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提法是语文教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积蓄语文学习的后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持续提高。具体阐述如下:
一、抓好配套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加湿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我主要采取了:1.延伸阅读,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主动探究的深入。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中某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查找相关的课内外读物,进行探究学习,最后归纳总结,交流探讨。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的说明文,单元主题是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文后,教师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定向阅读自读课本,如《海水里的宝藏》、《水的怪脾气》、《地图的魔术》等科学小品文,进一步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热情。2.自由阅读,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有创意、多角度的阅读,有效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在阅读活动中,我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格言》、《哲理》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这种阅读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二、开展语文欣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教学中,不能脱离阅读去搞所谓单纯的审美,而应当把审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阅读训练中,将其定位为“语文阅读欣赏课”,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凸显“阅读”与“欣赏”这两个关键词,单纯的阅读往往会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无法深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而语文欣赏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例如,在进行阅读欣赏课《春》的语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这个词语的理解,然后说一些和“春”有关的词语、成语、谚语、歌曲等,接着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生机盎然,再让学生由古至今欣赏一些古诗词、语言片段、经典文章,播放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感悟春天,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一步步地深入,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体会和欣赏,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热爱春天的情感得到了陶冶。
三、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尽力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用心感悟,自主探索。这样,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而是丰富的语文素养。这其中,动笔去写是我尤为提倡的。如在习作《父爱如山》的练习中,我引导学生去收集父亲的材料,回忆最让他们感动的父爱事件,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父亲的感激。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情节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他们对父亲的爱,心中泛起的感动与懊悔,都流露于笔端,我真切地感触到学生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写,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了进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四、组织综合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倡导。”
例如,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我表现,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我爱我家”、“长大了的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全班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学生们一致让父母亲做自己的见证人,此项活动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活动,如征文大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语文摘抄剪贴交流、读书交流会、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辩论赛、参加校内文学社团、板报评比等等,都能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求教师真正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凸显生本理念,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新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一、抓好配套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加湿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我主要采取了:1.延伸阅读,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主动探究的深入。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中某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查找相关的课内外读物,进行探究学习,最后归纳总结,交流探讨。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的说明文,单元主题是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文后,教师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定向阅读自读课本,如《海水里的宝藏》、《水的怪脾气》、《地图的魔术》等科学小品文,进一步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热情。2.自由阅读,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有创意、多角度的阅读,有效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在阅读活动中,我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格言》、《哲理》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这种阅读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二、开展语文欣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教学中,不能脱离阅读去搞所谓单纯的审美,而应当把审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阅读训练中,将其定位为“语文阅读欣赏课”,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凸显“阅读”与“欣赏”这两个关键词,单纯的阅读往往会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无法深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而语文欣赏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例如,在进行阅读欣赏课《春》的语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这个词语的理解,然后说一些和“春”有关的词语、成语、谚语、歌曲等,接着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生机盎然,再让学生由古至今欣赏一些古诗词、语言片段、经典文章,播放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感悟春天,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一步步地深入,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体会和欣赏,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热爱春天的情感得到了陶冶。
三、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尽力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用心感悟,自主探索。这样,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而是丰富的语文素养。这其中,动笔去写是我尤为提倡的。如在习作《父爱如山》的练习中,我引导学生去收集父亲的材料,回忆最让他们感动的父爱事件,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父亲的感激。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情节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他们对父亲的爱,心中泛起的感动与懊悔,都流露于笔端,我真切地感触到学生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写,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了进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四、组织综合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倡导。”
例如,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我表现,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我爱我家”、“长大了的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全班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学生们一致让父母亲做自己的见证人,此项活动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活动,如征文大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语文摘抄剪贴交流、读书交流会、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辩论赛、参加校内文学社团、板报评比等等,都能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求教师真正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凸显生本理念,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新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