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人生
顾阿拉腾奥勒的创作道路,1957年发表第一首歌曲《送肥歌》,1967年发表《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进入音乐创作的成熟期,整整用了10年时间。应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在此期间,阿拉腾奥勒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过渡:从农村基层走向大都市,从熟悉蒙古族传统音乐走向熟悉西洋音乐知识,从业余音乐爱好者走向专业作曲家,从内蒙古草原走向中国和世界!从普遍意义上说,草原文化的洗礼,对于任何一位蒙古族作曲家的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蒙古族是音乐的民族,其草原文化的精华,大都凝聚在传统音乐里。
1942年,阿拉腾奥勒出生在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伊呼塔镇的一个普通牧民家里,自幼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当时的科左后旗,堪称是民间音乐的一方宝地。生活在那里的蒙古人,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人不会唱民歌。阿拉腾奥勒的母亲,就是一位很不错的民歌手。当地的民间器乐也比较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悬挂着四胡,笛子、三弦、洞箫等乐器也随处可见。
科左后旗大大小小的蒙古族村落,都有自己公认的好歌手和业余“胡尔奇”,平日里为村民演唱“胡仁·乌力格尔”(蒙语说书)、好来宝和叙事民歌。春节期间,村里还要请来说书艺人,专门演唱古代传奇故事。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阿拉腾奥勒喜爱上了民歌和说书,尤其是“胡尔奇”的说书,使他格外着迷。他曾经幻想:如果将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胡尔奇”,那该多好!
1956年秋天,阿拉腾奥勒考上了内蒙古第二师范学校,辞别故乡伊呼塔镇,来到了首府呼和浩特。14岁的阿拉腾奥勒,此时已熟练地掌握了母语和蒙古文,且热爱民间音乐,熟悉人民生活。可以说,他顺利地受到了草原文化的最初洗礼。
爱好是最好的启蒙
阿拉腾奥勒非常喜欢音乐课,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启蒙老师是阿拉坦胡雅格,很快发现他的音乐才能,便格外培养。于是,阿拉腾奥勒的音乐知识突飞猛进。入学不久,他便可以用简谱记录民歌,甚至尝试着创作歌曲了。另外,他对美术也显示出一定才能,学习成绩同样十分优异。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一幅动物或人物形象,
对于酷爱音乐的阿拉腾奥勒来说,单靠音乐课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于是,他想到了广播电台。他向同学借上小型收音机,收听自己心爱的音乐节目。他听到了内蒙古作曲家通福、美利其格、德伯希夫、明太、莫尔吉夫、辛沪光等人的作品;也听到了作曲家聂耳、冼星海、马可、刘炽等人的作品;以及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和苏联作曲家的作品。
1957年,阿拉腾奥勒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送肥歌》,并在内蒙古广播电台“蒙语歌曲栏目”中公开播放,受到听众的欢迎。自播放第一首作品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创作了100多首歌曲。
通过实践,阿拉腾奥勒深深体会到:歌曲创作入门容易提高难。单靠兴趣不行,必须系统地学习作曲知识。于是,他带上自己的作品,先后登门拜访通福、德伯希夫、莫尔吉夫、辛沪光等作曲家,请他们帮助修改作品。通过以上几位作曲家的精心指点,阿拉腾奥勒在歌曲创作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1960年秋,阿拉腾奥勒年满18岁,命运出现了一次重大转折。是年,内蒙古艺术学校决定开设“作曲班”,辛沪光担任作曲教员兼班主任。她及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阿拉腾奥勒,阿拉腾奥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作曲班”,成为内蒙古艺术学校的正式学生。
拜色拉西学“潮尔”
古人云:“祸兮福所依。”对于阿拉腾奥勒来说,“作曲班”中途停办,本来是一件坏事,但却引出了好的结果。当时,莫尔吉夫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和辛沪光一致认为,阿拉腾奥勒是一个难得的音乐创作人才,不能因“作曲班”停办而中断对他的培养。于是,他代表校方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让阿拉腾奥勒临时转入民族器乐专业,拜色拉西老人为师,学习民间乐器“潮尔”。
在色拉西老人的教导下,阿拉腾奥勒很快学会了拉“潮尔”。不过,对于色拉西老人的“潮尔”艺术,他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学习“潮尔”之初,他并不理解这件事情的真正含义,因而把主要心思和精力仍旧放在作曲专业上。他认为,“潮尔”具有苍凉幽暗的音色,适合于表现悲剧性的音乐形象。于是,他将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唱段》,改编为一首“潮尔”独奏曲,期中专业汇报时亲自演奏,感到十分满意。
然而,阿拉腾奥勒万万没有料到,色拉西老人听到他的演奏后,竟勃然大怒,对于他见异思迁、不求甚解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后来,他终于认识到,色拉西老人手中的“潮尔”,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和一种音色,而是科尔沁音乐文化的独特载体,自己应该下工夫学好它。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刻苦练琴,演奏技艺有了长足进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特意改编了一首科尔沁民歌《达古拉》,采取民间音乐的固有形式,期末考试时自拉自唱,进行表演。色拉西老人听过后,感到很满意,脸上露出了笑容。
1962年秋,阿拉腾奥勒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折。内蒙古艺术学校做出决定:保送他到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主修作曲专业。1964年,他顺利考取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迈入高等音乐教育的殿堂。1965年秋,我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毕业,留校工作。阿拉腾奥勒则是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两人在北京相会,有过一次难忘的谈话。话题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色拉西老阿爸,学习和研究民间音乐的问题上来。我们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谈话非常投机。不久,我收到他从天津寄来的一份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蓝色的手抄本,里面是他在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时期的采风记录,包括色拉西、铁钢、扎木苏等民间音乐大师们所演唱、演奏的民歌和乐曲。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手抄本,我时常翻阅,一直将其珍藏到今天。从这一细节中不难发现,阿拉腾奥勒在学习民间音乐方面所下的工夫。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响彻神州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一首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歌曲——《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以其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宽广的音域,完美的结构,内心炽热的激情,不胫而走,响彻神州大地。是年25岁的阿拉腾奥勒创作了这首歌。
蒙古族音乐——尤其是科尔沁草原的传统音乐,具有抒情性、哲理性、英雄性相结合的特点。易于正面歌颂美好事物,塑造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大凡歌颂领袖的优秀歌曲,大都喜欢采用蒙古族科尔沁音乐风格。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赞歌》,以及后来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莫不如此。
阿拉腾奥勒一辈子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自觉突出主旋律,不断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说得少,做得多,以自己的优秀作品,开创出一片天地来。一个热爱人民的作曲家,没有理由不热爱人民创造的音乐。学习和追求蒙古族民间音乐,乃是阿拉腾奥勒毕生养成的良好习惯。他的作品之所以为广大听众喜爱和欢迎,其浓郁的草原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
顾阿拉腾奥勒的创作道路,1957年发表第一首歌曲《送肥歌》,1967年发表《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进入音乐创作的成熟期,整整用了10年时间。应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在此期间,阿拉腾奥勒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过渡:从农村基层走向大都市,从熟悉蒙古族传统音乐走向熟悉西洋音乐知识,从业余音乐爱好者走向专业作曲家,从内蒙古草原走向中国和世界!从普遍意义上说,草原文化的洗礼,对于任何一位蒙古族作曲家的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蒙古族是音乐的民族,其草原文化的精华,大都凝聚在传统音乐里。
1942年,阿拉腾奥勒出生在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伊呼塔镇的一个普通牧民家里,自幼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当时的科左后旗,堪称是民间音乐的一方宝地。生活在那里的蒙古人,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人不会唱民歌。阿拉腾奥勒的母亲,就是一位很不错的民歌手。当地的民间器乐也比较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悬挂着四胡,笛子、三弦、洞箫等乐器也随处可见。
科左后旗大大小小的蒙古族村落,都有自己公认的好歌手和业余“胡尔奇”,平日里为村民演唱“胡仁·乌力格尔”(蒙语说书)、好来宝和叙事民歌。春节期间,村里还要请来说书艺人,专门演唱古代传奇故事。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阿拉腾奥勒喜爱上了民歌和说书,尤其是“胡尔奇”的说书,使他格外着迷。他曾经幻想:如果将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胡尔奇”,那该多好!
1956年秋天,阿拉腾奥勒考上了内蒙古第二师范学校,辞别故乡伊呼塔镇,来到了首府呼和浩特。14岁的阿拉腾奥勒,此时已熟练地掌握了母语和蒙古文,且热爱民间音乐,熟悉人民生活。可以说,他顺利地受到了草原文化的最初洗礼。
爱好是最好的启蒙
阿拉腾奥勒非常喜欢音乐课,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启蒙老师是阿拉坦胡雅格,很快发现他的音乐才能,便格外培养。于是,阿拉腾奥勒的音乐知识突飞猛进。入学不久,他便可以用简谱记录民歌,甚至尝试着创作歌曲了。另外,他对美术也显示出一定才能,学习成绩同样十分优异。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一幅动物或人物形象,
对于酷爱音乐的阿拉腾奥勒来说,单靠音乐课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于是,他想到了广播电台。他向同学借上小型收音机,收听自己心爱的音乐节目。他听到了内蒙古作曲家通福、美利其格、德伯希夫、明太、莫尔吉夫、辛沪光等人的作品;也听到了作曲家聂耳、冼星海、马可、刘炽等人的作品;以及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和苏联作曲家的作品。
1957年,阿拉腾奥勒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送肥歌》,并在内蒙古广播电台“蒙语歌曲栏目”中公开播放,受到听众的欢迎。自播放第一首作品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创作了100多首歌曲。
通过实践,阿拉腾奥勒深深体会到:歌曲创作入门容易提高难。单靠兴趣不行,必须系统地学习作曲知识。于是,他带上自己的作品,先后登门拜访通福、德伯希夫、莫尔吉夫、辛沪光等作曲家,请他们帮助修改作品。通过以上几位作曲家的精心指点,阿拉腾奥勒在歌曲创作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1960年秋,阿拉腾奥勒年满18岁,命运出现了一次重大转折。是年,内蒙古艺术学校决定开设“作曲班”,辛沪光担任作曲教员兼班主任。她及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阿拉腾奥勒,阿拉腾奥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作曲班”,成为内蒙古艺术学校的正式学生。
拜色拉西学“潮尔”
古人云:“祸兮福所依。”对于阿拉腾奥勒来说,“作曲班”中途停办,本来是一件坏事,但却引出了好的结果。当时,莫尔吉夫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和辛沪光一致认为,阿拉腾奥勒是一个难得的音乐创作人才,不能因“作曲班”停办而中断对他的培养。于是,他代表校方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让阿拉腾奥勒临时转入民族器乐专业,拜色拉西老人为师,学习民间乐器“潮尔”。
在色拉西老人的教导下,阿拉腾奥勒很快学会了拉“潮尔”。不过,对于色拉西老人的“潮尔”艺术,他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学习“潮尔”之初,他并不理解这件事情的真正含义,因而把主要心思和精力仍旧放在作曲专业上。他认为,“潮尔”具有苍凉幽暗的音色,适合于表现悲剧性的音乐形象。于是,他将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唱段》,改编为一首“潮尔”独奏曲,期中专业汇报时亲自演奏,感到十分满意。
然而,阿拉腾奥勒万万没有料到,色拉西老人听到他的演奏后,竟勃然大怒,对于他见异思迁、不求甚解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后来,他终于认识到,色拉西老人手中的“潮尔”,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和一种音色,而是科尔沁音乐文化的独特载体,自己应该下工夫学好它。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刻苦练琴,演奏技艺有了长足进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特意改编了一首科尔沁民歌《达古拉》,采取民间音乐的固有形式,期末考试时自拉自唱,进行表演。色拉西老人听过后,感到很满意,脸上露出了笑容。
1962年秋,阿拉腾奥勒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折。内蒙古艺术学校做出决定:保送他到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主修作曲专业。1964年,他顺利考取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迈入高等音乐教育的殿堂。1965年秋,我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毕业,留校工作。阿拉腾奥勒则是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两人在北京相会,有过一次难忘的谈话。话题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色拉西老阿爸,学习和研究民间音乐的问题上来。我们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谈话非常投机。不久,我收到他从天津寄来的一份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蓝色的手抄本,里面是他在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时期的采风记录,包括色拉西、铁钢、扎木苏等民间音乐大师们所演唱、演奏的民歌和乐曲。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手抄本,我时常翻阅,一直将其珍藏到今天。从这一细节中不难发现,阿拉腾奥勒在学习民间音乐方面所下的工夫。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响彻神州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一首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歌曲——《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以其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宽广的音域,完美的结构,内心炽热的激情,不胫而走,响彻神州大地。是年25岁的阿拉腾奥勒创作了这首歌。
蒙古族音乐——尤其是科尔沁草原的传统音乐,具有抒情性、哲理性、英雄性相结合的特点。易于正面歌颂美好事物,塑造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大凡歌颂领袖的优秀歌曲,大都喜欢采用蒙古族科尔沁音乐风格。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赞歌》,以及后来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莫不如此。
阿拉腾奥勒一辈子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自觉突出主旋律,不断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说得少,做得多,以自己的优秀作品,开创出一片天地来。一个热爱人民的作曲家,没有理由不热爱人民创造的音乐。学习和追求蒙古族民间音乐,乃是阿拉腾奥勒毕生养成的良好习惯。他的作品之所以为广大听众喜爱和欢迎,其浓郁的草原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