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学不倦的“呦呦小鹿”
20 世纪 30 年代,在浙江省宁波市开明街508 号,一个梳着羊角小辫的女孩子正在阁楼上,把一本本厚厚的中医古籍拖出书架,《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虽然年幼的她看不懂很多字,念得磕磕巴巴的,但并不影响她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爱好与探索。
这个女孩子,就是屠呦呦。
屠呦呦的爸爸是毕业于宁波效实中学的开明商人,在上海太平洋轮船公司工作,对国学和西学都颇有研究。
屠爸爸以 2500 多年前先人留下的灿烂文化结晶——《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为灵感,给小女儿取了屠呦呦这个名字。
屠爸爸经常教屠呦呦背古文,而屠妈妈虽然不识字,也非常支持自己的小女儿读书认字。屠呦呦的爷爷是当地著名的老中医,他珍藏的中医典籍是屠呦呦小时候最爱看的书。
而当时的民间依然残留着男尊女卑、女孩子不能抛头露脸等封建落后思想,个别人甚至固守缠足的陋习。
屠爸爸决定,绝对不能让屠呦呦受这种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把 6 岁的屠呦呦送往崇德女校就读。
在当时的宁波乃至全中国,崇德女校是极少数采用中西结合教育法的一所女子学校。屠呦呦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古文、英语、数学、化学,还能学弹钢琴、唱歌、缝纫和刺绣。
不過,屠呦呦最喜欢上的,还是在三层洋灰小楼里进行的实验课。
这座实验楼是崇德女校的镇校之宝。实验楼里有非常先进的玻璃仪器、标本和药剂等实验器材,这其中有一批从英国进口的显微镜——全铜镜身,手工打磨的镜片。
不过在宁波的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实验楼的荒唐可笑的故事——崇德女校的实验楼,是用小孩子的眼珠子炼银子的邪门儿地方。
谣言吓得家长纷纷跑到学校,把自己的孩子接回了家。幸好学校的老师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开放实验室给市民参观,才平息了这场因为愚昧无知而引发的风波。
屠呦呦喜欢在实验楼里跟着老师做各种实验,灵巧的小手如同蝴蝶一样在烧瓶、烧杯、酒精灯等器具之间翻飞。她喜欢将不同的物质组合在一起,然后观察发生的神奇反应;她喜欢用皮毛摩擦玻璃棒,然后吸附发丝——原来这就是传说中雷公电母打雷闪电的本质;她最喜欢趴在显微镜前,观察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的世界,原来一滴水中真的有无数的“小精灵”……
每当屠呦呦在学校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哥哥屠恒学勉励她的话。屠恒学在赠送给妹妹的相片背后写道:“呦妹,学问是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绝不会使诚心求它的人失望。 ”
学校的中西合璧教育和家庭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奠定了屠呦呦扎实的知识功底,拓宽了她的视野。
经受战火磨炼的女状元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在纷飞的战火中,崇德女校也受到了波及,位于姚江旁的校舍多次遭到日机的轰炸,屠呦呦不得不转到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然而没多久,她再次被迫中断了正常学习。
但屠呦呦并没有气馁,她回到家中,向自己的父亲以及哥哥们求教,在家中努力自学。
小小的屠呦呦明白了求学更重要的意义: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不缠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读书,更是为了报效国家,让多灾多难的中国强大起来,把侵略者赶出家园!
然而,屠呦呦低估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与无耻。1940 年 10 月 27 日,更可怕的恶魔降临到屠呦呦以及宁波父老乡亲们的身上,那就是细菌炸弹!
日军最臭名昭著的 731 细菌部队和 1644部队,利用鼠疫病毒培育跳蚤,最后通过位于舟山的空军部队空投到宁波开明街上空。
当地有 130 多个平民因为感染了鼠疫而病亡,整条开明街被划成了疫区。
屠呦呦一家人虽然幸运地没有感染鼠疫,但为了彻底阻断鼠疫的传播,11 月30日,疫区内的房屋被全部烧毁,屠呦呦不得不离开留有自己美好童年记忆的家。
幼小的屠呦呦看到,熊熊大火在宁波最繁华热闹的市中心燃烧,她曾经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民光电影院,唱着好听的甬剧的大世界舞台,有着美味的猪油汤团的缸鸭狗汤团店,统统在烈火中被烧成了灰烬!
屠呦呦跟着爸爸妈妈搬到了外婆家——开明街26号的莲桥第。
然而,刚刚住进外婆家的屠呦呦,却突然病倒了。
她得了肺结核。当时,肺结核被人们视为绝症。受战火的影响,屠呦呦父亲四处寻访,也找不到医治女儿的良药。
整整花了两年半,屠呦呦的肺结核才被治愈。
从屠呦呦呱呱坠地,一直到读高中,她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少年岁月,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而屠呦呦的求学路也同样走得非常艰辛,为了躲避战火,她曾经和同学们一起远迁到乡间,借农村的祠堂,就着蜡烛光,忍受着蚊虫叮咬读书;课本和教学器具被毁或遗失,她就亲手抄书,一笔一画地把一本本厚厚的课本抄下来;她还帮着老师一起动手做教具,手持小榔头,用收集来的树枝、木板做三角板、圆规等器材……
很多同学因忍受不了这种动荡与艰苦,纷纷放弃了学业。屠呦呦在效实中学读高一时,她所在的班里有 51 名学生,可到了高二下半学期,教室里就只剩下 36名学生,像屠呦呦这样坚持下来的女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即使在这样艰苦,甚至是生命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的学习条件下,屠呦呦依然取得了出色成绩。
1951 年 11 月,21 岁的屠呦呦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成了家乡人人夸奖的“女状元”。
大水缸里浸出来的青蒿素
有一天,屠呦呦带着同事,拉了七口大水缸走进了中医研究院。
咦,难道屠呦呦是想在研究院里腌白菜?
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中,屠呦呦把大捆大捆的青蒿塞进了大水缸里,然后挑来清水,把青蒿浸泡在凉水里。
原来,这是屠呦呦正从青蒿中寻找治疟疾的救命药。
1967年5月23日,根据毛主席亲自部署的抗疟疾新药研发的指示,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饭店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针对热带地区抗药性恶性疟疾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问题,开展防治药物的研究。
此次研究声势浩大,中央组织了国家部委、军队及 10 个省、市、自治区的医药科研、医疗、教学、生产等 60 多个单位,全国直接、间接参加这个项目的人员有数千人之多。
当时,屠呦呦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屠呦呦主要负责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她接受任务后,和丈夫李廷钊共同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确保屠呦呦全身心投入治疟疾新药的研发工作,大女儿只能送到幼儿园全托,而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则被送到宁波老家,由外婆外公来带。
有一天,屠呦呦从古代名医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看到了一个古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渍,就是浸泡,用冷水浸泡。
屠呦呦突发奇想,决定用冷水浸泡青蒿,这才有了拉大水缸进中医研究院的一幕。
不过,用冷水浸泡青蒿的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和同事们又将大水缸中的冷水替换成酒精等物,但依然失败。
1971 年10 月 4 日,穿着厚厚棉衣的屠呦呦走进了中医研究院的实验室,取过笔记本,记下了这次试验的编号——191 号。
这个数字,意味着自从屠呦呦研究青蒿冷处理法以来,已经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190次试验,但也经历了190次失败!
今天,屠呦呦要试验一种全新的药剂——乙醚。
不过,乙醚的危害性非常大,如果不小心大量吸入身体,就会对身体内的器官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屠呦呦小心翼翼地把扎成团饼的青蒿叶浸入了乙醚液体里,经过一连串复杂的操作后,她从乙醚液体里得到了一种膏状的黑色提取物。
屠呦呦把黑膏喂给一只已经感染了疟疾的小白鼠,之后取了几滴小白鼠的血,放到了显微镜下。
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钻在血红细胞里的两头尖中间粗的疟原虫已经彻底死亡!
屠呦呦用颤抖的手,在笔记本上记下:疟原虫,死亡率,100%!
从1969年1月到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从数千种中药中选了 200多种抗疟中药,历经 380 多次实验,光数据卡片就有厚厚的 2000 多张,最后终于在青蒿冷浸法的第 191 次试验中,利用乙醚成功从青蒿里提取到了高效杀灭疟原虫的药物——青蒿素!
青蒿素诞生至今已经有 40 多年,近 90 岁高龄的屠呦呦并没有停止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如今,她正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探索用青蒿素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屠呦呦奉献给人类的,不仅仅是青蒿素,更是一座知识的寶库,一座生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