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反观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预习程度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学生的预习。以朗读课文为例,课堂上教师花上很长时间教读生字的字音、读熟词语,再检查学生读通课文,半节课的时间已经用掉了,那些会读书的孩子,早已经失去耐心,他们坐在课堂上百无聊赖,教师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组织课堂教学,可是收效甚微。(2)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尖子生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到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的环节时,能跟上教师讲课节奏的也只是那几个好同学,是他们在支撑门面,其他同学则在下面做小动作,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一声不吭,真是急坏了老师,更别谈什么“有效教学”了。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呢?
  
  一、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效
  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真正把时间让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赢得有效。教师要有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告诉他们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例如:首先要求能读准生字的字音,以及在文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圈出一类生字、二类生字;要能读熟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高年级的同学在预习的时候还可以查找、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上课时,教师只需花少部分时间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一些重点、易混淆的知识给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
  
  二、 教师的课堂指导要有效
  低年级语文课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读书、写字的能力。书读得有感情,字写得工整、美观,那就说明语文课的任务完成了。可是这些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实践。但是,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说得多,学生听得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无效。特别是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反复强调生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与避让,当学生刚刚动笔练习书写时,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于是教师草草收场,将习字册上的写字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失去了课堂的有效监督与良好氛围的熏陶,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差事地将作业写后交给组长。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态度会不端正,书写质量就差。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具体做法是: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照生字表自主识字,时间一到,就检查识字效果。教师指定同学轮流到黑板上看拼音写词语,一次只叫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只写一个词语,而且是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其他同学就坐在位置上观察黑板上的字。例如:“斑马”的“斑”字,一个学生写成了“班马”,老师就引导学生区分这两个字及其用法,斑马身上有斑纹,所以中间是个“文”,并提醒学生“斑”字在书写时是“两边低,中间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准确了解学生学情,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写字时间。实践证明,学生不仅能当堂记住所有生字,而且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少了,书写质量也有了提高。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有些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并不太明晰,读出感情很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特别是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因为它是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外在反映。读好人物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言时,要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突出人物的特点。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这样写道: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教师引导:“临终之时”的人,体力、精力、心情会如何?那该怎样才能读好司马谈临终之言呢?教师运用低沉、缓慢,而又断断续续的语调朗读这句话,学生立即体会到了司马迁要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那是司马迁对父亲的承诺,对事业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对后人的承诺。这为理解下文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几次想轻生,但又忍辱负重活下来,最终完成辉煌巨著《史记》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体验,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学生的质疑要有效
  学贵有疑,一直是读书的一种方法,用精当的问题牵引,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有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验中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读课文的目的性很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紧扣“发愤”二字,直奔文章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 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如何?通过抓疑点抽丝剥茧,启发引导学生从课文本身出发,抓住前后文联系,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受到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忍辱负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贵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可供衡量的指标很多,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做到了有效,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算是有效教学了。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近日去某大医院看病,在大厅里看到这样一条通告:“参保患者违规停止一年医保待遇”,引起笔者注意。细看下文,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
导致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疾病的原因很多,如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孕期母猪营养不良、孕期母猪养殖环境不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差过大、仔猪出生后卫生消毒工作未做好、头
慢性咳嗽的患者大多经过不同医院或医生的治疗,不见好转。慢性咳嗽的病因不同,治疗也就不同。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建议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鉴于此,笔者在本校浓厚的教学
大葱热敷法具有行气通阳、散寒止痛、活络消肿等作用,对于多种常见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宜于家庭中自疗。
我国民间的许多饮食谚语,乃是世代相传的饮食养生经验的结晶,大都有其科学性与实践性。为更好地发挥这些谚语的卫生保健作用,笔者试分类辑录并做出简明分析,旨在能引起人们的重
中老年人不但要吃的均衡合理,还应喝的酣畅有方。这是饮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了高原型藏羊梭菌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希望牧户能够从疫苗、日常管理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着手以降低藏羊梭菌病造成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有效地控制藏羊梭菌病。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吃瓜果时一般习惯将瓜果的表皮丢弃,却不知很多瓜皮果屑都是防治疾病的“良药”,对人体的保健祛病有着良好的功效。
人生在世,各有追求,而生命与健康,是现代人最大的追求。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之间仍存在着某些养生误区。重治病而忽视防病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严重地损害了现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