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安微博信息在网络中的扩散可以反映出某些公安工作为中心的敏感事件的发展阶段和人们的关注度。本文借鉴流行病学传染模型建立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并得出预测与管控其信息扩散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公安微博;传染模型;信息扩散规律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3年度政法微博报告》显示,目前公安微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作为政务微博的生力军,公安微博在地域覆盖度上和行政级别分布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厅局级、省部级公安微博的逐渐开通,不仅体现了高层领导重视自媒体舆论场这块宝地,还有助于高层公安机构打造形式灵活多样、直观立体的新形象。公安微博能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和它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公安微博的特点
(一)警务活动公开性。公安微博通过微博宣传,使警务活动公开透明,通过与网民的积极互动,搜集民情民意,助力公安工作。公安微博还通过发布“微博通缉令”、“微博悬赏”来征集线索打击犯罪,这些信息会被所有关注的“粉丝”们看到,如果他们对信息的内容添加评论或点击“转发”,那么关注“粉丝”的人也在瞬间实时接收到了信息,以此类推,随着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多,微博信息也就完成了从人际传播向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扩散,使信息在传播的广度、宽度、深度上得以拓展。
(二)舆论引导及时性。公安微博及时客观地披露事件的真相,有效地引导舆论,对成功地化解危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有重要作用。公安微博在引导舆论时,一是要坚持“24黄金法则”,即第一时间播报。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话”,向网民传达信息视;二是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这样既能稳定民众情绪,又表明了对网民的尊重和重视,同时也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二、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安微博平台的建立,并对微博上敏感信息的监控,掌握敏感信息下阶段的扩散规律,公安部门可以收集并利用好微博上的各种信息,有效地对社会不稳定因素展开动态的预防和预测,为公安部门的各项决策服务。同时,公安边防部门还可以及时披露事件真相,有效地引导舆论,防止敏感信息的扩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信息影响力评估,发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漏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
本文以公安微博参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构建了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借用流行病学传染模型中的接触数σ——群体性突发事件恶性发展的阀值,通过分析σ、x(t)和x0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出某一公共事件中下一个t时间段内公安微博信息扩散的规律,并得出相关结论,即通过舆情引导来控制和降低σ,使其小于1,有利于公安部门对公共事件的控制和管理。
(一)基本假设。假设每天每个参与者,通过微博信息传播使未参与者卷入公共事件的平均人数是常数k;参与者在一个t时间段可能通过沟通和劝说等方式,退出事件微博信息的扩散;假设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和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的层次划分对微博信息扩散没有影响;假设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和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的地域分布对微博信息扩散没有影响。
(二)符号说明。x(t):表示在一个t时间段内已被获知微博信息,并且能向外传播微博信息的人,即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在社会人群体中所占比例;y(t):表示在一个t时间段内可能获知微博信息并且能向外传播微博的人,即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在社会人群体中所占比例;μ:表示通过沟通和劝说,退出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占参与者总数的比例;Nx(t):表示某一事件发生后,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数目;ky(t):表示参与者在一个t时间段内,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参与微博信息扩散的人数;σ:表示接触数,即在一个t时间段每个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
(三)模型建立。根据上述假设,每个公共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每天可通过微博信息扩散使ky(t)个未参与公共事件的人参与公共事件,因为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数目为Nx(t),所以每天共有kNx(t)、y(t)个可能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信息的扩散中来,同时退出的人数为μNx(t)、y(t)。因此,kNx(t)、y(t)、μNx(t)、y(t)就是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Ni(t)的增加率。设初始时刻(t=0)参与者的比例为x0,则
当σ>1时x(t)的增减性取决于x0的大小,即事件能否平息取决于某一事件的规模大小。
第一种情况,当σ>1,x0<1-(1/σ)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0<1-(1/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以后的时间里,随着事件的发展和人们的关注变化,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随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最终接近1-(1-σ)。
第二种情况,当σ>1,x0>1-(1/σ)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0>1-(1/σ),即事件本身规模比较大,起始时微博信息扩散比较快。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事件的妥善处理和人们关注度的降低,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随时间逐渐减少,最后接近与1-(1-σ)。(因为σ>1,所以1-(1-σ)≠0,最后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并不等于0。)
第三種情况,当σ≤1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t)越来越小,最终变为零,即公共事件的微博信息扩散终止。这是由于有关部门或组织通过沟通和处理事件,控制了网络舆情的传播,使微博信息扩散的未参与者明白了时间的真相,自己的利益能会得到保障,不会受到威胁,所以接触网络舆情并通过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参与公共事件的人数不超过原来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的缘故,最后公共事件被解决,微博信息的扩散得到了平息。
(四)总结。通过对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当某一公众事件发生后,要采取各种措施使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的接触数σ<1。结合本模型,我们提出两点建议来应对公共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的预测与管控。第一,公安部门要快速及时的疏通网络微博信息,清理各种网络平台,使每天因接触到事件微博信息而卷入事件信息扩散的人数减少,即使k值变小;第二,公安部门要通过微博平台及时和民众沟通,使每天退出微博信息扩散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μ增大,也就有力控制了σ<1。只要接触数小于1,事件参与者的比例x(t)越来越小,最终变为零,即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终止。如果处理不利,没有及时快速的处理和疏通网络舆情,就有可能使σ>1,导致增加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甚至使事件扩散失去控制,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结束语
只有尽力克服其传播层面的局限性,提升民警网络素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建立长效建设机制,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一新的信息平台,来为公安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支撑,并使其成为搞好公安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
参考文献:
[1] 廖建春.公安微博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55-57.
[2] 曹凤.公安情报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5-18.
[3] 孙永祥,刘依.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J].公安学刊,2012,23(3):9-11.
关键词:公安微博;传染模型;信息扩散规律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3年度政法微博报告》显示,目前公安微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作为政务微博的生力军,公安微博在地域覆盖度上和行政级别分布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厅局级、省部级公安微博的逐渐开通,不仅体现了高层领导重视自媒体舆论场这块宝地,还有助于高层公安机构打造形式灵活多样、直观立体的新形象。公安微博能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和它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公安微博的特点
(一)警务活动公开性。公安微博通过微博宣传,使警务活动公开透明,通过与网民的积极互动,搜集民情民意,助力公安工作。公安微博还通过发布“微博通缉令”、“微博悬赏”来征集线索打击犯罪,这些信息会被所有关注的“粉丝”们看到,如果他们对信息的内容添加评论或点击“转发”,那么关注“粉丝”的人也在瞬间实时接收到了信息,以此类推,随着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多,微博信息也就完成了从人际传播向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扩散,使信息在传播的广度、宽度、深度上得以拓展。
(二)舆论引导及时性。公安微博及时客观地披露事件的真相,有效地引导舆论,对成功地化解危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有重要作用。公安微博在引导舆论时,一是要坚持“24黄金法则”,即第一时间播报。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话”,向网民传达信息视;二是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这样既能稳定民众情绪,又表明了对网民的尊重和重视,同时也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二、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安微博平台的建立,并对微博上敏感信息的监控,掌握敏感信息下阶段的扩散规律,公安部门可以收集并利用好微博上的各种信息,有效地对社会不稳定因素展开动态的预防和预测,为公安部门的各项决策服务。同时,公安边防部门还可以及时披露事件真相,有效地引导舆论,防止敏感信息的扩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信息影响力评估,发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漏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
本文以公安微博参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构建了公安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借用流行病学传染模型中的接触数σ——群体性突发事件恶性发展的阀值,通过分析σ、x(t)和x0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出某一公共事件中下一个t时间段内公安微博信息扩散的规律,并得出相关结论,即通过舆情引导来控制和降低σ,使其小于1,有利于公安部门对公共事件的控制和管理。
(一)基本假设。假设每天每个参与者,通过微博信息传播使未参与者卷入公共事件的平均人数是常数k;参与者在一个t时间段可能通过沟通和劝说等方式,退出事件微博信息的扩散;假设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和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的层次划分对微博信息扩散没有影响;假设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和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的地域分布对微博信息扩散没有影响。
(二)符号说明。x(t):表示在一个t时间段内已被获知微博信息,并且能向外传播微博信息的人,即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在社会人群体中所占比例;y(t):表示在一个t时间段内可能获知微博信息并且能向外传播微博的人,即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在社会人群体中所占比例;μ:表示通过沟通和劝说,退出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占参与者总数的比例;Nx(t):表示某一事件发生后,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数目;ky(t):表示参与者在一个t时间段内,微博信息扩散未参与者参与微博信息扩散的人数;σ:表示接触数,即在一个t时间段每个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
(三)模型建立。根据上述假设,每个公共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每天可通过微博信息扩散使ky(t)个未参与公共事件的人参与公共事件,因为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数目为Nx(t),所以每天共有kNx(t)、y(t)个可能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信息的扩散中来,同时退出的人数为μNx(t)、y(t)。因此,kNx(t)、y(t)、μNx(t)、y(t)就是微博信息扩散参与者的Ni(t)的增加率。设初始时刻(t=0)参与者的比例为x0,则
当σ>1时x(t)的增减性取决于x0的大小,即事件能否平息取决于某一事件的规模大小。
第一种情况,当σ>1,x0<1-(1/σ)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0<1-(1/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以后的时间里,随着事件的发展和人们的关注变化,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随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最终接近1-(1-σ)。
第二种情况,当σ>1,x0>1-(1/σ)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0>1-(1/σ),即事件本身规模比较大,起始时微博信息扩散比较快。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事件的妥善处理和人们关注度的降低,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随时间逐渐减少,最后接近与1-(1-σ)。(因为σ>1,所以1-(1-σ)≠0,最后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并不等于0。)
第三種情况,当σ≤1时,x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比例x(t)越来越小,最终变为零,即公共事件的微博信息扩散终止。这是由于有关部门或组织通过沟通和处理事件,控制了网络舆情的传播,使微博信息扩散的未参与者明白了时间的真相,自己的利益能会得到保障,不会受到威胁,所以接触网络舆情并通过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参与公共事件的人数不超过原来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的缘故,最后公共事件被解决,微博信息的扩散得到了平息。
(四)总结。通过对微博信息扩散规律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当某一公众事件发生后,要采取各种措施使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的接触数σ<1。结合本模型,我们提出两点建议来应对公共事件中微博信息扩散的预测与管控。第一,公安部门要快速及时的疏通网络微博信息,清理各种网络平台,使每天因接触到事件微博信息而卷入事件信息扩散的人数减少,即使k值变小;第二,公安部门要通过微博平台及时和民众沟通,使每天退出微博信息扩散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μ增大,也就有力控制了σ<1。只要接触数小于1,事件参与者的比例x(t)越来越小,最终变为零,即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终止。如果处理不利,没有及时快速的处理和疏通网络舆情,就有可能使σ>1,导致增加事件微博信息扩散的参与者,甚至使事件扩散失去控制,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结束语
只有尽力克服其传播层面的局限性,提升民警网络素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建立长效建设机制,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一新的信息平台,来为公安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支撑,并使其成为搞好公安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
参考文献:
[1] 廖建春.公安微博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55-57.
[2] 曹凤.公安情报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5-18.
[3] 孙永祥,刘依.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J].公安学刊,2012,2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