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生物胺指标评价鱼肉腐败进程的可能性及其安全范围,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冷藏罗非鱼片贮藏过程的生物胺变化,用以判断鱼片的腐败进程。结果表明:新鲜鱼片初始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
: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l007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生物胺指标评价鱼肉腐败进程的可能性及其安全范围,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冷藏罗非鱼片贮藏过程的生物胺变化,用以判断鱼片的腐败进程。结果表明:新鲜鱼片初始单胺和多胺总量较高,二胺总量很低。贮藏过程中单胺和多胺波动变化并呈下降趋势,尸胺、腐胺含量快速增加成为主要生物胺。含有尸胺+腐胺的二胺、生物胺指数、总生物胺等指标与其两者增长趋势相似。相关分析表明尸胺、腐胺、二胺、生物胺指数、总生物胺与贮藏时间、微生物数量和氨基态氮具有高度相关性。经回归分析表明假单胞菌、肠杆菌的增长与尸胺、腐胺具有重要的对应关系。尸胺、腐胺和二胺可简便有效评价鱼片腐败进程;但综合考虑组胺和酪胺的毒性,则生物胺指数(BAI)更适用,冷藏罗非鱼片生物胺指数的初步判别范围为:<20mg/kg,新鲜;20~40mg/kg,可接受;>40mg/kg,腐败。该研究为冷藏罗非鱼片生物胺的限量标准提供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脱膜作业是残膜回收的重要环节,现有机型脱膜装置存在可靠性低、脱不净等缺点,针对此问题,结合SMS-1500型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脱膜叶片的顺向
为研究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对小桐子生长调控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4种水分处理模式(灌水定额分别为T1处理:10mm;T2处理:20mm;T3处理:30mm;T4处理:10和30mm,均不断的对2种灌水定额进
揭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上行文书,发轫于宋元,而兴盛于明,终结于清。揭帖在明代作为文书,主要是和几千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有关。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是皇帝为最高统治者
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沿体长方向的质量与截面积分布规律,为白鲢在前处理加工中的运动与受力分析、加工设备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中难以提取大量同名特征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非子采样轮廓变换和形态收缩算子的自动配准算法。结合非子采样轮廓变换和形态收缩算子的特征提取算法能够克服角度和尺度偏差,在多方向、多尺度空间精确提取强边缘上的关键结构特征点;基于低频波段的归一化互信息匹配算法和三角形一致检验算法能够提取到大量高可靠性的同名特征点对,保证了多源遥感影像的高精度配准。文中选取角度和尺度偏差显著的S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