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指在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社会成员。就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现代西方各国公民教育的内涵、途径各有不同,但公民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大致相同。即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所述:公民教育的目的是“造就适合国家与时代需要的有用公民”。他主张“国家一切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现在全国通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也加进了一些公民意识的内容,各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公民意识的教育。不过,据我们所了解,总体上看,现有的教材对公民意识的内容介绍不够,各学校对公民教育的重视也不够,并且在实施公民教育中,在理解上也有些偏差,以至于出现了“品格倒错”的现象。
一、 准确把握公民教育的内涵
我们所理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为目标,以“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1.公民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
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较之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其内容上已覆盖心理素质与道德、法律基本常识、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但从整体上看,“公民”的分量还不够,品德课还没有以“公民”为轴心。公民教育包含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但思想政治不能涵盖公民意识教育。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对现存政治制度和施行的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可,重在服从;公民教育则更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培养,有必要向“公民教育”转化。
2.公民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
我们经常提到的“四有新人”或公民,强调的是公民的道德人格和文化素质。《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一些从事思想品德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更是强调公民意识的道德内容。但是,公民道德尽管也涉及公民意识,但两者不能等同。前者仅仅是道德范畴,后者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前者重义务,重守成,后者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民要有道德,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公民应该张扬自己的理性,应该有独立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应该守护自己的权利,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果我们的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或主要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那是不可能培养出现代公民品格的。
3.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
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不是对应的关系。一个知识很渊博的人未必是个好公民。相反,那些没有多少知识,却能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就是一个很有公民意识的人。我们现在的品德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本来就不够,再加上受到升学的影响,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主要是传授知识,学生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道德的体验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不仅要充实公民意识的内容,而且应该努力把公民的知识内化为公民的意识,外化为行为。
二、 公民教育的基本模式
关于公民教育,许多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可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托现有的品德课程,深度挖掘现行品德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元素,进行公民教育实践,目前还没有直接可供参考的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结合课题实验,笔者认为在品德课程中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公民教育的探索。
1.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完成的。榜样激励的教育机制就在于榜样具有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一个榜样就是一面镜子,面对榜样,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我鞭策,修身养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教育自我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爱模仿,好学习,榜样更加有着无穷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榜样的作用,在班中树立几个学习的榜样,相信班级中将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基本结构是:寻找榜样→情感共鸣→自觉内化→行为效仿。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的好习惯》时,教师设计了“榜样导行”这一环节,呈现了两个类别的榜样,一类是班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另一类是整理书包又快又好的同学。先寻找身边的榜样,向榜样赠送小书签(书签上写着名人名言)。接着让其他同学谈感受,然后再请小榜样介绍经验,其他同学自觉内化,在此基础上举行整理书包比赛,让其他同学效仿,激励他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中,我们发现品德课程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如《坐立走有精神》、《我的好习惯》、《做事不拖拉》、《在餐桌上》、《我不耍赖皮》等。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强调的是正面教育,榜样激励也是正面教育的一种,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他们遵照榜样来行动。另外,榜样的作用和别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榜样不是一种强加给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对照,让他们通过自我目标的学习和追求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更容易学习、内化。
2.角色扮演法
品德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生活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某种角色,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善待他人、善待环境的品质。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角色扮演法能够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再现生活,感悟角色,内化情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之一。基本结构为:扮演角色→换位思考→情感提升→内化行为。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找文具、用一只手系红领巾、用一条腿绕教室走一圈等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树立尊重残疾人的情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五年级下册《我来做市长》一课,教师组织“市长竞选”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市长竞选的过程,候选人通过施政演说,把自己对城市建设的设想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3.游戏感悟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设计或借用生活中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自我道德的建构。游戏感悟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在无比的兴奋中,获得一种体验。基本结构为:参与游戏→团队合作→经验分享→获得感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玩游戏“石头剪刀布”,教师每次出手总比学生慢一些,学生自然输得较多,最后游戏进行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撅起的小嘴,教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学生迟疑了一下,说道:老师耍赖。游戏中,学生感悟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增强了规则意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时,设计了一个跳棋小游戏,通过掷骰子玩跳棋,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小提示。诸如:节约用水,前进三步;砍伐树木,后退两步;步行上学,低碳环保,进两步等。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分析法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品德课程要注意整合课程资源,把生活中出现的事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案例分析法是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呈现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结构为:呈现案例→分析判断→解惑明理→内化导行。
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酒驾列入刑法的范围开始谈起,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课程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在分析后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伤害,《刑法修正案(八)》把酒驾列入了刑法之列,正是要从法律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得到增强。《不和烟酒交朋友》、《害人的邪教》、《我的课余生活》、《网络连接你我他》、《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的教学也都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解惑明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5.课题探究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为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范本,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所谓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拟订或选择研究课题,模拟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到发展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结构如下: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提升素质。
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组织学生开展“仪扬河的昨天与今天”的小课题探究,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知道了仪扬河的源头、长度以及流经区域,了解了仪扬河历史上对家乡发展的促进作用,找到了仪扬河今天水质不好的原因所在,萌发了保护仪扬河的情感。他们发倡议书、给市领导写信、把照片拍给新闻媒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仪扬河的整治正在逐步推进。教学《南湖游船》时,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学生进行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小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寻访身边的共产党员,了解党员的生活,感受党员的力量,并和党员交朋友,用党员的精神品质指引自己的成长。探究型的小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学生有的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分工与合作相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
6.情境陶冶法
情境陶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道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通过音乐渲染情境,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等。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等。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融入情境→触发情感→升华情感。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祝你生日快乐》一课时,教师课前统计九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名单,然后做好相关课堂准备,邀请过生日同学的家长到校上课。课堂上,教师给过生日的孩子带上生日帽,点上生日蜡烛,全体同学齐唱生日歌,孩子许愿,家长祝福,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带入课堂。接着,教师请家长谈一谈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家长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同学,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会了感恩。有的时候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和谐的氛围都可以形成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一、 准确把握公民教育的内涵
我们所理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为目标,以“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1.公民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
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较之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其内容上已覆盖心理素质与道德、法律基本常识、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但从整体上看,“公民”的分量还不够,品德课还没有以“公民”为轴心。公民教育包含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但思想政治不能涵盖公民意识教育。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对现存政治制度和施行的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可,重在服从;公民教育则更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培养,有必要向“公民教育”转化。
2.公民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
我们经常提到的“四有新人”或公民,强调的是公民的道德人格和文化素质。《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一些从事思想品德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更是强调公民意识的道德内容。但是,公民道德尽管也涉及公民意识,但两者不能等同。前者仅仅是道德范畴,后者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前者重义务,重守成,后者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民要有道德,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公民应该张扬自己的理性,应该有独立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应该守护自己的权利,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果我们的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或主要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那是不可能培养出现代公民品格的。
3.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
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不是对应的关系。一个知识很渊博的人未必是个好公民。相反,那些没有多少知识,却能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就是一个很有公民意识的人。我们现在的品德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本来就不够,再加上受到升学的影响,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主要是传授知识,学生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道德的体验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不仅要充实公民意识的内容,而且应该努力把公民的知识内化为公民的意识,外化为行为。
二、 公民教育的基本模式
关于公民教育,许多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可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托现有的品德课程,深度挖掘现行品德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元素,进行公民教育实践,目前还没有直接可供参考的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结合课题实验,笔者认为在品德课程中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公民教育的探索。
1.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完成的。榜样激励的教育机制就在于榜样具有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一个榜样就是一面镜子,面对榜样,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我鞭策,修身养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教育自我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爱模仿,好学习,榜样更加有着无穷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榜样的作用,在班中树立几个学习的榜样,相信班级中将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基本结构是:寻找榜样→情感共鸣→自觉内化→行为效仿。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的好习惯》时,教师设计了“榜样导行”这一环节,呈现了两个类别的榜样,一类是班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另一类是整理书包又快又好的同学。先寻找身边的榜样,向榜样赠送小书签(书签上写着名人名言)。接着让其他同学谈感受,然后再请小榜样介绍经验,其他同学自觉内化,在此基础上举行整理书包比赛,让其他同学效仿,激励他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中,我们发现品德课程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如《坐立走有精神》、《我的好习惯》、《做事不拖拉》、《在餐桌上》、《我不耍赖皮》等。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强调的是正面教育,榜样激励也是正面教育的一种,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他们遵照榜样来行动。另外,榜样的作用和别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榜样不是一种强加给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对照,让他们通过自我目标的学习和追求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更容易学习、内化。
2.角色扮演法
品德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生活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某种角色,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善待他人、善待环境的品质。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角色扮演法能够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再现生活,感悟角色,内化情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之一。基本结构为:扮演角色→换位思考→情感提升→内化行为。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找文具、用一只手系红领巾、用一条腿绕教室走一圈等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树立尊重残疾人的情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五年级下册《我来做市长》一课,教师组织“市长竞选”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市长竞选的过程,候选人通过施政演说,把自己对城市建设的设想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3.游戏感悟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设计或借用生活中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自我道德的建构。游戏感悟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在无比的兴奋中,获得一种体验。基本结构为:参与游戏→团队合作→经验分享→获得感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玩游戏“石头剪刀布”,教师每次出手总比学生慢一些,学生自然输得较多,最后游戏进行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撅起的小嘴,教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学生迟疑了一下,说道:老师耍赖。游戏中,学生感悟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增强了规则意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时,设计了一个跳棋小游戏,通过掷骰子玩跳棋,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小提示。诸如:节约用水,前进三步;砍伐树木,后退两步;步行上学,低碳环保,进两步等。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分析法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品德课程要注意整合课程资源,把生活中出现的事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案例分析法是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呈现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结构为:呈现案例→分析判断→解惑明理→内化导行。
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酒驾列入刑法的范围开始谈起,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课程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在分析后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伤害,《刑法修正案(八)》把酒驾列入了刑法之列,正是要从法律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得到增强。《不和烟酒交朋友》、《害人的邪教》、《我的课余生活》、《网络连接你我他》、《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的教学也都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解惑明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5.课题探究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为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范本,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所谓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拟订或选择研究课题,模拟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到发展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结构如下: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提升素质。
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组织学生开展“仪扬河的昨天与今天”的小课题探究,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知道了仪扬河的源头、长度以及流经区域,了解了仪扬河历史上对家乡发展的促进作用,找到了仪扬河今天水质不好的原因所在,萌发了保护仪扬河的情感。他们发倡议书、给市领导写信、把照片拍给新闻媒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仪扬河的整治正在逐步推进。教学《南湖游船》时,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学生进行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小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寻访身边的共产党员,了解党员的生活,感受党员的力量,并和党员交朋友,用党员的精神品质指引自己的成长。探究型的小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学生有的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分工与合作相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
6.情境陶冶法
情境陶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道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通过音乐渲染情境,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等。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等。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融入情境→触发情感→升华情感。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祝你生日快乐》一课时,教师课前统计九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名单,然后做好相关课堂准备,邀请过生日同学的家长到校上课。课堂上,教师给过生日的孩子带上生日帽,点上生日蜡烛,全体同学齐唱生日歌,孩子许愿,家长祝福,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带入课堂。接着,教师请家长谈一谈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家长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同学,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会了感恩。有的时候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和谐的氛围都可以形成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