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2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加快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一核四极两轴两带”的城镇发展新体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全力打造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
(一)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基本构架
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方向,以2020年主城区面积达到850平方公里、都市区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为目标,加快南北中轴线、渭河百里生态走廊、秦岭北麓山水风光带和渭北帝陵生态风光带建设,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基本构架。优化提升西安、咸阳主城区,加快建设洪庆、常宁、草堂、渭北工业区组团,发展壮大泾阳、三原、高陵、阎良、临潼、蓝田、户县卫星城,形成“一核、四组团、七卫星城”的空间格局。
(二)加快推进西成一体化
全面实施《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强化新区功能、传承历史文脉、集聚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和谐,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宜居生态园林城、中国西部新地标。推进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开发,完善公共基础和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西咸快速干道、沣渭大道等四横四纵主干道,配套建设西咸环线和轨道交通。沣渭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泾渭新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健全高效共建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城建、交通、通信、环保、金融等一体化。
(三)大幅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快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国际通达性。充分发挥高新区、经开区、国际空港、曲江新区、(氵产)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重点板块示范作用,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提升大都市综合实力。推进皇城复兴计划,搞好帝陵文化风光带、四大遗址文化带、古都历史文化带、秦岭山水生态旅游带建设,逐步恢复“八水绕长安”生态水系,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积极扩大科技、教育国际化合作,加大文化交流与融合,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继续举办和新策划一批国际性重大活动,搭建向世界开放的重要平台,更多地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一流人才,更多地争取设立外国领事馆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
二、建设和完善城镇体系
(一)扎实推进大中城市建设
加快宝鸡一蔡家坡百里城镇带建设,打造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和陕甘宁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榆林、汉中、渭南等城市规模扩张、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形成百万人口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延安、安康、商洛等城市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五十万人以上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创造条件促进杨凌设市,打造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加快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增强新区功能,形成新的工业化城市。加快西安-铜川、西安-渭南-体化进程,建设在西部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在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关中城市群。以交通轴线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人口集聚为支撑,构建陕北长城沿线、陕南汉丹江沿岸城镇带,实现城市规模、结构层次和功能提升新跨越。
(二)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加大投入、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村镇整合、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扩大县城规模,完善配套设施,营造宜居环境,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支持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城尽快发展为中小城市,促进一批县区设区设市。加快重点镇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重要工矿区、交通节点、旅游商贸集中区,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承载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和中小企业集聚。推进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相关试点工作。
(三)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重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干道建设,建立大中城市路网完善、密度合理、市政道路与城际道路互联互通的城镇道路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县城和重点镇延伸。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扩容改造,完善天然气输配、集中供热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大城市街区和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按城市标准建设县城、重点镇和产业园区设施。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加强城乡统筹示范建设
积极实施延安城乡统筹试点,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产业、设施、社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建成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在全国革命老区中走在前列。支持西安搞好城乡统筹,鼓励杨凌、高陵、神木、府谷等条件较好的市县和区域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城乡互促共进机制。加快扶风一武功、礼泉一乾县、彬县一长武一句邑、铜川一富平、渭南一华阴、韩城一蒲城、横山一榆林、米脂一绥德、商丹谷地、汉中盆地、月河川道等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在试点地区和重点区块,逐步统一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促进农业人口转移转化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约农民市民化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完善进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补偿机制,试行“城市居住证”和“城市居民证”制度,保证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相互衔接的社保体系,全面实现社保账户在全省范围内的转移与接续,逐步实现省际间的转移和接续。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
四、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推动关中创新发展
全面实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加快建设“一高地四基地”,建成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型区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有效探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更大步 伐。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带动作用,促进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相协调、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互促进、要素投入和科学管理共加强,走出一条城镇协调、城乡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融合的新路子。
(二)实现陕北持续发展
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继续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坚持科学开发、集约开发、绿色开发,强化资源勘探、水源建设和生态保护三大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深度转化,以大集团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提升,高水平建设六大产业园区,高标准构建十大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腾飞,富裕老区人民群众。全面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创建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三)加快陕南循环发展
研究出台推动陕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更大力度的财政、投资、产业等扶持政策,提升突破发展水平,走上循环发展路子。加快资源勘探步伐,增加油气、有色及贵金属等可采储量,依托汉中、安康、商丹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打造有色、装备、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百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产值上百亿元企业。支持重点园区增强配套功能,进一步加强以交通、电力、供排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实现循环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理顺利益关系,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争取得到更大支持。
(四)完善互动发展机制
加强跨地区统筹规划,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政策支持作用,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关中创新资源、陕北能源资源和陕南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国际化大都市龙头引领,西安、榆林双极带动,三大区域竞相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区域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推进经济发展先行区帮扶经济发展薄弱区。
(五)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健全机制、创新方式、搭建平台,推进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合作互利共赢。联手打造呼包榆延重点开发区和陕甘蒙宁“金三角”经济区,形成全国能源安全保障区、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构建以西安、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培育合作共赢新优势,打造全国第四增长极。深化陕晋豫三省合作,争取建立黄河南三角经济区,成为加强东中西部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共建区。加快出台和贯彻实施国家《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全面提高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联系,拓展向西开放的大通道。
(六)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实施《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政策。
(摘自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篇>)
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加快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一核四极两轴两带”的城镇发展新体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全力打造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
(一)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基本构架
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方向,以2020年主城区面积达到850平方公里、都市区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为目标,加快南北中轴线、渭河百里生态走廊、秦岭北麓山水风光带和渭北帝陵生态风光带建设,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基本构架。优化提升西安、咸阳主城区,加快建设洪庆、常宁、草堂、渭北工业区组团,发展壮大泾阳、三原、高陵、阎良、临潼、蓝田、户县卫星城,形成“一核、四组团、七卫星城”的空间格局。
(二)加快推进西成一体化
全面实施《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强化新区功能、传承历史文脉、集聚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和谐,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宜居生态园林城、中国西部新地标。推进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开发,完善公共基础和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西咸快速干道、沣渭大道等四横四纵主干道,配套建设西咸环线和轨道交通。沣渭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泾渭新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健全高效共建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城建、交通、通信、环保、金融等一体化。
(三)大幅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快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国际通达性。充分发挥高新区、经开区、国际空港、曲江新区、(氵产)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重点板块示范作用,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提升大都市综合实力。推进皇城复兴计划,搞好帝陵文化风光带、四大遗址文化带、古都历史文化带、秦岭山水生态旅游带建设,逐步恢复“八水绕长安”生态水系,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积极扩大科技、教育国际化合作,加大文化交流与融合,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继续举办和新策划一批国际性重大活动,搭建向世界开放的重要平台,更多地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一流人才,更多地争取设立外国领事馆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
二、建设和完善城镇体系
(一)扎实推进大中城市建设
加快宝鸡一蔡家坡百里城镇带建设,打造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和陕甘宁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榆林、汉中、渭南等城市规模扩张、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形成百万人口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延安、安康、商洛等城市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五十万人以上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创造条件促进杨凌设市,打造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加快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增强新区功能,形成新的工业化城市。加快西安-铜川、西安-渭南-体化进程,建设在西部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在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关中城市群。以交通轴线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人口集聚为支撑,构建陕北长城沿线、陕南汉丹江沿岸城镇带,实现城市规模、结构层次和功能提升新跨越。
(二)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加大投入、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村镇整合、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扩大县城规模,完善配套设施,营造宜居环境,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支持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城尽快发展为中小城市,促进一批县区设区设市。加快重点镇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重要工矿区、交通节点、旅游商贸集中区,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承载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和中小企业集聚。推进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相关试点工作。
(三)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重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干道建设,建立大中城市路网完善、密度合理、市政道路与城际道路互联互通的城镇道路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县城和重点镇延伸。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扩容改造,完善天然气输配、集中供热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大城市街区和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按城市标准建设县城、重点镇和产业园区设施。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加强城乡统筹示范建设
积极实施延安城乡统筹试点,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产业、设施、社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建成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在全国革命老区中走在前列。支持西安搞好城乡统筹,鼓励杨凌、高陵、神木、府谷等条件较好的市县和区域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城乡互促共进机制。加快扶风一武功、礼泉一乾县、彬县一长武一句邑、铜川一富平、渭南一华阴、韩城一蒲城、横山一榆林、米脂一绥德、商丹谷地、汉中盆地、月河川道等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在试点地区和重点区块,逐步统一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促进农业人口转移转化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约农民市民化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完善进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补偿机制,试行“城市居住证”和“城市居民证”制度,保证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相互衔接的社保体系,全面实现社保账户在全省范围内的转移与接续,逐步实现省际间的转移和接续。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
四、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推动关中创新发展
全面实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加快建设“一高地四基地”,建成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型区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有效探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更大步 伐。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带动作用,促进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相协调、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互促进、要素投入和科学管理共加强,走出一条城镇协调、城乡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融合的新路子。
(二)实现陕北持续发展
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继续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坚持科学开发、集约开发、绿色开发,强化资源勘探、水源建设和生态保护三大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深度转化,以大集团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提升,高水平建设六大产业园区,高标准构建十大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腾飞,富裕老区人民群众。全面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创建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三)加快陕南循环发展
研究出台推动陕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更大力度的财政、投资、产业等扶持政策,提升突破发展水平,走上循环发展路子。加快资源勘探步伐,增加油气、有色及贵金属等可采储量,依托汉中、安康、商丹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打造有色、装备、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百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产值上百亿元企业。支持重点园区增强配套功能,进一步加强以交通、电力、供排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实现循环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理顺利益关系,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争取得到更大支持。
(四)完善互动发展机制
加强跨地区统筹规划,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政策支持作用,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关中创新资源、陕北能源资源和陕南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国际化大都市龙头引领,西安、榆林双极带动,三大区域竞相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区域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推进经济发展先行区帮扶经济发展薄弱区。
(五)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健全机制、创新方式、搭建平台,推进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合作互利共赢。联手打造呼包榆延重点开发区和陕甘蒙宁“金三角”经济区,形成全国能源安全保障区、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构建以西安、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培育合作共赢新优势,打造全国第四增长极。深化陕晋豫三省合作,争取建立黄河南三角经济区,成为加强东中西部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共建区。加快出台和贯彻实施国家《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全面提高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联系,拓展向西开放的大通道。
(六)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实施《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政策。
(摘自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