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具有较强开放性的《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教学仍处在摸索和发展阶段。传统的教学和考评方式已经不适于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有碍于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探索适合《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考评方式,并通过实施形成性考评方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形成性考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8-11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2009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以每年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5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教育部于2000年首批批准了13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之后,各高校都陆续的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更是不计其数。南京邮电大学也于2002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并于2007年成立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取得了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丰硕成果。
一、《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重要性
从我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伊始,《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就是电子商务专业同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是对各典型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技能;
(3)在进行案例讨论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问以及师生之间的激烈讨论可以做到教学相长,达到师生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有必要深入地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
二、《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现状
虽然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于案例与案例教学法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供借鉴,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结合课程特点,探索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该课程的教学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
(一)教师组织案例,教师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插入一两个案例,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生动地讲解案例,进一步阐述相关理论的现实应用及意义,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案例可以安排在理论讲授前,也可以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案例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密切联系相关理论。案例不能过长,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案例主要起到佐证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可以很好的控制授课节奏,在理论讲解方面也可以做到比较深入,但难点在于一味的“一言堂”,可能会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如何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之中来,并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教师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由教师组织案例,给出案例的基本素材,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占主导地位,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给出全面的信息。并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思考題,要求对案例的分析时间也比较长。一般地,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问题,随后由教师组织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积极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此过程教师不进行干涉。接下来是小组发言,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分析结论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可就其结论、方案进行提问,通过小组问的互相探讨、启发,逐步达到大体一致的认识、意见或结论,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创造良好自由讨论的氛围。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案例讨论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仅仅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不轻易参与争论。然后,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小结。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以及独到、新颖的见解,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发言的热烈与否、争论气氛充分与否、问题分析透彻与否进行总结,以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最后,可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通过写书面报告来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案例分析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发挥了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来分别发表见解,故一般会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这种组织形式中就难免会有“搭便车”的现象出现。如何有效地激发起每名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任课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虽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课堂讨论的方向就较难控制,任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讨论的节奏,适时的引导学生围绕着授课任务来进行讨论;再者,该教学模式最后的教师点评,堪称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任课教师还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如何有效地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中,教师只是抛出核心主题,具体的案例组织以及分析讨论都有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该模式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亲自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培养学生组织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但也并非尽善尽美。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自由度更大,故该模式所面对的模式二中所提到的那些问题将会更突出。
三、现有《电子商务案例》课程考评方式的弊端
通过以上三种主要的《电子商务案例》课程教学模式详细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若要真正实现《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需要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之外,如何对学生在该课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课堂组织的越来越有效,传统的“终结性”考评,将越发不适应该课程。
一般地,我们的课程考评都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期末考核的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70%,即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很大比例。而如上所述的“电子商务案例”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关于某一个案例的讨论,都是学生们辛勤努力的结果,是阶段性 成果的展示。若这些平时成绩仅仅占总成绩的30%,显然是对学生的这部分努力没有合理的反映。单一的由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综合地反映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不能将学生的真实表现体现到成绩评定之中,不利于案例教学优越性发挥。另外,仅仅在期末考试的短短110分钟有限时间里,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进行一个综合案例的分析也是不现实的,即最终一张试卷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并且这种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评方式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制约本门课程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案例》课程中形成性考评方式的应用
基于以上对《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形成性考评方式更适合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所谓形成性考评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测评和课程学习的指导性考核,包括记分作业考核、实践活动考核、参加专题讨论考核、自学小组学习讨论考核、学习笔记考核等。形成性考评突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跟踪、考查和评价,是对学生全过程的测评。形成性考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限,通过持续性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地反映其真正的成绩。实施形成性考核既可以保留传统的严格期末考试测验,同时又有教学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行程监控,有利于加强学习过程监管。
(2)通过形成性考核,尤其是其中的作业和小组讨论等环节,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形成性考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映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教学。弥补了现在高校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交流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性考评的这些特点以及优势与我们现在的“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有很强的契合性,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目前,形成性考评方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上,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上的应用基本没有。将形成性考评方法应用于“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基于目前学校的评分规定,在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的前提下,我们对上文所述的小组讨论式案例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采用如下形成性方式进行考评:
课堂出勤及纪律表现,满分5分。根据学生每次课的出勤以及纪律表现进行打分。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缺席三次及三次以上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课堂表现不好,如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情况,任课教师提醒后仍不改正者,每次扣1分。本部分总分扣完为止。
小组案例课堂发言,满分10分。每一个小组自选本小组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堂发言。凡参加本小组案例讨论的学生得基础分5分;代表小组发言者得2分;积极回答老师以及其他小组学生提问者得1分;发言内容见解独到,有特点,能充分表达小组观点的得2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发言的得1分。
课堂交互讨论,满分10分。在其他小组对本小组案例进行讲解后,根据其他小组学生与講解小组的讨论发言情况给分。凡参与讲解小组案例讨论的其他小组成员均得基础分5分;积极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进行讨论者得1分;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提出具有一定价值问题者得2分;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指出不足并给予适当补充者得2分。
案例分析报告,满分5分。根据每名学生所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情况给分。在本小组讲解之后及时提交报告者得1分:报告撰写规范者得1分;报告设计美观大方者得1分;报告中具有合理、独到的观点且分析条例清晰、逻辑合理者得2分。
基本上,这样的评分方式使平时成绩的给定做到了公平合理、有据可依,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学习情况。当然。若将这种形成性的考评思想贯穿于全部的成绩控制,或者是提高平时分所占的比重。这种考评的优势就会越发明显。
五、结束语
目前,对于形成性考评方式在《电子商务案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对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调查、反馈、分析、完善。这种教学改革也需要相关的教学主管部门支持。若上至教学主管部门,下至基层任课教师都能积极有效地尝试形成性教学改革。我们相信,这样的考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包括《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在内的许多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形成性考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8-11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2009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以每年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5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教育部于2000年首批批准了13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之后,各高校都陆续的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更是不计其数。南京邮电大学也于2002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并于2007年成立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取得了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丰硕成果。
一、《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重要性
从我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伊始,《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就是电子商务专业同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是对各典型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技能;
(3)在进行案例讨论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问以及师生之间的激烈讨论可以做到教学相长,达到师生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有必要深入地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
二、《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现状
虽然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于案例与案例教学法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供借鉴,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结合课程特点,探索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该课程的教学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
(一)教师组织案例,教师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插入一两个案例,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生动地讲解案例,进一步阐述相关理论的现实应用及意义,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案例可以安排在理论讲授前,也可以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案例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密切联系相关理论。案例不能过长,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案例主要起到佐证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可以很好的控制授课节奏,在理论讲解方面也可以做到比较深入,但难点在于一味的“一言堂”,可能会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如何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之中来,并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教师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由教师组织案例,给出案例的基本素材,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占主导地位,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给出全面的信息。并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思考題,要求对案例的分析时间也比较长。一般地,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问题,随后由教师组织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积极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此过程教师不进行干涉。接下来是小组发言,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分析结论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可就其结论、方案进行提问,通过小组问的互相探讨、启发,逐步达到大体一致的认识、意见或结论,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创造良好自由讨论的氛围。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案例讨论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仅仅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不轻易参与争论。然后,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小结。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以及独到、新颖的见解,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发言的热烈与否、争论气氛充分与否、问题分析透彻与否进行总结,以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最后,可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通过写书面报告来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案例分析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发挥了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来分别发表见解,故一般会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这种组织形式中就难免会有“搭便车”的现象出现。如何有效地激发起每名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任课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虽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课堂讨论的方向就较难控制,任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讨论的节奏,适时的引导学生围绕着授课任务来进行讨论;再者,该教学模式最后的教师点评,堪称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任课教师还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如何有效地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
该模式中,教师只是抛出核心主题,具体的案例组织以及分析讨论都有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该模式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亲自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培养学生组织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但也并非尽善尽美。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自由度更大,故该模式所面对的模式二中所提到的那些问题将会更突出。
三、现有《电子商务案例》课程考评方式的弊端
通过以上三种主要的《电子商务案例》课程教学模式详细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若要真正实现《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需要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之外,如何对学生在该课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课堂组织的越来越有效,传统的“终结性”考评,将越发不适应该课程。
一般地,我们的课程考评都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期末考核的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70%,即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很大比例。而如上所述的“电子商务案例”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关于某一个案例的讨论,都是学生们辛勤努力的结果,是阶段性 成果的展示。若这些平时成绩仅仅占总成绩的30%,显然是对学生的这部分努力没有合理的反映。单一的由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综合地反映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不能将学生的真实表现体现到成绩评定之中,不利于案例教学优越性发挥。另外,仅仅在期末考试的短短110分钟有限时间里,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进行一个综合案例的分析也是不现实的,即最终一张试卷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并且这种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评方式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制约本门课程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案例》课程中形成性考评方式的应用
基于以上对《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形成性考评方式更适合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所谓形成性考评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测评和课程学习的指导性考核,包括记分作业考核、实践活动考核、参加专题讨论考核、自学小组学习讨论考核、学习笔记考核等。形成性考评突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跟踪、考查和评价,是对学生全过程的测评。形成性考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限,通过持续性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地反映其真正的成绩。实施形成性考核既可以保留传统的严格期末考试测验,同时又有教学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行程监控,有利于加强学习过程监管。
(2)通过形成性考核,尤其是其中的作业和小组讨论等环节,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形成性考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映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教学。弥补了现在高校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交流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性考评的这些特点以及优势与我们现在的“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有很强的契合性,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目前,形成性考评方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上,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上的应用基本没有。将形成性考评方法应用于“电子商务案例”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基于目前学校的评分规定,在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的前提下,我们对上文所述的小组讨论式案例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采用如下形成性方式进行考评:
课堂出勤及纪律表现,满分5分。根据学生每次课的出勤以及纪律表现进行打分。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缺席三次及三次以上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课堂表现不好,如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情况,任课教师提醒后仍不改正者,每次扣1分。本部分总分扣完为止。
小组案例课堂发言,满分10分。每一个小组自选本小组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堂发言。凡参加本小组案例讨论的学生得基础分5分;代表小组发言者得2分;积极回答老师以及其他小组学生提问者得1分;发言内容见解独到,有特点,能充分表达小组观点的得2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发言的得1分。
课堂交互讨论,满分10分。在其他小组对本小组案例进行讲解后,根据其他小组学生与講解小组的讨论发言情况给分。凡参与讲解小组案例讨论的其他小组成员均得基础分5分;积极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进行讨论者得1分;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提出具有一定价值问题者得2分;对讲解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指出不足并给予适当补充者得2分。
案例分析报告,满分5分。根据每名学生所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情况给分。在本小组讲解之后及时提交报告者得1分:报告撰写规范者得1分;报告设计美观大方者得1分;报告中具有合理、独到的观点且分析条例清晰、逻辑合理者得2分。
基本上,这样的评分方式使平时成绩的给定做到了公平合理、有据可依,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学习情况。当然。若将这种形成性的考评思想贯穿于全部的成绩控制,或者是提高平时分所占的比重。这种考评的优势就会越发明显。
五、结束语
目前,对于形成性考评方式在《电子商务案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对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调查、反馈、分析、完善。这种教学改革也需要相关的教学主管部门支持。若上至教学主管部门,下至基层任课教师都能积极有效地尝试形成性教学改革。我们相信,这样的考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包括《电子商务案例》课程在内的许多门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