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的。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品味作品文化内涵,开展实践文化体验,是在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是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
其实,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有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美术、文字、舞蹈等内容,也有我们听到的音乐等艺术形式,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其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就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习本组课文,学生能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本组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以及“学习园地”,都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针对本组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的主线设计应定为:在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意。其创设手段有: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如教学《孔子拜师》前,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孔子的画像及其名言,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熏陶。又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图画等,让学生领略古代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品味作品文化内涵
走近本组教材,走进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从而使其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情动而辞发,披文而入情。” 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孔子拜师》讲述的故事学生不难理解,但对于文中的“老聃”“孔丘”“仲尼”这些称呼,表面上虽知指谁,但对于为什么这样使用往往不明缘由。这需要教师稍作点拨:“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老子名耳,字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在使用上,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的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要以字相称。”学生了解了这些称呼的使用后,会由衷地佩服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又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学生在品味“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时,进行想像画面的小练笔: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山脉;他的指甲,变成了一片片森林……可见,在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再现出来时,“神奇”这一神话故事特点也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三、开展实践文化体验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如果说本组教材的课文教学要注重语言品味,那“综合性学习”“学习园地”的教学则需注重实践体验。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如:搜集和积累中华传统文化材料;制作剪纸等工艺品;书画、手抄报比赛;演演课本剧;讲讲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民间习俗;十二生肖知识大比拼……在这些活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成果等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
责任编辑 罗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是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
其实,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有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美术、文字、舞蹈等内容,也有我们听到的音乐等艺术形式,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其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就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习本组课文,学生能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本组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以及“学习园地”,都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针对本组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的主线设计应定为:在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意。其创设手段有: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如教学《孔子拜师》前,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孔子的画像及其名言,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熏陶。又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图画等,让学生领略古代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品味作品文化内涵
走近本组教材,走进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从而使其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情动而辞发,披文而入情。” 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孔子拜师》讲述的故事学生不难理解,但对于文中的“老聃”“孔丘”“仲尼”这些称呼,表面上虽知指谁,但对于为什么这样使用往往不明缘由。这需要教师稍作点拨:“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老子名耳,字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在使用上,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的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要以字相称。”学生了解了这些称呼的使用后,会由衷地佩服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又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学生在品味“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时,进行想像画面的小练笔: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山脉;他的指甲,变成了一片片森林……可见,在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再现出来时,“神奇”这一神话故事特点也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三、开展实践文化体验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如果说本组教材的课文教学要注重语言品味,那“综合性学习”“学习园地”的教学则需注重实践体验。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如:搜集和积累中华传统文化材料;制作剪纸等工艺品;书画、手抄报比赛;演演课本剧;讲讲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民间习俗;十二生肖知识大比拼……在这些活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成果等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