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植被覆盖对潮沟演变规律的影响

来源 :水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植被覆盖与潮沟网络间的关系对保护九段沙湿地意义重大.基于长时序Landsat和HJ-1A多光谱图像,提取并分析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和植被覆盖度数据.结果 表明:①19962020年间,潮沟总长度以每年11.71 km速度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每年4.79 km2速度增加,至2020年潮沟等级最高为四级;②历年潮沟分布特征变化与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密切相关;③各级别潮沟中,一级潮沟对潮沟网络的平均归槽水流长度影响最大,而不同植被覆盖参数中,植被覆盖面积影响最大;④平均归槽水流长度与植被覆盖面积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大,平均归槽水流长度逐渐减小,即潮沟网络排水效率增大.
其他文献
滨水空间因承载城市生态环境、蕴育城市发展活力,联结城市公共生活,在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城市滨水空间的特性与价值,提出综合治理在保障生态安全、培育城市活力、服务公共生活的目标及空间要素.结合北京清河海淀段滨水空间的现状与综合整治需求,以在地目标、整体协同和实施行动为导向,提出综合整治要素和治理策略.
传统建筑地域文脉如何在现代化语境下合理演绎是当下中国实践建筑师一直不懈探索的问题.本案是集金融教学、科研、办公等为一体的高端国际化金融研究院.如何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突显研究院国际化的目标视野,同时呼应所处地徽派地域文脉,成为设计的重难点.最终的设计方案有效结合了场地特征,借鉴了传统教育建筑的精神内核,追求高端的国际视野,传承徽派地域文脉,既体现出开放融合的精神,又打造了沉稳典雅的品质,缔造了新区的标杆形象,是我院平衡建筑创作实践的重要案例之一.
利用单个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开展同时测量振动与温度信号的实验,提出基于M A T-L AB的解耦方法分离振动与温度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单信号测量的条件下,FBG传感器对温度的静态测量误差在±0.4℃以内,对振动主频动态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5%.FBG传感器测量得到振动与温度的复合信号,通过所提解耦方法得到的振动主频相对误差为0.65%,振动幅值相对误差为7.14%,温度信号误差在±3.3℃以内.
清河是北京湾盆地平原与西山的交接点,是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带.也正是华北平原北端与山地交接、控钥通向山西和北方草原交通要冲的地理区位特点,造就了北京地区在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和北京元明清都城,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清河与北京自然水系的形成与演变密切相关,成为北京城市选址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清河的历史地理演变,以及因之兴衰的旗营、庙宇、乡村等遗存和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认知北京城市历史、探索三山五园遗产保护问题,更可以洞见未来这一地区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新时期海淀山前山后交接地带的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提供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城市的快速蔓延,很多位于城郊的水系逐步纳入建成区,成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开放空间.然而,已有滨水空间研究主要聚焦城市中心区的河流,而对城市边缘区河流的研究又多局限于河道治理.本文借鉴城市边缘区的分析视角,以北京清河海淀段为例,通过梳理水系、建设用地、基础设施、人口等人居环境关键要素的演变,总结大城市边缘区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带动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滨水空间更新改造思路.
水安全是耦合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防灾等多维视角的复合概念.为提高水安全评价的系统完备性,避免各维度间概念重合,提升问题诊断的精确性,基于对水安全定义、内涵及评价维度的总结述评,构建了由数量充足性、水质符合性、可持续性、成本可承受性和防洪安全保证性5个评价维度构成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群决策进行指标权重量化与数据标准化.该评价体系体现了资源安全中关于数量保障与可持续性保障的概念内涵,相比单纯利用资源禀赋指标评价水资源数量安全,更能科学辨析区域真实缺水原因;补充前人研究较少涉及的成本可承受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