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现如今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特别是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环境下,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进行了分析,然后探究了其解决路径,以期帮助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摆脱教育质量困境。
【关键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教育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引言
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农村地区初具成效,让农村家庭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近乎彻底的改变;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劳动力异地务工且其子女随迁就读越来越普遍,使得我国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越来越有限。学校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育质量越来越难以提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所以,探寻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的解决路径,不仅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助推农村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献计献策。
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
导致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来自多方面,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确实存在,且通常表现在经费、教师编制及素质等诸多方面。为此,下面先对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两大困境进行介绍。
(一)办学经费缺口不断增大,导致工作效率持续偏低
当前,我国学校经费的配置是以理想学校规模为依据。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和理想学校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划拨给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总量总是不足[1]。一旦学校的经费缺口持续增大,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师的工作效率,继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
例如,甲乙两所学校都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而甲学校每个班平均45人,乙学校每个班平均15人,按照人头数划拨生均经费以后,假如每个人头划拨的生均经费是800元/年,那么甲学校获得的生均经费是45×6×800=216 000元,而乙学校获得的生均经费只有甲学校的三分之一,即72 000元。倘若甲乙两所学校需要进行校舍维修等项目,显然乙学校经费明显不足,而甲学校富余程度比较明显。这样一来,乙学校以奖励性工资兑现的经费总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学校教师在岗编制严重超额,整体素质与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教师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整体素质如何决定了学校是否具备快速提高质量的条件[2]。总的来说,学校教师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岗编制数量和整体素质两个方面。
首先,在岗编制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师生比进行配置的,通常会存在超编现象。尽管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所开设的年级和课程需要与理想学校一样,如果根据师生比进行配置,从数面上看会超编,但从实际工作来看这样的教师数量仍然不足。
其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师范生毕业之后会首选到大中城市学校就职,中小城市学校次之,乡镇学校和农村学校通常放在最后。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一般很难留住师范生,导致农村学校长期由老教师坚持。尽管老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比较丰富,但在教学创新等方面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的主要途径
(一)拓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渠道,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
农村小规模学校尽管办学规模比较小,在校学生总人数比较少,但教学过程中应落实的工作不能因此缺少[3]。例如,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安全管理等工作照样要落实到位……所以,根据学生的人数配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经费非常不合理。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拓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渠道,从而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本文认为在计算和划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学校方面。不能因为学校的规模小,接待费等经费就缩减。所以,这方面应该和其他学校一样,即这部分经费其他学校划拨多少,小规模学校也划拨多少。
第二,班级方面。班级数量不会因人数少而缩减,即使一个班只有一个学生,仍需开设一个班级。那么这样的班级日常开支和其他学校一样,如教师用书、设备维修、粉笔耗费品等,都需要按照其他学校一样计算和划拨。
第三,学生方面。学生人数不同,那么有些经费数量也会不同,如实验器材、上机操作等,相对应的器材损耗会不一样。所以,这部分费用应该根据学生的人头数计算和划拨。
总之,上级主管部门应合理计算和划拨教育经费,让学校日常运行不受阻,让学校教师能安下心来教学。
(二)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数量,尝试“走教”或“支教”政策
我国在分配学校教师时,通常是以理想学校的规模为参考设定统一师生比,师生比确定之后就确定了学校的教师编制数量[4]。但是这种配置教师编制数量的方法只有当学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适用,如果学校的规模没有达到理想学校的规模,那么势必会造成师资匹配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尽管学生人数不多,但教学任务和其他学校一样,并未因此减少,同样需要教师去完成。如果教師编制配置不够合理,那么学校教育相关活动将无法开展。针对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超额或不足的问题,本文建议可以让教师尝试“走教”。
首先,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超额,那么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鼓励他们到其他编制缺少的学校“支教”,并且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助,甚至县级以上财政局可以为他们缴纳一部分住房公积金,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为这部分教师解决食宿问题。总之,让“走教”或“支教”教师发挥协助作用,并且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奉献更多力量。 其次,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匹配不足,那么编制超额学校的教师应该到这些学校进行“走教”或“支教”,相關的福利待遇同上。
总之,学校之间的教师编制可以通过“走教”或“支教”政策进行相互调剂,从而一方面让各学校的教师编制数量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帮助小规模学校摆脱教育质量低下的困境。
(三)重视教师素质,尝试“以县为主”的教育人才引入政策
教师素质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方面也具有一定影响[5]。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而且体现在教育差异上,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重视并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途径。而要实现这一点,本文建议可以尝试“以县为主”的教育人才引入政策。
首先,县政府牵头、教育局配合在每届初中毕业生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招收定向师范生,要求学生与当地教育局、政府签协议,待他们毕业之后由教育局分配到相应学校中就职。这种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应用,并且收获的效果非常明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匹配问题可以采用这种途径加以解决,但是需给签协议的毕业生提供较充足的福利保障,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工作。
其次,由县政府牵头、教育局配合每年组织一次教育人才引进会,招聘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入教育行业,为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献计献策。当然,人才引进后县政府和教育局要加大相关投入,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再次,对于在农村学校或农村小规模学校坚持就职的教师给予奖励,在评职称、获荣誉等方面要向这部分教师倾斜,确保他们的积极奉献得到相应的尊重和肯定。
最后,对于农村小规模教师的培训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协调好人事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给自己充电,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为提高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作出相应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农村学校办学规模逐渐缩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给学生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育质量难以提升。为此,县政府和教育局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拓宽经费渠道,让小规模学校经费配置更合理,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数量,让相关工作能有序开展,最后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此,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方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3):61-66.
[2]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6):34-38.
[3]张旭.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境——基于全国1032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85-92.
[4]李洋帆.利用MOOCs平台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试论MOOCs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摆脱师资困境的可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9):103-104.
[5]谭俊英.“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基于西部A省的调研[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5.
【关键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教育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引言
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农村地区初具成效,让农村家庭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近乎彻底的改变;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劳动力异地务工且其子女随迁就读越来越普遍,使得我国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越来越有限。学校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育质量越来越难以提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所以,探寻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的解决路径,不仅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助推农村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献计献策。
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
导致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来自多方面,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确实存在,且通常表现在经费、教师编制及素质等诸多方面。为此,下面先对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两大困境进行介绍。
(一)办学经费缺口不断增大,导致工作效率持续偏低
当前,我国学校经费的配置是以理想学校规模为依据。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和理想学校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划拨给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总量总是不足[1]。一旦学校的经费缺口持续增大,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师的工作效率,继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
例如,甲乙两所学校都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而甲学校每个班平均45人,乙学校每个班平均15人,按照人头数划拨生均经费以后,假如每个人头划拨的生均经费是800元/年,那么甲学校获得的生均经费是45×6×800=216 000元,而乙学校获得的生均经费只有甲学校的三分之一,即72 000元。倘若甲乙两所学校需要进行校舍维修等项目,显然乙学校经费明显不足,而甲学校富余程度比较明显。这样一来,乙学校以奖励性工资兑现的经费总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学校教师在岗编制严重超额,整体素质与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教师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整体素质如何决定了学校是否具备快速提高质量的条件[2]。总的来说,学校教师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岗编制数量和整体素质两个方面。
首先,在岗编制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师生比进行配置的,通常会存在超编现象。尽管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所开设的年级和课程需要与理想学校一样,如果根据师生比进行配置,从数面上看会超编,但从实际工作来看这样的教师数量仍然不足。
其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师范生毕业之后会首选到大中城市学校就职,中小城市学校次之,乡镇学校和农村学校通常放在最后。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一般很难留住师范生,导致农村学校长期由老教师坚持。尽管老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比较丰富,但在教学创新等方面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的主要途径
(一)拓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渠道,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
农村小规模学校尽管办学规模比较小,在校学生总人数比较少,但教学过程中应落实的工作不能因此缺少[3]。例如,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安全管理等工作照样要落实到位……所以,根据学生的人数配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经费非常不合理。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拓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渠道,从而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本文认为在计算和划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学校方面。不能因为学校的规模小,接待费等经费就缩减。所以,这方面应该和其他学校一样,即这部分经费其他学校划拨多少,小规模学校也划拨多少。
第二,班级方面。班级数量不会因人数少而缩减,即使一个班只有一个学生,仍需开设一个班级。那么这样的班级日常开支和其他学校一样,如教师用书、设备维修、粉笔耗费品等,都需要按照其他学校一样计算和划拨。
第三,学生方面。学生人数不同,那么有些经费数量也会不同,如实验器材、上机操作等,相对应的器材损耗会不一样。所以,这部分费用应该根据学生的人头数计算和划拨。
总之,上级主管部门应合理计算和划拨教育经费,让学校日常运行不受阻,让学校教师能安下心来教学。
(二)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数量,尝试“走教”或“支教”政策
我国在分配学校教师时,通常是以理想学校的规模为参考设定统一师生比,师生比确定之后就确定了学校的教师编制数量[4]。但是这种配置教师编制数量的方法只有当学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适用,如果学校的规模没有达到理想学校的规模,那么势必会造成师资匹配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尽管学生人数不多,但教学任务和其他学校一样,并未因此减少,同样需要教师去完成。如果教師编制配置不够合理,那么学校教育相关活动将无法开展。针对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超额或不足的问题,本文建议可以让教师尝试“走教”。
首先,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超额,那么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鼓励他们到其他编制缺少的学校“支教”,并且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助,甚至县级以上财政局可以为他们缴纳一部分住房公积金,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为这部分教师解决食宿问题。总之,让“走教”或“支教”教师发挥协助作用,并且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奉献更多力量。 其次,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匹配不足,那么编制超额学校的教师应该到这些学校进行“走教”或“支教”,相關的福利待遇同上。
总之,学校之间的教师编制可以通过“走教”或“支教”政策进行相互调剂,从而一方面让各学校的教师编制数量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帮助小规模学校摆脱教育质量低下的困境。
(三)重视教师素质,尝试“以县为主”的教育人才引入政策
教师素质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教育质量困境方面也具有一定影响[5]。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而且体现在教育差异上,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重视并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途径。而要实现这一点,本文建议可以尝试“以县为主”的教育人才引入政策。
首先,县政府牵头、教育局配合在每届初中毕业生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招收定向师范生,要求学生与当地教育局、政府签协议,待他们毕业之后由教育局分配到相应学校中就职。这种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应用,并且收获的效果非常明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匹配问题可以采用这种途径加以解决,但是需给签协议的毕业生提供较充足的福利保障,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工作。
其次,由县政府牵头、教育局配合每年组织一次教育人才引进会,招聘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入教育行业,为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献计献策。当然,人才引进后县政府和教育局要加大相关投入,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再次,对于在农村学校或农村小规模学校坚持就职的教师给予奖励,在评职称、获荣誉等方面要向这部分教师倾斜,确保他们的积极奉献得到相应的尊重和肯定。
最后,对于农村小规模教师的培训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协调好人事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给自己充电,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为提高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作出相应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农村学校办学规模逐渐缩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给学生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育质量难以提升。为此,县政府和教育局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拓宽经费渠道,让小规模学校经费配置更合理,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数量,让相关工作能有序开展,最后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此,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方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3):61-66.
[2]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6):34-38.
[3]张旭.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境——基于全国1032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85-92.
[4]李洋帆.利用MOOCs平台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试论MOOCs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摆脱师资困境的可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9):103-104.
[5]谭俊英.“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基于西部A省的调研[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