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时达,西藏地区首家民营国际旅行社第三极国旅董事长兼总经理,从事旅游行业十余年。从05年开始大量网罗策划公司、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和计算机软件公司等行业相关高素质人才,致力于旅游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力求推动旅游产品商品化,专业化,推动中国各种形态的旅游从业公司的重新定位与整合。公司主打品牌为“西藏印象”,由此引发的行业震动被称为“西藏印象现象”。
中国的旅行社,至今基本保持着传统的运作方式,旅行社自身定位不准确,旅行社与协作单位的关系也并不很密切,对于交通部门的旅行商业服务企业来说,旅行社并不是一个必要的销售环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旅行社也不是出游时必然的选择,这一切决定了旅行社占领旅游市场的尴尬地位,与西方旅行社所具有的高效运营能力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
中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营销手段不断更新和加强,竞争愈演愈烈,利润越来越薄,游客的旅游成本越来越低。但实际情况是:本应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旅行社,能够吸引游客的唯一标准只剩下了价格,所有的竞争几乎只围绕价格层面展开,游客能享受到的服务,只剩下了低廉的房餐车组合,如此低的行业门槛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分一杯羹,许多以“一张桌子一个人”形式专业从事倒卖的旅游公司也由此产生。本已非常微薄的行业利润,支撑着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已没有更多的力量来支撑起服务的质量,经不起风吹草动,最终反应在游客上,游客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也越来越低。
由此,国内旅行社应该如何准确定位自己在旅游中所处的位置与环节,规范正确的行业操作运营模式,严格旅游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界定,研发、推广市场接受的具有真正内涵的旅游产品,是摆在国内旅行社面前的当务之急。
旅行社分为组团和地接两大板块,都叫做旅行社,但是无论从其职能和工作流程来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公司,地接社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商和生产商,组团社则是销售商,实际的流程是,由地接社供货,组团社卖给消费者。
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组团社,现在正力图将自己所卖的所有产品冠一相同的名称,如XX旅行社之丽江之旅,海南之旅等等,看似一个品牌,实际上无任何相似内容。冠以相同品牌名称的旅游产品的地接依旧由良莠不齐当地旅行社生产着,然后销售商贴上统一的商标,告诉客人,这是我们的产品,你不会被转卖,你全程享用的是我们的服务,然后告诉地接社,你要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这是一种完全本末倒置的关系,事实上,从游客到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天起,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就象国美里只有国美牌电视,国美牌冰箱,一种自欺人的做法。但这也实属组团社的无奈之举,市面上没有高质可信的值得推广的产品,我这样做,把我自身推向前台,还算一定程度的负责任。
因此,地接社如何生产出有自己产品特征的产品,进行包装推广让顾客识别,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第三极国旅就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商,找准定位后的第三极经营理念很明确: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组建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和服务与质量管理团队,敢于在所有的产品上都贴上自己的标签,对自己提供产品的质量承担责任。从05年开始,全新打造的以“西藏印象”为主打品牌的第三极产品开始进入旅游业,从内涵到外延都完全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旅游产品一经推出就在行业里引发了一场震动,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开始冲击中国旅游业的固有思路。大量的地接社开始对自己的经营理念重新定位。
其实,地接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只要产品定位得当、推广有力,摆上国内各乃至国际各大组团社的货架面向全球销售,市场还小吗?组团社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旅游产品的销售商,我负责采购我认为质量过关的产品,放在我的货架上,供消费者自己选择,我会叫顾客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所购产品的服务内容,切实地保护自己,你在我的货架上选购的物品,我们完全提供质量保障,我们还会帮助你维护自己的权宜。由此,中国旅游重拾消费者信心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中国的旅行社,至今基本保持着传统的运作方式,旅行社自身定位不准确,旅行社与协作单位的关系也并不很密切,对于交通部门的旅行商业服务企业来说,旅行社并不是一个必要的销售环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旅行社也不是出游时必然的选择,这一切决定了旅行社占领旅游市场的尴尬地位,与西方旅行社所具有的高效运营能力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
中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营销手段不断更新和加强,竞争愈演愈烈,利润越来越薄,游客的旅游成本越来越低。但实际情况是:本应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旅行社,能够吸引游客的唯一标准只剩下了价格,所有的竞争几乎只围绕价格层面展开,游客能享受到的服务,只剩下了低廉的房餐车组合,如此低的行业门槛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分一杯羹,许多以“一张桌子一个人”形式专业从事倒卖的旅游公司也由此产生。本已非常微薄的行业利润,支撑着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已没有更多的力量来支撑起服务的质量,经不起风吹草动,最终反应在游客上,游客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也越来越低。
由此,国内旅行社应该如何准确定位自己在旅游中所处的位置与环节,规范正确的行业操作运营模式,严格旅游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界定,研发、推广市场接受的具有真正内涵的旅游产品,是摆在国内旅行社面前的当务之急。
旅行社分为组团和地接两大板块,都叫做旅行社,但是无论从其职能和工作流程来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公司,地接社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商和生产商,组团社则是销售商,实际的流程是,由地接社供货,组团社卖给消费者。
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组团社,现在正力图将自己所卖的所有产品冠一相同的名称,如XX旅行社之丽江之旅,海南之旅等等,看似一个品牌,实际上无任何相似内容。冠以相同品牌名称的旅游产品的地接依旧由良莠不齐当地旅行社生产着,然后销售商贴上统一的商标,告诉客人,这是我们的产品,你不会被转卖,你全程享用的是我们的服务,然后告诉地接社,你要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这是一种完全本末倒置的关系,事实上,从游客到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天起,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就象国美里只有国美牌电视,国美牌冰箱,一种自欺人的做法。但这也实属组团社的无奈之举,市面上没有高质可信的值得推广的产品,我这样做,把我自身推向前台,还算一定程度的负责任。
因此,地接社如何生产出有自己产品特征的产品,进行包装推广让顾客识别,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第三极国旅就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商,找准定位后的第三极经营理念很明确: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组建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和服务与质量管理团队,敢于在所有的产品上都贴上自己的标签,对自己提供产品的质量承担责任。从05年开始,全新打造的以“西藏印象”为主打品牌的第三极产品开始进入旅游业,从内涵到外延都完全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旅游产品一经推出就在行业里引发了一场震动,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开始冲击中国旅游业的固有思路。大量的地接社开始对自己的经营理念重新定位。
其实,地接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只要产品定位得当、推广有力,摆上国内各乃至国际各大组团社的货架面向全球销售,市场还小吗?组团社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旅游产品的销售商,我负责采购我认为质量过关的产品,放在我的货架上,供消费者自己选择,我会叫顾客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所购产品的服务内容,切实地保护自己,你在我的货架上选购的物品,我们完全提供质量保障,我们还会帮助你维护自己的权宜。由此,中国旅游重拾消费者信心的那一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