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摘要】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是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学习方式的伟大变革。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改实践。
1 在欣赏评述领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术欣赏课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为主旨,陶冶情操,使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的欣赏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加上个别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枯燥、沉闷。课改后,在欣赏课中我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如在讲授第十一册美术课本第一课《中国古代优秀雕塑作品》时,课前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图片或仿制模型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介绍、交流,课堂上始终是研究、讨论的氛围,学生们交流互学、探讨研究,从自身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我再适当点评,指导学生欣赏方法,使他们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了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得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对这个问题寻根究底的强烈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就必须燃烧起学生的求知和创造的强烈欲望。
我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立异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堆沙画》一课时,巧妙设疑:两张同样堆满沙的卡纸,请学生来抖落沙子,一张抖动后,抖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另一张抖过后,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很快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没有涂胶,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自主解决了问题,找到堆沙画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电脑课件中出示的图片,引导他们来欣赏不同材质堆出的沙画,使他们在感观上产生了形式美感,再动手来试试,自己就找到了制作要点。如此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方法介绍,而是由自己来找寻方法,获得技能,学生们怎能不感兴趣,作业也十分有创意。
又如在教授四年级“中国画花鸟”时,我打破以往讲授、欣赏后演示的教法,进行了课改实验。上课时,我只带笔、墨、纸、砚,并告诉学生不论在纸上画什么,我都能把它变成一幅画,“不信咱试试”。学生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我不慌不忙地在上面画了几笔,把它变成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又一个学生拿起毛笔,随手画了一下,我又接过笔,使它变成了一只大虾。学生们惊奇了、兴奋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起来了。有一个男生很调皮,他想难住我,在纸上胡乱画了一些交叉的笔画,还笑嘻嘻地哼了一声,我看了一下,他画的虽不规范,但很象竹叶。于是我在笔尖上醮了点浓墨,画了几根有素描感的主干,使它变成了一幅“墨竹图”。这一手激起了学生的创造欲,我试着问学生,如果我画几笔可不可以帮我变成画,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能”“没问题”,就这样我画学生添加,同样的两笔,有的学生改画成小鸭,有的改画成青蛙……大家兴趣盎然,我趁机讲授要点,学生们听得专心,领悟得快,在练习中,都敢大胆用笔用墨去画了,而且作业很有创造性。
正如美国当代美术教育家维克·罗恩菲尔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将已达成。”
3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技术需求并给予指导,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在完成美术教学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诊断、交流和激励作用。
3.1 过程评价——鼓励创造:美术教学的过程评价指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检测、调整教学工作,使教学活动取得更佳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及创造,及时掌握学生在感情渲泄、感知觉发展或表现技术方面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如在教授二年级《我最喜爱的车》一课时,发现一名学生坐在那儿,眼前摆着一辆摇控摩托车却东张西望,不知如何下笔。经过询问,我认识到该生需要启发和鼓励,于是就拿起车来引导他观察车的结构,并鼓励他将自己见到的大胆画下来,不必顾及线条形体有多准确。后来该生的画上出现了一辆生动的摩托车,虽然轮子不圆、线条笨拙,但却画上许多齿轮,这是他看到的,非常生动,充满了童趣。他将自己的观察借助于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美术教学的过程评价对于实现美术教育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现代教学观已经由强调结果转向强调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应更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3.2 自我评价——感悟体验: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否在创作中流露出喜悦、专注或沉思的表现,是否乐于宣布自己的成果。这些在自我评价中都能够展现出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课改后,我校低年级进行小班化教学,我在各班建立了美术学习档案;引导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文字图像信息资料、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结果。学生们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这种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还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摘要】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是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学习方式的伟大变革。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改实践。
1 在欣赏评述领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术欣赏课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为主旨,陶冶情操,使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的欣赏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加上个别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枯燥、沉闷。课改后,在欣赏课中我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如在讲授第十一册美术课本第一课《中国古代优秀雕塑作品》时,课前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图片或仿制模型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介绍、交流,课堂上始终是研究、讨论的氛围,学生们交流互学、探讨研究,从自身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我再适当点评,指导学生欣赏方法,使他们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了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得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对这个问题寻根究底的强烈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就必须燃烧起学生的求知和创造的强烈欲望。
我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立异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堆沙画》一课时,巧妙设疑:两张同样堆满沙的卡纸,请学生来抖落沙子,一张抖动后,抖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另一张抖过后,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很快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没有涂胶,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自主解决了问题,找到堆沙画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电脑课件中出示的图片,引导他们来欣赏不同材质堆出的沙画,使他们在感观上产生了形式美感,再动手来试试,自己就找到了制作要点。如此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方法介绍,而是由自己来找寻方法,获得技能,学生们怎能不感兴趣,作业也十分有创意。
又如在教授四年级“中国画花鸟”时,我打破以往讲授、欣赏后演示的教法,进行了课改实验。上课时,我只带笔、墨、纸、砚,并告诉学生不论在纸上画什么,我都能把它变成一幅画,“不信咱试试”。学生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我不慌不忙地在上面画了几笔,把它变成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又一个学生拿起毛笔,随手画了一下,我又接过笔,使它变成了一只大虾。学生们惊奇了、兴奋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起来了。有一个男生很调皮,他想难住我,在纸上胡乱画了一些交叉的笔画,还笑嘻嘻地哼了一声,我看了一下,他画的虽不规范,但很象竹叶。于是我在笔尖上醮了点浓墨,画了几根有素描感的主干,使它变成了一幅“墨竹图”。这一手激起了学生的创造欲,我试着问学生,如果我画几笔可不可以帮我变成画,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能”“没问题”,就这样我画学生添加,同样的两笔,有的学生改画成小鸭,有的改画成青蛙……大家兴趣盎然,我趁机讲授要点,学生们听得专心,领悟得快,在练习中,都敢大胆用笔用墨去画了,而且作业很有创造性。
正如美国当代美术教育家维克·罗恩菲尔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将已达成。”
3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技术需求并给予指导,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在完成美术教学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诊断、交流和激励作用。
3.1 过程评价——鼓励创造:美术教学的过程评价指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检测、调整教学工作,使教学活动取得更佳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及创造,及时掌握学生在感情渲泄、感知觉发展或表现技术方面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如在教授二年级《我最喜爱的车》一课时,发现一名学生坐在那儿,眼前摆着一辆摇控摩托车却东张西望,不知如何下笔。经过询问,我认识到该生需要启发和鼓励,于是就拿起车来引导他观察车的结构,并鼓励他将自己见到的大胆画下来,不必顾及线条形体有多准确。后来该生的画上出现了一辆生动的摩托车,虽然轮子不圆、线条笨拙,但却画上许多齿轮,这是他看到的,非常生动,充满了童趣。他将自己的观察借助于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美术教学的过程评价对于实现美术教育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现代教学观已经由强调结果转向强调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应更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3.2 自我评价——感悟体验: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否在创作中流露出喜悦、专注或沉思的表现,是否乐于宣布自己的成果。这些在自我评价中都能够展现出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课改后,我校低年级进行小班化教学,我在各班建立了美术学习档案;引导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文字图像信息资料、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结果。学生们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这种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还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