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反观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预习程度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学生的预习。以朗读课文为例,课堂上教师花上很长时间教读生字的字音、读熟词语,再检查学生读通课文,半节课的时间已经用掉了,那些会读书的孩子,早已经失去耐心,他们坐在课堂上百无聊赖,教师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组织课堂教学,可是收效甚微。(2)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尖子生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到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的环节时,能跟上教师讲课节奏的也只是那几个好同学,是他们在支撑门面,其他同学则在下面做小动作,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一声不吭,真是急坏了老师,更别谈什么“有效教学”了。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呢?
一、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效
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真正把时间让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赢得有效。教师要有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告诉他们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例如:首先要求能读准生字的字音,以及在文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圈出一类生字、二类生字;要能读熟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高年级的同学在预习的时候还可以查找、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上课时,教师只需花少部分时间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一些重点、易混淆的知识给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
二、 教师的课堂指导要有效
低年级语文课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读书、写字的能力。书读得有感情,字写得工整、美观,那就说明语文课的任务完成了。可是这些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实践。但是,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说得多,学生听得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无效。特别是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反复强调生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与避让,当学生刚刚动笔练习书写时,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于是教师草草收场,将习字册上的写字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失去了课堂的有效监督与良好氛围的熏陶,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差事地将作业写后交给组长。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态度会不端正,书写质量就差。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具体做法是: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照生字表自主识字,时间一到,就检查识字效果。教师指定同学轮流到黑板上看拼音写词语,一次只叫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只写一个词语,而且是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其他同学就坐在位置上观察黑板上的字。例如:“斑马”的“斑”字,一个学生写成了“班马”,老师就引导学生区分这两个字及其用法,斑马身上有斑纹,所以中间是个“文”,并提醒学生“斑”字在书写时是“两边低,中间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准确了解学生学情,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写字时间。实践证明,学生不仅能当堂记住所有生字,而且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少了,书写质量也有了提高。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有些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并不太明晰,读出感情很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特别是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因为它是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外在反映。读好人物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言时,要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突出人物的特点。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这样写道: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教师引导:“临终之时”的人,体力、精力、心情会如何?那该怎样才能读好司马谈临终之言呢?教师运用低沉、缓慢,而又断断续续的语调朗读这句话,学生立即体会到了司马迁要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那是司马迁对父亲的承诺,对事业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对后人的承诺。这为理解下文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几次想轻生,但又忍辱负重活下来,最终完成辉煌巨著《史记》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体验,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学生的质疑要有效
学贵有疑,一直是读书的一种方法,用精当的问题牵引,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有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验中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读课文的目的性很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紧扣“发愤”二字,直奔文章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 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如何?通过抓疑点抽丝剥茧,启发引导学生从课文本身出发,抓住前后文联系,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受到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忍辱负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贵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可供衡量的指标很多,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做到了有效,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算是有效教学了。
(责编钟岚)
一、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效
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真正把时间让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赢得有效。教师要有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告诉他们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例如:首先要求能读准生字的字音,以及在文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圈出一类生字、二类生字;要能读熟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高年级的同学在预习的时候还可以查找、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上课时,教师只需花少部分时间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一些重点、易混淆的知识给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
二、 教师的课堂指导要有效
低年级语文课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读书、写字的能力。书读得有感情,字写得工整、美观,那就说明语文课的任务完成了。可是这些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实践。但是,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说得多,学生听得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无效。特别是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反复强调生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与避让,当学生刚刚动笔练习书写时,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于是教师草草收场,将习字册上的写字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失去了课堂的有效监督与良好氛围的熏陶,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差事地将作业写后交给组长。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态度会不端正,书写质量就差。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具体做法是: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照生字表自主识字,时间一到,就检查识字效果。教师指定同学轮流到黑板上看拼音写词语,一次只叫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只写一个词语,而且是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其他同学就坐在位置上观察黑板上的字。例如:“斑马”的“斑”字,一个学生写成了“班马”,老师就引导学生区分这两个字及其用法,斑马身上有斑纹,所以中间是个“文”,并提醒学生“斑”字在书写时是“两边低,中间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准确了解学生学情,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写字时间。实践证明,学生不仅能当堂记住所有生字,而且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少了,书写质量也有了提高。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有些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并不太明晰,读出感情很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特别是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因为它是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外在反映。读好人物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言时,要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突出人物的特点。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这样写道: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教师引导:“临终之时”的人,体力、精力、心情会如何?那该怎样才能读好司马谈临终之言呢?教师运用低沉、缓慢,而又断断续续的语调朗读这句话,学生立即体会到了司马迁要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那是司马迁对父亲的承诺,对事业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对后人的承诺。这为理解下文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几次想轻生,但又忍辱负重活下来,最终完成辉煌巨著《史记》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体验,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学生的质疑要有效
学贵有疑,一直是读书的一种方法,用精当的问题牵引,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有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验中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读课文的目的性很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紧扣“发愤”二字,直奔文章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 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如何?通过抓疑点抽丝剥茧,启发引导学生从课文本身出发,抓住前后文联系,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受到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忍辱负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贵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可供衡量的指标很多,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做到了有效,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算是有效教学了。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