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以渔”,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借助字典、词典进行自学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本字典或词典,因为学会查字典、词典是小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自学应该掌握的首要手段。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欲。因此,在一年级就要培养他们主动翻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学拼音“b”,我先指导学生在字典上找到音节表,看看与“b”组成的音节有哪些,再读一读,与“ba”同音的字有几个……通过查阅字典,不少学生还学会了“八…‘吧”“把”“巴”“疤”等字。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新字、新词告诉家人、伙伴,同时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产生成就感,促使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学生学习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要注意求稳、求慢。一段时间后,学生学会了利用字典、词典学拼音查字,老师的教学就轻松了。小学生掌握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这就得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例如,学生学会了音序查字法后,为了让学生尽快、尽量地多识字,就要教会他们部首查字法,用好字典、词典这个识字工具。比如教到部首“氵”时,让学生在字典里找到带“氵”的字:如江、汁、洗、池、汉、汗……然后比赛看看谁认识的字、词最多,鼓励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多向字典求助。学生会用字典后:在教学中遇到生字词时,老师不要急于讲解,先让学生动手查阅字典,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生字的字形结构、含义等都会比老师单一地讲解要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养成了勤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利用学习参考资料进行自学
所谓学习参考资料,就是课程的参考、辅助读物等,其目的是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书,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加以充实、延伸,从而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扎实地学到手。通过这样的自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古诗时,我先让学生查阅参考书《古诗文对照注译》,再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利用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我再适当地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了。这就要求老师传授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划重点,标疑问,带着难题、疑问,借助参考书探讨,求得答案,解开疑窦,有所发现。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诗意最难理解,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诗,划出重点字词,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早发”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朝辞”“江陵”“还…‘猿声…‘万重山”“轻舟”等是什么意思?此时,诗人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问题提出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借助《古诗文对照注译》;对照书中注释,自己寻找答案,理解诗意。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老师也教得轻松。
三、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学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快捷性、应用性、形象性来设计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自学能力。网络资源作为一种媒介,能提供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在内的多种信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老师在精心设计与安排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全自主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查阅资料后,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常常有许多在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没有发表出来的意见,可以在网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利用腾讯QQ、校园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老师、同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例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浏览、查阅、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观看有关的音像视频,下载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自学和导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学生拓展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又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网络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锻炼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把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掌握了利用字典、词典,查阅参考资料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学习的方法,犹如有了一位陪读的老师,能有效地提高自学能力。
一、借助字典、词典进行自学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本字典或词典,因为学会查字典、词典是小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自学应该掌握的首要手段。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欲。因此,在一年级就要培养他们主动翻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学拼音“b”,我先指导学生在字典上找到音节表,看看与“b”组成的音节有哪些,再读一读,与“ba”同音的字有几个……通过查阅字典,不少学生还学会了“八…‘吧”“把”“巴”“疤”等字。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新字、新词告诉家人、伙伴,同时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产生成就感,促使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学生学习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要注意求稳、求慢。一段时间后,学生学会了利用字典、词典学拼音查字,老师的教学就轻松了。小学生掌握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这就得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例如,学生学会了音序查字法后,为了让学生尽快、尽量地多识字,就要教会他们部首查字法,用好字典、词典这个识字工具。比如教到部首“氵”时,让学生在字典里找到带“氵”的字:如江、汁、洗、池、汉、汗……然后比赛看看谁认识的字、词最多,鼓励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多向字典求助。学生会用字典后:在教学中遇到生字词时,老师不要急于讲解,先让学生动手查阅字典,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生字的字形结构、含义等都会比老师单一地讲解要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养成了勤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利用学习参考资料进行自学
所谓学习参考资料,就是课程的参考、辅助读物等,其目的是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书,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加以充实、延伸,从而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扎实地学到手。通过这样的自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古诗时,我先让学生查阅参考书《古诗文对照注译》,再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利用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我再适当地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了。这就要求老师传授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划重点,标疑问,带着难题、疑问,借助参考书探讨,求得答案,解开疑窦,有所发现。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诗意最难理解,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诗,划出重点字词,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早发”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朝辞”“江陵”“还…‘猿声…‘万重山”“轻舟”等是什么意思?此时,诗人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问题提出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借助《古诗文对照注译》;对照书中注释,自己寻找答案,理解诗意。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老师也教得轻松。
三、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学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快捷性、应用性、形象性来设计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自学能力。网络资源作为一种媒介,能提供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在内的多种信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老师在精心设计与安排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全自主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查阅资料后,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常常有许多在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没有发表出来的意见,可以在网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利用腾讯QQ、校园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老师、同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例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浏览、查阅、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观看有关的音像视频,下载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自学和导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学生拓展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又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网络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锻炼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把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掌握了利用字典、词典,查阅参考资料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学习的方法,犹如有了一位陪读的老师,能有效地提高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