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36-02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一)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调查中,我们询问现岗会计人员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违背原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业面临着“诚信危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现状,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单位内部的原因
1.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以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大多只是走走形式,很少实际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因为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所以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二)单位外部的原因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例如,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做假账的两难选择中,有的会计人员会选择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做假账,虽是保全了自身的利益,却又陷入了职业道德之失范。
(三)来自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监督不力,管理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政府监督不力,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另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2.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常使得会计人员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要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呢,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会计人员自身加强建设
思想上,会计人员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心去看待每天经手的金钱。人都是有欲望的,关键是,人生该如何把握这种欲望的“度”,而且要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君子爱财,但是要取之有道,靠自己的本事去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不可以投机取巧。
职业道德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职业道德,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职业道德是无形的,是靠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是一种雷厉风行、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是一尊实事求是、公正执法的形象,是为社会公众所首肯、所赞许的一种精神风貌。
行为规范上,要求会计人员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节俭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创新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和精通业务。节俭是永远的美德,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为企业出谋划策,而且要为企业开源节流,做好领导的好参谋和好助手。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脚踏实地,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不为保身谋利而趋炎附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对未来事物发展规律有科学预见,有超前意识和独创性,知难而进,迎风搏击。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有了这种境界,就会殚精竭虑地为公众服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2年6月发布了《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将职业道德准则细化和可评价化,对CPA如何保持执业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杜绝不规范收费与佣金行为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引导并推动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因地制宜地开展行业诚信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中国会计业必将走向世界,其执业水平和执业作风必将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考文献:
[1]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2] 王光远.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J].财会月刊,2002,(3):3-6.
[3] 张建民,黄呈南.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J].财务与会计,2002,(3):38-39.
[4] 王棣华.试论会计行为规范管理法[J].上海会计,2002,(11):7-9.
[5] 王开田.会计行为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军.走出黑洞——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36-02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一)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调查中,我们询问现岗会计人员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违背原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业面临着“诚信危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现状,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单位内部的原因
1.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以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大多只是走走形式,很少实际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因为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所以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二)单位外部的原因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例如,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做假账的两难选择中,有的会计人员会选择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做假账,虽是保全了自身的利益,却又陷入了职业道德之失范。
(三)来自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监督不力,管理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政府监督不力,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另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2.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常使得会计人员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要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呢,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会计人员自身加强建设
思想上,会计人员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心去看待每天经手的金钱。人都是有欲望的,关键是,人生该如何把握这种欲望的“度”,而且要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君子爱财,但是要取之有道,靠自己的本事去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不可以投机取巧。
职业道德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职业道德,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职业道德是无形的,是靠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是一种雷厉风行、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是一尊实事求是、公正执法的形象,是为社会公众所首肯、所赞许的一种精神风貌。
行为规范上,要求会计人员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节俭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创新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和精通业务。节俭是永远的美德,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为企业出谋划策,而且要为企业开源节流,做好领导的好参谋和好助手。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脚踏实地,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不为保身谋利而趋炎附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对未来事物发展规律有科学预见,有超前意识和独创性,知难而进,迎风搏击。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有了这种境界,就会殚精竭虑地为公众服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2年6月发布了《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将职业道德准则细化和可评价化,对CPA如何保持执业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杜绝不规范收费与佣金行为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引导并推动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因地制宜地开展行业诚信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中国会计业必将走向世界,其执业水平和执业作风必将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考文献:
[1]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2] 王光远.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J].财会月刊,2002,(3):3-6.
[3] 张建民,黄呈南.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J].财务与会计,2002,(3):38-39.
[4] 王棣华.试论会计行为规范管理法[J].上海会计,2002,(11):7-9.
[5] 王开田.会计行为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军.走出黑洞——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