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电视领域里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由节目主持人和普通记者直接转化而来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好的主持人都是好的记者,也不是所有的好的记者都可以出镜。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出镜记者完全是为了“出镜报道”而出镜,照本宣科、机械生涩的语言和表现,已基本丧失了出镜报道的应有之义。
在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新闻现场核心价值的判断力。1997年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的全程直播,曾经有一段现场报道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这个印象让很多人觉得十分尴尬。报道刚开始一切正常,末代港督彭定康按照计划乘车离开总督府,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直白的描述,发了感慨,作了评论,报道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谁也没想到,记者的话音刚落,彭定康的车子竟然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该记者只好拿起话筒把现场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更加崩溃的是,片刻之后,彭总督的车又回来绕了一圈,这位记者只好又把刚才的话第三次重复了一遍。很明显,这位出境记者缺乏对这条新闻核心价值的判断。
电视新闻的出镜串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语言,它应该讲出观众所不知道又想知道的新闻事实。衡量一个“出境报道”优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如果去掉了你的这个出镜,新闻仍然成立、很完整,那你这个出镜就是失败的,至少是不必要的。
缺乏用“具体可感”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技巧。为了让现场出镜的时候语言流畅通顺,很多记者会在出镜前预先写好出镜串词,但这些串词往往是书面语言而不是琅琅上口的口语。其实,记者要锤炼的是“具体可感”的语言,用它调动观众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新闻更加真实、更加生动。
当前,我国一条电视新闻的平均长度一般都在3分钟以内,作为出镜记者,得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将现场情况、背景信息、突发状况等等融为一体,同时生动、客观地传播出去,这对出镜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相当大的考验。
没有理清出镜记者自身和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应该是出镜记者的常识,但是仍然有很多出镜记者并没有做到,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镜记者在镜头面前“装腔作势”,甚至于关注自己多于关注新闻本身。他们或者故作深沉,或者自我欣赏,将观众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出镜记者本人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新手身上的时候比较多,他们往往会因为自信心的不足而产生心理障碍,转而过多地苛求自身的形象。
另一方面,出镜记者在做现场采访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爱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在提问过程中,不注意倾听,不会积极给嘉宾以鼓励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引导采访对象讲出更精彩的信息,也是很多出镜记者在采访时爱犯的毛病。事实上,在现场访谈中,记者完全可以通过“倾听”来展现新闻报道的核心事实,这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如何抓住现场的核心价值
应该承认的是,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的现场,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做到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核心价值有清晰的掌握很不容易。因此,需要在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有翔实的了解。在出境报道前,对所报道的背景素材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要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可能涉及的各种知识都要在脑子中有清晰的印象,这样才可能在新闻现场有更加深入、更加独到的报道。例如,前边提到的有关香港回归时,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总督府转而又驾车返回的新闻事件,如果当时的记者对彭定康的相关背景知识有更扎实的掌握,就会知道彭定康本人在英国是一位以观点强硬著称的政治家,很有思想和抱负,他对出任香港总督的五年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欲走还留”的事情发生在这位末代港督身上可以说一点都不奇怪。如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就会从“不管它做出怎样的举动,都无法阻止我们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这一角度来评论彭定康驾车返回的新闻事件,这样做,就会获得出境报道的全面成功。
对现场信息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在这方面,《北京青年报》在2007年6月的一篇报道应该说是很好的范例。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分组审议“节能法草案”,《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突然发现,参加审议的大部分男委员“都穿着衬衫入了场”,会议厅里的空调温度也由24摄氏度调至26摄氏度。这名记者马上以这个细微的变化为重点,组织了一篇专题报道《人大常委会会议委员改穿衬衫》。这样的报道角度就充分体现了记者敏锐的现场信息捕捉能力,让整篇报道显得既生动、又意味深长。
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感性”是现场报道的核心价值,如何做到语言的“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技巧入手。
抓住新闻现场的细节展开报道。出镜记者身处新闻现场,要学会观察整体局面和事实状况,更要学会观察现场的细节,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1995年7月至9月,严重干旱和缺水的山西省运城地区,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可灌溉100万亩农田的渗灌池。但是,3年之后,开始有人反映,渗灌工程完全是假的,甚至为了应付领导参观,当地还修出了半弧形的“池子”——从公路上看过去是一个完整的池子,而另一半却是空的。为了表现这个完全是政绩工程的“渗灌设施”,当时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担任出镜记者的王利芬跳到农田中,轻松地就将渗灌管道从地里拔了出来,同时发现这些插在农田里的所谓“水管”其实很多就是一根木头,在木头上甚至已经长出了木耳。通过这些细节的展示,地方官员欺下瞒上的丑恶嘴脸可以说暴露无遗。而《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也成为了电视新闻采访学的经典案例。
通过具体形象的道具展开报道。出镜记者除了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之外,还应该做个有心人,心思巧妙才能出奇制胜。依托新闻现场的一些小道具,或者精心设计一些小环节来展开报道,通常可以更加有效地将信息传达出去,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内容比较晦涩的报道中尤其值得尝试。
在2010年的两会报道中,央视的新闻评论员杨禹在卫生部部长陈竺答记者问的现场所做的一段报道就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杨禹为了说明“医疗改革要摒弃过去以药养医的体制”时,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很潦草的药品名称,然后开始现场报道:“我的字有些难看,相信很多观众都看不清楚我写的是什么,其实我写的是一种药的名字。不过相信这样的写法在医院里倒是很常见,因为很多医生都不想让你知道他给你开的是什么药,这样的话,你就只能在这家医院的药房买药了。”这个现场报道在我看来就是运用道具展开报道的成功范例,生涩枯燥的医疗体制问题在这样的报道方式下轻松地就被观众所理解、所接受了。
找准参照物,相互对比展开报道。如果想要让新闻事实获得最直观的展示,相互对比无疑是最为有效的表达方式。而利用对比手法最关键的策略就是找好参照物,合适的参照物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焦点访谈》在早期就曾有一个关于工厂排污的著名报道,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阻挠,记者只能在晚上到排污现场进行报道,但是因为是晚上,镜头就没办法展现河道里污染物的情况。于是记者就在同一条河的上游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水,然后现场下到排污口附近的河道旁又装了一瓶水。记者就利用这两瓶颜色截然不同的水展开现场报道,相互对比的效果让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新闻事实铁证如山。
除了这样的对比,出镜记者还可以利用观众熟悉的事物和信息进行对比,这样做可让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大大提高。
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现场报道中
调节情绪,适应现场报道的氛围。情绪控制是出镜记者现场控制力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记者在现场时,往往受到现场情绪的感染,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或激动万分,或惊诧惶恐,或兴高采烈,或悲愤不已,而这样的表现跟新闻报道的客观属性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在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出镜记者应该具备身在现场而不为现场所左右的定力,要适时跳出“新闻现场”,摆正作为记者的角色位置。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堪称出镜记者的楷模。她是第一批进入灾区的记者,十多天现场报道中的所见所闻给她的情感和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每一个场面都足以让她落泪。但只要出现在镜头前面,她总能表现出冷静和克制的一面。当然作为一个女性,她也时时在体会角色冲突的痛苦,当她听到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时,她完全崩溃了,但她的做法是,找到一个无人的帐篷失声痛哭了5分钟,然后再走到镜头前继续自己的报道。在报道中,张泉灵虽然没有把悲伤写在脸上,但她的报道却饱含情感。新闻始终是用事实说话,把事实中的情感因素融入到新闻叙述当中,寓情于景,寓情于境,才能激发和调动受众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其实这也告诉我们,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是完全不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情感,关键要看处理得是否恰当。
此外,要抛弃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什么事件的新闻,记者总是千篇一律地保持同一风格、同一表情。这样的情况看似客观公正、看似保持了报道者的立场,其实反倒容易造成观众和报道者、或者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
与环境互动,融入报道现场。首先在出镜地点的选择上,一定要选现场信息量最大,同时又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地方,在这样的核心地点出镜,环境本身对相关话题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也是远胜过单纯的语言表述的;其次,在出镜的形式上也可以做一些精心的设计,因为出镜的形式本身就是在展示新闻现场的主题和特点,独特的出镜形式有利于出镜记者快速融入到新闻现场中。最后,出镜记者对于合作伙伴的关照也是现场报道成功与否不容忽视的方面,这包括对一起出镜的搭档的关照、对摄像等技术人员的关照、以及对编导的关照,其中尤其以跟摄像的关照最为重要。出镜记者跟摄像的配合,主要体现在选择出镜的具体方位时,在考虑信息量大的同时,多关注构图和光影因素。场景设置及行为设计中,多考虑机位移动路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自己出入画面的时机和方式、以及起幅落幅的视听效果。
综上所述,如今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新闻本身价值含量的竞争,它更体现于媒体挖掘新闻事实、选取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的能力之间的较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出镜记者作为进行现场报道的核心,通常被看作是衡量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苦练基本功,有效地避免诸如内容空洞、形式僵硬、“为了出镜而出镜”等问题,在迅速抓住新闻现场的核心价值、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以及完美融入事件发生的现场这三个方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镜报道的优势,才有可能将更多的现场信息传达给受众。
在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新闻现场核心价值的判断力。1997年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的全程直播,曾经有一段现场报道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这个印象让很多人觉得十分尴尬。报道刚开始一切正常,末代港督彭定康按照计划乘车离开总督府,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直白的描述,发了感慨,作了评论,报道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谁也没想到,记者的话音刚落,彭定康的车子竟然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该记者只好拿起话筒把现场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更加崩溃的是,片刻之后,彭总督的车又回来绕了一圈,这位记者只好又把刚才的话第三次重复了一遍。很明显,这位出境记者缺乏对这条新闻核心价值的判断。
电视新闻的出镜串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语言,它应该讲出观众所不知道又想知道的新闻事实。衡量一个“出境报道”优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如果去掉了你的这个出镜,新闻仍然成立、很完整,那你这个出镜就是失败的,至少是不必要的。
缺乏用“具体可感”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技巧。为了让现场出镜的时候语言流畅通顺,很多记者会在出镜前预先写好出镜串词,但这些串词往往是书面语言而不是琅琅上口的口语。其实,记者要锤炼的是“具体可感”的语言,用它调动观众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新闻更加真实、更加生动。
当前,我国一条电视新闻的平均长度一般都在3分钟以内,作为出镜记者,得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将现场情况、背景信息、突发状况等等融为一体,同时生动、客观地传播出去,这对出镜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相当大的考验。
没有理清出镜记者自身和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应该是出镜记者的常识,但是仍然有很多出镜记者并没有做到,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镜记者在镜头面前“装腔作势”,甚至于关注自己多于关注新闻本身。他们或者故作深沉,或者自我欣赏,将观众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出镜记者本人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新手身上的时候比较多,他们往往会因为自信心的不足而产生心理障碍,转而过多地苛求自身的形象。
另一方面,出镜记者在做现场采访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爱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在提问过程中,不注意倾听,不会积极给嘉宾以鼓励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引导采访对象讲出更精彩的信息,也是很多出镜记者在采访时爱犯的毛病。事实上,在现场访谈中,记者完全可以通过“倾听”来展现新闻报道的核心事实,这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如何抓住现场的核心价值
应该承认的是,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的现场,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做到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核心价值有清晰的掌握很不容易。因此,需要在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有翔实的了解。在出境报道前,对所报道的背景素材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要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可能涉及的各种知识都要在脑子中有清晰的印象,这样才可能在新闻现场有更加深入、更加独到的报道。例如,前边提到的有关香港回归时,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总督府转而又驾车返回的新闻事件,如果当时的记者对彭定康的相关背景知识有更扎实的掌握,就会知道彭定康本人在英国是一位以观点强硬著称的政治家,很有思想和抱负,他对出任香港总督的五年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欲走还留”的事情发生在这位末代港督身上可以说一点都不奇怪。如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就会从“不管它做出怎样的举动,都无法阻止我们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这一角度来评论彭定康驾车返回的新闻事件,这样做,就会获得出境报道的全面成功。
对现场信息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在这方面,《北京青年报》在2007年6月的一篇报道应该说是很好的范例。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分组审议“节能法草案”,《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突然发现,参加审议的大部分男委员“都穿着衬衫入了场”,会议厅里的空调温度也由24摄氏度调至26摄氏度。这名记者马上以这个细微的变化为重点,组织了一篇专题报道《人大常委会会议委员改穿衬衫》。这样的报道角度就充分体现了记者敏锐的现场信息捕捉能力,让整篇报道显得既生动、又意味深长。
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感性”是现场报道的核心价值,如何做到语言的“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技巧入手。
抓住新闻现场的细节展开报道。出镜记者身处新闻现场,要学会观察整体局面和事实状况,更要学会观察现场的细节,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1995年7月至9月,严重干旱和缺水的山西省运城地区,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可灌溉100万亩农田的渗灌池。但是,3年之后,开始有人反映,渗灌工程完全是假的,甚至为了应付领导参观,当地还修出了半弧形的“池子”——从公路上看过去是一个完整的池子,而另一半却是空的。为了表现这个完全是政绩工程的“渗灌设施”,当时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担任出镜记者的王利芬跳到农田中,轻松地就将渗灌管道从地里拔了出来,同时发现这些插在农田里的所谓“水管”其实很多就是一根木头,在木头上甚至已经长出了木耳。通过这些细节的展示,地方官员欺下瞒上的丑恶嘴脸可以说暴露无遗。而《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也成为了电视新闻采访学的经典案例。
通过具体形象的道具展开报道。出镜记者除了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之外,还应该做个有心人,心思巧妙才能出奇制胜。依托新闻现场的一些小道具,或者精心设计一些小环节来展开报道,通常可以更加有效地将信息传达出去,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内容比较晦涩的报道中尤其值得尝试。
在2010年的两会报道中,央视的新闻评论员杨禹在卫生部部长陈竺答记者问的现场所做的一段报道就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杨禹为了说明“医疗改革要摒弃过去以药养医的体制”时,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很潦草的药品名称,然后开始现场报道:“我的字有些难看,相信很多观众都看不清楚我写的是什么,其实我写的是一种药的名字。不过相信这样的写法在医院里倒是很常见,因为很多医生都不想让你知道他给你开的是什么药,这样的话,你就只能在这家医院的药房买药了。”这个现场报道在我看来就是运用道具展开报道的成功范例,生涩枯燥的医疗体制问题在这样的报道方式下轻松地就被观众所理解、所接受了。
找准参照物,相互对比展开报道。如果想要让新闻事实获得最直观的展示,相互对比无疑是最为有效的表达方式。而利用对比手法最关键的策略就是找好参照物,合适的参照物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焦点访谈》在早期就曾有一个关于工厂排污的著名报道,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阻挠,记者只能在晚上到排污现场进行报道,但是因为是晚上,镜头就没办法展现河道里污染物的情况。于是记者就在同一条河的上游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水,然后现场下到排污口附近的河道旁又装了一瓶水。记者就利用这两瓶颜色截然不同的水展开现场报道,相互对比的效果让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新闻事实铁证如山。
除了这样的对比,出镜记者还可以利用观众熟悉的事物和信息进行对比,这样做可让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大大提高。
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现场报道中
调节情绪,适应现场报道的氛围。情绪控制是出镜记者现场控制力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记者在现场时,往往受到现场情绪的感染,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或激动万分,或惊诧惶恐,或兴高采烈,或悲愤不已,而这样的表现跟新闻报道的客观属性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在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出镜记者应该具备身在现场而不为现场所左右的定力,要适时跳出“新闻现场”,摆正作为记者的角色位置。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堪称出镜记者的楷模。她是第一批进入灾区的记者,十多天现场报道中的所见所闻给她的情感和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每一个场面都足以让她落泪。但只要出现在镜头前面,她总能表现出冷静和克制的一面。当然作为一个女性,她也时时在体会角色冲突的痛苦,当她听到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时,她完全崩溃了,但她的做法是,找到一个无人的帐篷失声痛哭了5分钟,然后再走到镜头前继续自己的报道。在报道中,张泉灵虽然没有把悲伤写在脸上,但她的报道却饱含情感。新闻始终是用事实说话,把事实中的情感因素融入到新闻叙述当中,寓情于景,寓情于境,才能激发和调动受众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其实这也告诉我们,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是完全不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情感,关键要看处理得是否恰当。
此外,要抛弃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什么事件的新闻,记者总是千篇一律地保持同一风格、同一表情。这样的情况看似客观公正、看似保持了报道者的立场,其实反倒容易造成观众和报道者、或者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
与环境互动,融入报道现场。首先在出镜地点的选择上,一定要选现场信息量最大,同时又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地方,在这样的核心地点出镜,环境本身对相关话题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也是远胜过单纯的语言表述的;其次,在出镜的形式上也可以做一些精心的设计,因为出镜的形式本身就是在展示新闻现场的主题和特点,独特的出镜形式有利于出镜记者快速融入到新闻现场中。最后,出镜记者对于合作伙伴的关照也是现场报道成功与否不容忽视的方面,这包括对一起出镜的搭档的关照、对摄像等技术人员的关照、以及对编导的关照,其中尤其以跟摄像的关照最为重要。出镜记者跟摄像的配合,主要体现在选择出镜的具体方位时,在考虑信息量大的同时,多关注构图和光影因素。场景设置及行为设计中,多考虑机位移动路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自己出入画面的时机和方式、以及起幅落幅的视听效果。
综上所述,如今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新闻本身价值含量的竞争,它更体现于媒体挖掘新闻事实、选取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的能力之间的较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出镜记者作为进行现场报道的核心,通常被看作是衡量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苦练基本功,有效地避免诸如内容空洞、形式僵硬、“为了出镜而出镜”等问题,在迅速抓住新闻现场的核心价值、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以及完美融入事件发生的现场这三个方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镜报道的优势,才有可能将更多的现场信息传达给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