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稻的栽培技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每年都不断更新,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水稻栽培技术日益成熟,但是,仍有很多潜力有待挖掘。要想夺取水稻高产,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栽培技术进行改良,对新技术进行改良和吸收。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引导经营集约华,这样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增产增量。
1.品种选择
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有垦鉴稻10号,龙粳14号,空育131、三江稻一号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9%,净度95%,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6%,亩留种4公斤。
2.晒种
种子出库后,选晴天晒种1—2天,要注意经常翻动,每天翻动3—4次。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造成水稻种子裂口。
3.选种
先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再用比重液选种,用密度为1.1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即50公斤水加12—12.5公斤盐,用新鸡蛋测定密度,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五分硬币大小即可开始选种,捞出秕谷,去除底部破壳的谷粒,选好的种子再用清水洗两遍。
4.浸种消毒
把选好的种子,用25%使百克3000—4000倍液浸种,即用使百克12.5—16.5毫升,对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每天搅拌1—2次,保持水温10—15℃,浸种消毒5—7天,达到泡透、手碾破碎没有生心状态。
5.播种
播期根据不同稻区的前作情况及气候生态条件,常规稻品种秧龄保持在40—45天。如果前作允许,要尽量早栽,播种量以每亩大田用种常规稻以3公斤左右。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使0—10厘米土层水分达饱和状态,按播量要求分两次均匀撒播,用木板轻压入土,均匀盖0.5—1厘米厚细土,再盖一层细松毛、麦草或稻草后洒水并平铺盖薄膜或用竹篾搭起20—30厘米高的拱架盖膜。
6.灌溉
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消耗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大类别,生理需水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水分,主要指叶面同蒸腾;生态需水系指用于调节稻田生态环境,适应水稻生长的水量,主要指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灌溉上用水的原则是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尽量减少生态用水,采用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节水灌溉技术。
6.1返青期 返青期的灌水原则是创造植株水分稳定的环境,促进植株早生新根,加速返青,插后依秧苗大小而定,一般灌浅水3-5厘米,保持田面不干。
6.2分蘖期 分蘖期是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对水分的多少较为敏感,如水分过少会减少有效分蘖,盐碱地还易受土壤返盐影响而死苗;如水层过深,又会使土壤通气不良,分蘖芽受抑制而终止分蘖,这时可灌3厘米浅水层,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还应注意换水和补水。分蘖末期,水稻对水分不敏感,视水稻分蘖状况,可采取适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7.施肥方法、时间
7.1采用临培法,即在播种前10-20天,将选定的秧地进行耕翻,除净杂草,按每平方米施入经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15公斤,复合肥100克,或者尿素5-10克,过磷酸钙200克,氯化钾10-15克,深松二至三次,使土肥充分混合均匀,然后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7.2“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的分配方式,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即全部施用。
7.3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8.田间管理
8.1水分的管理:以泥皮水抛秧或浅水插秧,移植后以薄水促分蘖。中期:当苗数达到够苗的80%时,开始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田,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使亩苗峰控制在35万左右,成穗率达60%以上,这样就可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为高产奠定穗数基础,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叶色适度转赤,为施穗肥做好准备。幼穗分化初期应回浅水,以后保持湿润,收获前5-7天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以防止禾苗早收和谷粒充实不饱而影响产量。
8.2除草:插秧前后正是水田杂草萌发时期,此时防治尤为重要,重点是防治稗草的滋生,一般插秧田可以插前封闭,也可以插后封闭,抛秧田多为抛秧3-7天封闭灭草。目前除草剂种类很多,而且广谱高效,灭草不成问题,通常使用禾大壮、丁草胺加恶草灵或农得时、草克星,兑水或拌细潮土泼施或撒施均可。水稻分蘖盛期到末期,本田滋生的杂草大部分为多年生杂草,防除莎草科杂草可用二甲四氯,苯达松或二者混合剂;防治眼子菜为主的田块,插后15~20天用西草净或农得时按其说明书使用即可。
9.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仍然以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为主。另外,稻蟓甲、稻蓟马、各种缺素症等近年局部发生较重,呈上升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在病虫防治策略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化学防治方面,重点是加强预测预报,选好选准农药,抓住关键时期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种子管理站)
1.品种选择
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有垦鉴稻10号,龙粳14号,空育131、三江稻一号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9%,净度95%,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6%,亩留种4公斤。
2.晒种
种子出库后,选晴天晒种1—2天,要注意经常翻动,每天翻动3—4次。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造成水稻种子裂口。
3.选种
先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再用比重液选种,用密度为1.1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即50公斤水加12—12.5公斤盐,用新鸡蛋测定密度,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五分硬币大小即可开始选种,捞出秕谷,去除底部破壳的谷粒,选好的种子再用清水洗两遍。
4.浸种消毒
把选好的种子,用25%使百克3000—4000倍液浸种,即用使百克12.5—16.5毫升,对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每天搅拌1—2次,保持水温10—15℃,浸种消毒5—7天,达到泡透、手碾破碎没有生心状态。
5.播种
播期根据不同稻区的前作情况及气候生态条件,常规稻品种秧龄保持在40—45天。如果前作允许,要尽量早栽,播种量以每亩大田用种常规稻以3公斤左右。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使0—10厘米土层水分达饱和状态,按播量要求分两次均匀撒播,用木板轻压入土,均匀盖0.5—1厘米厚细土,再盖一层细松毛、麦草或稻草后洒水并平铺盖薄膜或用竹篾搭起20—30厘米高的拱架盖膜。
6.灌溉
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消耗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大类别,生理需水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水分,主要指叶面同蒸腾;生态需水系指用于调节稻田生态环境,适应水稻生长的水量,主要指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灌溉上用水的原则是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尽量减少生态用水,采用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节水灌溉技术。
6.1返青期 返青期的灌水原则是创造植株水分稳定的环境,促进植株早生新根,加速返青,插后依秧苗大小而定,一般灌浅水3-5厘米,保持田面不干。
6.2分蘖期 分蘖期是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对水分的多少较为敏感,如水分过少会减少有效分蘖,盐碱地还易受土壤返盐影响而死苗;如水层过深,又会使土壤通气不良,分蘖芽受抑制而终止分蘖,这时可灌3厘米浅水层,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还应注意换水和补水。分蘖末期,水稻对水分不敏感,视水稻分蘖状况,可采取适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7.施肥方法、时间
7.1采用临培法,即在播种前10-20天,将选定的秧地进行耕翻,除净杂草,按每平方米施入经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15公斤,复合肥100克,或者尿素5-10克,过磷酸钙200克,氯化钾10-15克,深松二至三次,使土肥充分混合均匀,然后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7.2“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的分配方式,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即全部施用。
7.3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8.田间管理
8.1水分的管理:以泥皮水抛秧或浅水插秧,移植后以薄水促分蘖。中期:当苗数达到够苗的80%时,开始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田,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使亩苗峰控制在35万左右,成穗率达60%以上,这样就可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为高产奠定穗数基础,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叶色适度转赤,为施穗肥做好准备。幼穗分化初期应回浅水,以后保持湿润,收获前5-7天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以防止禾苗早收和谷粒充实不饱而影响产量。
8.2除草:插秧前后正是水田杂草萌发时期,此时防治尤为重要,重点是防治稗草的滋生,一般插秧田可以插前封闭,也可以插后封闭,抛秧田多为抛秧3-7天封闭灭草。目前除草剂种类很多,而且广谱高效,灭草不成问题,通常使用禾大壮、丁草胺加恶草灵或农得时、草克星,兑水或拌细潮土泼施或撒施均可。水稻分蘖盛期到末期,本田滋生的杂草大部分为多年生杂草,防除莎草科杂草可用二甲四氯,苯达松或二者混合剂;防治眼子菜为主的田块,插后15~20天用西草净或农得时按其说明书使用即可。
9.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仍然以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为主。另外,稻蟓甲、稻蓟马、各种缺素症等近年局部发生较重,呈上升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在病虫防治策略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化学防治方面,重点是加强预测预报,选好选准农药,抓住关键时期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