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p286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据1900年12月8日《中外日报》载:“有守旧,而后有训政,有训政,而后有废立,有废立,而后有排外。”“义和拳者,非国事之战争,乃党祸之战争也。”材料认为义和团( )
  A. 卷入清朝上层的权力争斗中
  B. 具有笼统“排外”的斗争特点
  C. 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西方传教士
  D. 拥护慈禧集团的“正统”地位
  2. 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
  A. 外国列强占领北京和扶植傀儡政权
  B. “预备立宪”实行和皇族内阁建立
  C. 民权平等的体现和民初政局的混乱
  D. 帝制的倾覆和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3. 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表明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消除贫富不均、 消灭地主阶级
  B.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 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5. 林乐知在《中西关系略论》中明确表示对西方各国来说,新的问题“不是由于中国的强大,而是由于中国的衰弱”,因此“西人所望中国者,一曰非强不可,不强则生意阻滞不行,西人于此多不便也。二曰非富不可,不富则西国之物无能买也”。可见( )
  A. 中国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 强大而富裕的中国符合西方各国利益
  C. 部分西方人希望中国富强
  D. 所有的西方国家将帮助中国实现富强
  6. 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请问导致第二扇门也被关上的是什么事件?( )
  A.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 培里舰队江户叩关
  D. 华盛顿会议上的对日制裁
  7.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男练义和团, 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砍到电线杆, 烧了毛子楼, 烧了毛子楼,灭了基督教 杀了东洋鬼, 杀了东洋鬼,再和大清闹。”这一义和团的揭帖主张的是( )
  A. 反清扶洋 B. 反清灭洋
  C. 以洋灭清 D. 扶清灭洋
  8. “传来一片罢工声,资本家先吃一惊;巷尾街头人踯躅,电车今日不通行。”这首竹枝词对应的时间应该是(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9.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袁世凯
  10.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11. 凤凰卫视有一档口述历史的节目,主要采用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形式来了解历史。下列各项中,适合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重庆谈判 D. 洋务运动
  12. 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的校徽上,往往承载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比较下面两个校徽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其相同点不包括( )


  A. 两者都主张“中体西用”
  B. 两者都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C. 两者都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D. 两者都有利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13. 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人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会重建总部,并宣布:中国民主同盟会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对此有如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事件的背景是国民党当局摧残和迫害民主力量
  B. 该事件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 该事件有利于中共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构建   D. 该事件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14. 《马关条约》最终对中国造成的危害远大于《南京条约》,具体表现不包括( )
  A. 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
  B. 使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国家
  C. 便利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的财富
  D. 严重阻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毛泽东最终飞赴重庆参加谈判。该事件的国际背景是( )
  A. 苏联全力支持中共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B. 丘吉尔在密苏里发表铁幕演说
  C. 雅尔塔会议达成的秘密协定
  D. 中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6. 著名学者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下列历史事件,符合“第三种可能性”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
  17. 下图是小华同学收藏的发行于民国三十二年的某种纸币,面额200元。从该图中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日本滥发伪币,攫取中国资财
  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
  C. 为适应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政府发行了此面额钞票
  D. 中共已开始独立发行货币应对经济困难
  18. 下图是1845年到1850年发生的反清起义次数示意图(根据罗尔纲教授的《太平天国史稿》绘制),这张图片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 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
  C. 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自然经济解体
  19. 下图是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文科班某同学关于近代史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判断该事件( )


  A. 使中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 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C. 使得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0. 以下是上海某家报纸在某一年发表的文章标题:《欧洲复兴的希望——马歇尔计划出台》《刘邓匪军,强渡黄河意图何在?》《北平学生聚众闹事要求禁止美货》《孟良崮——英雄殉国》。据此判断,“某一年”是( )
  A. 1919年 B. 1948年
  C. 1947年 D. 1952年
  21.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武昌首义之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那场革命运动。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
  材料二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不久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中说:黄花岗起义之后,“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是所至嘱。”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师参考书
  材料三 为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0年12月4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首届湖北省中学生演讲比赛决赛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一号报告厅举行。大赛以“迎辛亥百年,抒爱国情怀,展学子风采”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学子们在演讲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强烈的缅怀英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园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完成下表。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什么说“大革命以成”,而后来却又说“革命尚未成功”呢?
  (3)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今天我们青年学生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22. 下图是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的一件馆藏文物——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五周年首日封。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对当时中国政治版图的变化持何种态度?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表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哪些政治因素促成了首日封的发行?
  (3)指出当时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行的经济体制的特点并试简要评述其影响。
  (荆州中学 赵树杰)
其他文献
一、命题趋势  大气环境命题的形式多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大气的运动;以天气预报的数值图和天气系统图为背景,考查天气变化过程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或者以天气形势图与区域图相结合,综合考查大气运动和天气现象;以图表或以气候、环境等热点为背景材料的形式考查大气成分变化、天气现象和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等;或者经人类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方式及灾害性天气现象等现实生活实例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近年来,有从重点考查地带性规
期刊
牛顿运动定律提供了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这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解力学类综合题有两大类方法:一是力和运动的方法,即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二是动量和能量的方法,即用动量守恒定律(如果是系统的合外力为0,优先使用)和动量定理;往往仅用动量来处理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入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等联立求解,相反亦然.动力学的方法基本只能处理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
期刊
1. 对联,又称楹联,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以“阴阳五行”作为创作依据的是( )  A.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清风明月夜月明风清  B.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C.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D.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2.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
期刊
1.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 W. 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这表明( )  A. 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B. 中国仍然与世界隔绝  C. 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  D. 科学与迷信长期对峙  2
期刊
1. “发现和控制香料路线是葡萄牙人政策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航行是( )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达. 伽马到达印度 D.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了256%,而其工资则仅上涨145%,其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其影响有( )  ①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②封建主势力日益衰落 ③
期刊
1.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2.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 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 对外扩张
期刊
1.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主要是指( )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然法思想 D. 三权分立学说  2. “希腊人把神看得实际上和自己很相似,神比人高明的地方仅在于神更有力、更长寿、更美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期刊
1. 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  A. 民族革命内容 B. 民生革命内容  C. 土地革命内容 D. 民生革命内容  2.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
期刊
1.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帐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折射出洋务派民用企业与军事工业的不同点是( )  A. 产品投放面向市场  B. 建立起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  C. 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  D. 吸纳了部分民间资本  2. 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
期刊
1. “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问题,毛泽东很早就有思考,在1937年6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谈到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方面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 )  ①新中国成立后,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收归国有 ②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③制定、实施和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进行三大改造,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