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学者如何曲解了康德的目的公式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以H·J·帕通与约翰·罗尔斯为典型代表的英美学者,曲解了康德的定言命令理论,特别是他的FE(目的公式)。帕通与罗尔斯混淆了康德的FUL(普遍法则公式)与FLN(自然法则公式),同时认为FE只是一条附属性的公式。然而,本文将证明定言命令公式一共有四条,FE必须联合到FLN的应用之中,进而限制我们对FLN的理解。本文还通过一个简单的词源学考证,证明了“人格中的人性”无非就是实存于我们身上的纯粹实践理性,它是定言命令唯一可能的规定根据。这种诠释方案将更加符合康德的意图,也
其他文献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教师通过研课,从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出发,在资料的呈现上进行了简化与变化,并运用同类课文的比较和深度学习,加深了学生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史、文化史的资料。本文试图通过《诗经》来考查一下周代社会占卜的情况。 上古的人们受认识水平所限,对于自然界风云
期刊
互联网是一种高速、高效的社会交流工具,其功能完全取决于社会需求。由于社会并没有简单到只是买东西或卖东西,电子商务也应该只是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层面。但为什么网站们目前
<正>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与创新日益受到组织的重视。而在学术界,创新也已成为管理学研究中的又一轮热门研究话题。明晰企业中员工的创新行为的产生机制,无论是在管理学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十分重要。本研究将组织支持作为自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将主动性人格作为调节变量,将员工创新行为作为因变量搭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结合社会交换理论、自我验证理论等理论,提出了 6个假设。通过对253份有效问卷
在车床上加工工件时,如轴向定位不准确,不但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注重分析了产生定位不准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车床夹具的改进方案,通过比较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信息技术课程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与此同时,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却未得到预期的提高,值得学科教师进一步思考。本文试图通过
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BIM软件的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推进教学方式创新、构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平台、构建培养机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