此,关注高校社团的和谐就是关注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四重”领导制、干部管理培训、社团集群、项目培优、规范运营等手段,最终形成一个集体舆论健康、组织文化高尚、社团氛围融洽,社团成员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各个环节协调有序的集体组织。  [关键词] 和谐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社
期刊
[摘 要]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要的外交策略思想,也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色。新中国与法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各具特色的建交模式,就是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建交模式 原则性 灵活性 大国外交 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
期刊
[摘 要]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边区乡村变革的两大重要变量。革命根基牢固的晋绥抗日根据地,虽受日本侵略破坏,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政策是其乡村变革的主要原因,亦是乡村社会结构变动的外在动力。党在乡村实施一系列的革命措施,改造乡村社会,其影响巨大。然乡村之变化并非按党的政策合理演进,出现某些负面效应,引起地主、富农阶层的抵制。  [关键词] 党的政策 晋绥边区 日本侵略 乡村革命    
期刊
[摘 要] 上饶师范学院坚持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资源教育纳入学校党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 大学德育 红色资源 开发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落后、人才匮乏等三大制约因素。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经济活动,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间,反腐倡廉问题始终是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30年来反腐倡廉的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历程    我党历来重视反对腐败。保持廉洁,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党一直坚持同党内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并在反腐倡廉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
期刊
[摘 要] 陈独秀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他在准备起义的过程中,对于筹集武器,主张取之于敌;对于制敌策略,主张力量要集中;对于起义时机,主张慎重选择,要把握火候。这些主张体现着战略目标明确、战略决策审慎的军事战略特征。  [关键词] 陈独秀 军事战略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陈独秀懂不懂军事,有没有军事思想,莫衷一是。陈独秀作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