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张民国二年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入会证书,主人为旅居越南西贡的福建永春籍华侨颜如云。证书作为海外华侨积极参加祖国民主革命的实物见证,对研究越南同盟会的发展、消亡乃至中国革命史,均大有裨益,弥足珍贵。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同年10月,孙中山偕黎仲实、胡毅生、邓慕韩等自日本再次来到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受到大银行家曾锡周、马培生、李竹痴等人的热情接待,在西贡住一二天后,即赴华侨商店和其集居区的堤岸,受到李晓初、李卓峰、刘易初、关唐、李亦愚、颜太恨、潘子东、黄景南等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成立同盟会西贡堤岸分会,这是中国同盟会在南洋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分会。
馆藏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 入会证书介绍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藏一张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入会证书,纸质,纵25.1厘米,横29厘米,有明显折痕,折痕周边稍微破损。证书中间有一长方形花边,花边上方正中为椭圆形国父孙中山半身照,照片两边分别插着青天白日旗(中国国民党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花边四角分别印有“同”“盟”“會”“證”四个繁体字,花边里面为黄色背景,正中分两行印有“同盟会会员之证书”八个篆体白字,从右往左印有五行正文“入會證書 颜如雲君由會員王宗文君紹介入會業經本會許可持此證明”,落款为“中國同盟會僑越西貢支部”,并有签名“丘德祥”字样,时间:“中華民國二年四月廿九日”。证书主人“顏如雲”、介绍人“王宗文”及具体日期均以楷书写成,笔力雄健,在签名及时间处钤一方阳刻篆书朱文印“中國同盟會僑越南西貢支部之印章”。证书右边有“越贡字第1151号”字样,并盖有红色印章(局部)。证书左边呈锯齿状,附有一半编号字迹依稀可辨,并盖有两枚印章(局部),证书明显附有存根。证书背面右上角钤两方朱文印“元年報費納楚越西貢支部印”和“二年報費納楚越西貢支部印”印章。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派员进行 实地调查
该证书系1994年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为筹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广泛征集华侨文物史料时,由永春达埔的林随意、颜济安捐赠的。由于各种原因,我馆对该藏品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2010年5月在永春县各级侨联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得知该证书主人颜如云的配偶尚健在,为加强藏品研究,我馆立即派员实地调查。
颜如云字国隆,又名弼浒,同治十三年(1874)生于永春县达埔镇达德村,系旅居越南西贡的爱国侨胞。据颜如云夫人,88岁的林随意女士介绍,如云长大成人后随同乡到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谋生,先是在堂亲颜国连开办的商店里做工,兢兢业业,积累十几年后独资经营“隆兴布庄”,生意日益兴旺发达,家产颇丰。20世纪初孙中山到越南西贡等地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随着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颜如云受其影响,1913年4月在西贡加入同盟会,后来成为西贡支部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贡献。不仅如此,他还是同乡颜子俊(曾任越南南圻华侨救济总会主席、救国缩食会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介绍人,他除了慷慨捐资支持祖国的革命事业外,后来还密切配合颜子俊发动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支援祖国抗战活动。由于时隔多年,对于丈夫当年的革命经历,林女士回忆不起更多细节,只记得他曾经与孙中山合影留念,但该照片现已不知所踪。解放后土改期间,颜如云因华侨、工商兼地主身份,很多证件、地契及资料被烧毁,只有这张证书幸免于难。
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入会 证书的发现意义
海外华侨纷纷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该证书作为海外华侨积极参加祖国民主革命的實物见证,对研究中国革命史,特别是越南西贡华侨参加同盟会的历史大有裨益,历史价值弥足珍贵。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展迅速,到1908年初,越南已建有8个同盟会分会,依据该证书,可以确定的是仅仅几年时间,西贡同盟会分会已经发展为西贡同盟会支部,会员增加到一千多人,当时的支部负责人为丘德祥。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以及共和实进会等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嗣后同盟会名义虽存,已变为历史的及社会的团体”。1912年10月9日,孙中山致南洋同志书中这样叙述:“同盟会改组政党之后,党势日见发达……近有数政团与同盟会政纲相和,协同并合,定名为国民党……再,国民党本部当然立于中央政府地点,凡分立于各都邑者,称为支部或分部,尊处宜即日改称国民党南洋支部为要”,据这段话可知改组后的同盟会海外支部或分会并未立即更名,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仍沿用旧称,并及时吸收新会员,壮大革命力量。据该证书签署时间是民国二年(1913)4月,可得出在此之前,该支部仍沿用同盟会旧称。根据证书背面报费纳楚盖章,我们看到该会员报费缴纳截至民国二年(1913),可推测民国三年(1914)该组织(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已更名或该会员(颜如云)未继续缴纳费用,我们虽不能由此推断越南西贡同盟会消亡的具体时间,但至少是在1913年4月之后。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同年10月,孙中山偕黎仲实、胡毅生、邓慕韩等自日本再次来到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受到大银行家曾锡周、马培生、李竹痴等人的热情接待,在西贡住一二天后,即赴华侨商店和其集居区的堤岸,受到李晓初、李卓峰、刘易初、关唐、李亦愚、颜太恨、潘子东、黄景南等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成立同盟会西贡堤岸分会,这是中国同盟会在南洋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分会。
馆藏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 入会证书介绍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藏一张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入会证书,纸质,纵25.1厘米,横29厘米,有明显折痕,折痕周边稍微破损。证书中间有一长方形花边,花边上方正中为椭圆形国父孙中山半身照,照片两边分别插着青天白日旗(中国国民党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花边四角分别印有“同”“盟”“會”“證”四个繁体字,花边里面为黄色背景,正中分两行印有“同盟会会员之证书”八个篆体白字,从右往左印有五行正文“入會證書 颜如雲君由會員王宗文君紹介入會業經本會許可持此證明”,落款为“中國同盟會僑越西貢支部”,并有签名“丘德祥”字样,时间:“中華民國二年四月廿九日”。证书主人“顏如雲”、介绍人“王宗文”及具体日期均以楷书写成,笔力雄健,在签名及时间处钤一方阳刻篆书朱文印“中國同盟會僑越南西貢支部之印章”。证书右边有“越贡字第1151号”字样,并盖有红色印章(局部)。证书左边呈锯齿状,附有一半编号字迹依稀可辨,并盖有两枚印章(局部),证书明显附有存根。证书背面右上角钤两方朱文印“元年報費納楚越西貢支部印”和“二年報費納楚越西貢支部印”印章。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派员进行 实地调查
该证书系1994年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为筹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广泛征集华侨文物史料时,由永春达埔的林随意、颜济安捐赠的。由于各种原因,我馆对该藏品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2010年5月在永春县各级侨联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得知该证书主人颜如云的配偶尚健在,为加强藏品研究,我馆立即派员实地调查。
颜如云字国隆,又名弼浒,同治十三年(1874)生于永春县达埔镇达德村,系旅居越南西贡的爱国侨胞。据颜如云夫人,88岁的林随意女士介绍,如云长大成人后随同乡到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谋生,先是在堂亲颜国连开办的商店里做工,兢兢业业,积累十几年后独资经营“隆兴布庄”,生意日益兴旺发达,家产颇丰。20世纪初孙中山到越南西贡等地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随着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颜如云受其影响,1913年4月在西贡加入同盟会,后来成为西贡支部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贡献。不仅如此,他还是同乡颜子俊(曾任越南南圻华侨救济总会主席、救国缩食会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介绍人,他除了慷慨捐资支持祖国的革命事业外,后来还密切配合颜子俊发动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支援祖国抗战活动。由于时隔多年,对于丈夫当年的革命经历,林女士回忆不起更多细节,只记得他曾经与孙中山合影留念,但该照片现已不知所踪。解放后土改期间,颜如云因华侨、工商兼地主身份,很多证件、地契及资料被烧毁,只有这张证书幸免于难。
中国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入会 证书的发现意义
海外华侨纷纷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该证书作为海外华侨积极参加祖国民主革命的實物见证,对研究中国革命史,特别是越南西贡华侨参加同盟会的历史大有裨益,历史价值弥足珍贵。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展迅速,到1908年初,越南已建有8个同盟会分会,依据该证书,可以确定的是仅仅几年时间,西贡同盟会分会已经发展为西贡同盟会支部,会员增加到一千多人,当时的支部负责人为丘德祥。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以及共和实进会等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嗣后同盟会名义虽存,已变为历史的及社会的团体”。1912年10月9日,孙中山致南洋同志书中这样叙述:“同盟会改组政党之后,党势日见发达……近有数政团与同盟会政纲相和,协同并合,定名为国民党……再,国民党本部当然立于中央政府地点,凡分立于各都邑者,称为支部或分部,尊处宜即日改称国民党南洋支部为要”,据这段话可知改组后的同盟会海外支部或分会并未立即更名,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仍沿用旧称,并及时吸收新会员,壮大革命力量。据该证书签署时间是民国二年(1913)4月,可得出在此之前,该支部仍沿用同盟会旧称。根据证书背面报费纳楚盖章,我们看到该会员报费缴纳截至民国二年(1913),可推测民国三年(1914)该组织(同盟会侨越西贡支部)已更名或该会员(颜如云)未继续缴纳费用,我们虽不能由此推断越南西贡同盟会消亡的具体时间,但至少是在1913年4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