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群体道德赋能的目的、机制与核心

来源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别于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赋能要旨在于让行动主体通过移情性反思获得规范性理由,进而使行动主体自觉、自主地激发内在的道德潜能,在实践中接受规范性理由的驱使和约束,形成个体的道德规范。必须以“理由逻辑”理解道德的规范性,以提供规范性理由作为道德赋能的实践机制,以集体实践作为道德赋能的实践途径,为行动主体创造推理的条件和环境,进而激发、引导、影响行动主体回应规范性理由的道德能力。道德赋能机制的核心在于个体的移情性反思。当青年群体在集体实践中充分发挥移情能力,在“情感传染”与“情感再现”的反复过程中反思具体场景中
其他文献
川西气田现建有9座甘醇工艺脱水站,从2015年全面投运至今,脱水设备在运行中常常排出带有异味的尾气,严重影响了现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分析异味来源并介绍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于我国当下和未来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思想来源看,该理论有两条主要的历史脉络:一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我党早期宗教工作的政
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发展成熟,在准入、退出、产权分配、租金及费用分担、对青年群体的特殊支持制度设计上颇具特色。我国共有产权房制度设计从2007年起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越来越多,正在形成一股“海归潮”。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续着民族血脉,也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从依存度看,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质相通;从实践方式看,两者都要深入民间、深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