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延安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及现状,以延安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着重探讨了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延安精神的时代性以活化教学内容,运用历史教学法和专题讨论法以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创新之路。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9-0057-05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然而作为高校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却必须面对目前普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不重视甚至厌学的现实挑战。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90后”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功利化倾向。这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思想认识的偏差密切相关。由于过于强调“职业人”的培养,因而格外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修养和水平的提高。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专业课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学,主动学,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却始终停留在古板说教的认知层面,认为这类教育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是“无用”的,表现出普遍性的消极、被动学习状态。
第二,“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最活跃、最深入的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的日趋多样化,引起了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的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思想观念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和便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树立,爱国主义传统、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投身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仰,不断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学科特点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存在差异性。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2013年修订以来,尽管较大幅度精简了文字,并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调整了框架结构,使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明显增强,但教材本身依然难以完全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鲜明的学科特点。加之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进度不一,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手段、水平的差异化,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视教育实效性的大氛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给很多学生留下了“假、大、空”的印象,继而产生了抵触的消极情绪。
面对以上问题和现状,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给思政课带来的沉闷、枯燥、无趣的标签,使学生从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从而注重自身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从单一的“工具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是我们始终在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延安精神是我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旺盛生命力和感召力。延安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2015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考察调研,再次强调了对延安精神的传承。笔者拟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与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完善富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和方法。
二、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延安精神教育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旗帜。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能“大而空”,而要实在可行,使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并与当代中国和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延安精神”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一面旗帜,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这一点,他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①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许多场合都谈到人民、国家、民族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②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共同理想是有层次的。对共产党人而言,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丢失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另一方面,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具体体现,是对未来目标的合理设想和规划。通过将延安精神融入教学,启发学生坚定并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认识到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执着的理想和追求。以踏实勤恳的态度,在每一步兢兢业业的实际学习工作中,既要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把行动落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始终保持理想信念的先进性。 (二)活化教学内容,彰显延安精神教育的时代性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课堂讲授时,应将教材第八章第三节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第二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作为引导学生理解并进一步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延安精神核心的时代切入点,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第一,在理论内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体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延安时期,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自觉地把增进民生福祉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也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④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诠释。第二,在实践形态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体现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全党更应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为了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了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保证。只有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课堂讲授时,应通过将教材第一章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六章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及第八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这一内容充分结合,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转变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让学生理解在当代中国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延安精神的精髓,就是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遵循“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明确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⑤不能再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继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而实现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
通过综合教材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的内容讲解,首先,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回顾党的历史,从上海建党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世纪新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其次,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自身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是今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重要素质,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坚持的创业精神。我们的很多青年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活、学习条件相对优越,大多缺乏艰苦生活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不强。通过课堂上大量案例教学,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理解在今天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为什么着重强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一方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在开放中面向世界,通过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必须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和立足点。实践证明,凡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产业,如航天、核工业,我们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反,则往往受制于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外资、市场、技术、品牌的高度依赖在金融危机中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和潜在威胁。今年2月,习近平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对科研人员说:转方式调结构,首先是创新驱动。我们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的学生应该积极认同并秉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以奋发向上的意志,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挥洒激情,贡献力量,跑赢世界,领先世界。 总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⑥这也启示着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下,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仍然不可或缺。
(三)丰富教学手段,营造延安精神教育的多样化途径
1.历史教学法
延安精神坚持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历史厚重感强。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特别是从中共党史角度感知历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按照延安精神所涉及的教材内容,笔者分门别类地涉及了近代史和党史的环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过程介绍、评价分析,将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功过是非、历史地位等等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上。授课中穿插“延安精神的历史与今天”的小专题,利用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时期不断涌现的诸如先进人物诞辰逝世纪念日、重要事件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在普及党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鲜活的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延安精神,自觉地认识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延安精神,以史带论,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延安精神的认同感、信服感,从而避免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说教。
2.专题教学法
延安精神内容宏阔,涉及面广。在教学实践中,专题式的讨论互动环节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时,可布置诸如“延安精神与依法治国”、“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弘扬延安精神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专题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准备,最后在课上以小组发言的方式进行。此外,针对社会和学生中间存在的延安精神是否过时的一些热点争论,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如“你如何让看待延安精神在当代中国”、“延安精神与我的成长”等主题辩论。这样的教学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等讨论、学习的机会,营造了活跃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他们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延安精神教学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思想、身心都渐趋成熟,他们希望在与社会的真实接触中了解并掌握抽象的课本知识,使理论活化为真正的实践。实践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参观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在参观和实地考察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天津是一个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虽然与延安地域相隔,但在同一个历史时代背景下,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样可以作为延安精神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觉悟社旧址、中共北方局旧址、中共中央地下秘密印刷厂旧址、原军统天津站、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蓟县盘山烈士陵园⑦等爱国主义基地,众多的近现代名人故居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蓬勃发展都可以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的、现实的教材,可利用教学实践学时,分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出发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参观。参观后,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举办实践论文竞赛,或以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在课上进行交流,计入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
这样的教学实践过程,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学生的政治素质需要循序渐进地培育,通过实地参观和教学,可使学生在对前辈革命事迹真实的触摸和了解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第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观察视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外,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可增加课本之外诸如历史、政治、文化等人文领域鲜活的知识积累。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论是实地参观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参观后的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竞赛、制作课件,都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更加自主、自信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②习近平谈人民信仰:人民国家民族要有共同理想信念,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3月2日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④习近平谈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中国新闻网,2014年2月9日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⑥习近平:《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华网,2014年12月15日
⑦刘霞:《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天津学术文库(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责任编辑:王恒)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9-0057-05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然而作为高校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却必须面对目前普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不重视甚至厌学的现实挑战。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90后”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功利化倾向。这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思想认识的偏差密切相关。由于过于强调“职业人”的培养,因而格外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修养和水平的提高。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专业课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学,主动学,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却始终停留在古板说教的认知层面,认为这类教育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是“无用”的,表现出普遍性的消极、被动学习状态。
第二,“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最活跃、最深入的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的日趋多样化,引起了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的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思想观念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和便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树立,爱国主义传统、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投身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仰,不断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学科特点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存在差异性。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2013年修订以来,尽管较大幅度精简了文字,并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调整了框架结构,使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明显增强,但教材本身依然难以完全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鲜明的学科特点。加之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进度不一,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手段、水平的差异化,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视教育实效性的大氛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给很多学生留下了“假、大、空”的印象,继而产生了抵触的消极情绪。
面对以上问题和现状,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给思政课带来的沉闷、枯燥、无趣的标签,使学生从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从而注重自身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从单一的“工具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是我们始终在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延安精神是我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旺盛生命力和感召力。延安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2015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考察调研,再次强调了对延安精神的传承。笔者拟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与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完善富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和方法。
二、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延安精神教育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旗帜。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能“大而空”,而要实在可行,使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并与当代中国和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延安精神”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一面旗帜,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这一点,他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①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许多场合都谈到人民、国家、民族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②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共同理想是有层次的。对共产党人而言,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丢失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另一方面,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具体体现,是对未来目标的合理设想和规划。通过将延安精神融入教学,启发学生坚定并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认识到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执着的理想和追求。以踏实勤恳的态度,在每一步兢兢业业的实际学习工作中,既要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把行动落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始终保持理想信念的先进性。 (二)活化教学内容,彰显延安精神教育的时代性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课堂讲授时,应将教材第八章第三节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第二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作为引导学生理解并进一步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延安精神核心的时代切入点,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第一,在理论内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体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延安时期,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自觉地把增进民生福祉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也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④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诠释。第二,在实践形态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体现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全党更应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为了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了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保证。只有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课堂讲授时,应通过将教材第一章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六章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及第八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这一内容充分结合,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转变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让学生理解在当代中国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延安精神的精髓,就是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遵循“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明确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⑤不能再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继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而实现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
通过综合教材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的内容讲解,首先,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回顾党的历史,从上海建党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世纪新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其次,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自身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是今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重要素质,更是我们今天必须坚持的创业精神。我们的很多青年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活、学习条件相对优越,大多缺乏艰苦生活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不强。通过课堂上大量案例教学,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理解在今天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为什么着重强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一方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在开放中面向世界,通过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必须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和立足点。实践证明,凡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产业,如航天、核工业,我们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反,则往往受制于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外资、市场、技术、品牌的高度依赖在金融危机中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和潜在威胁。今年2月,习近平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对科研人员说:转方式调结构,首先是创新驱动。我们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的学生应该积极认同并秉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以奋发向上的意志,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挥洒激情,贡献力量,跑赢世界,领先世界。 总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⑥这也启示着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下,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仍然不可或缺。
(三)丰富教学手段,营造延安精神教育的多样化途径
1.历史教学法
延安精神坚持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历史厚重感强。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特别是从中共党史角度感知历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按照延安精神所涉及的教材内容,笔者分门别类地涉及了近代史和党史的环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过程介绍、评价分析,将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功过是非、历史地位等等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上。授课中穿插“延安精神的历史与今天”的小专题,利用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时期不断涌现的诸如先进人物诞辰逝世纪念日、重要事件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在普及党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鲜活的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延安精神,自觉地认识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延安精神,以史带论,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延安精神的认同感、信服感,从而避免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说教。
2.专题教学法
延安精神内容宏阔,涉及面广。在教学实践中,专题式的讨论互动环节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时,可布置诸如“延安精神与依法治国”、“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弘扬延安精神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专题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准备,最后在课上以小组发言的方式进行。此外,针对社会和学生中间存在的延安精神是否过时的一些热点争论,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如“你如何让看待延安精神在当代中国”、“延安精神与我的成长”等主题辩论。这样的教学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等讨论、学习的机会,营造了活跃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他们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延安精神教学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思想、身心都渐趋成熟,他们希望在与社会的真实接触中了解并掌握抽象的课本知识,使理论活化为真正的实践。实践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参观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在参观和实地考察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天津是一个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虽然与延安地域相隔,但在同一个历史时代背景下,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样可以作为延安精神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觉悟社旧址、中共北方局旧址、中共中央地下秘密印刷厂旧址、原军统天津站、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蓟县盘山烈士陵园⑦等爱国主义基地,众多的近现代名人故居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蓬勃发展都可以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的、现实的教材,可利用教学实践学时,分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出发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参观。参观后,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举办实践论文竞赛,或以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在课上进行交流,计入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
这样的教学实践过程,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学生的政治素质需要循序渐进地培育,通过实地参观和教学,可使学生在对前辈革命事迹真实的触摸和了解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第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观察视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外,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可增加课本之外诸如历史、政治、文化等人文领域鲜活的知识积累。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论是实地参观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参观后的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竞赛、制作课件,都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更加自主、自信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②习近平谈人民信仰:人民国家民族要有共同理想信念,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3月2日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④习近平谈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中国新闻网,2014年2月9日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⑥习近平:《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华网,2014年12月15日
⑦刘霞:《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天津学术文库(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