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结构与实务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至40年代,以李安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理论运用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工作,其任务目标之一就在于消除“边疆性”,即消除国人对于边疆民众在语言、宗教和习俗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经过民族识别、民族工作社会化等阶段之后,西南地区民族社会工作所覆盖的地域和人群虽然与20世纪40年代有所重合,但“边疆”和“民族”的指向和意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得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在价值取向、承担角色和发展任务上有了新的时代特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