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沟通模式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沟通模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沟通模式,给予对照组单纯的妇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组满意率为96.42%,对照组满意率为80.3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患交流沟通、操作熟练程度、处理医疗险情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理责任心等护理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妇科护理 家庭沟通模式 满意率 护理质量
  妇科疾病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多数患者需经手术给予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式除了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之外,一定程度上还会使患者产生对今后生育和性生活的干扰,加重其心理负担。再加上妇科疾病均为女性,女性在面对疾病时较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有必要在治疗中加入有效的护理模式[1]。对此,我院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家庭沟通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7.36±1.22)岁,对照组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6.21±1.21)岁。疾病类型:宫外孕14例,卵巢囊肿腺瘤31,恶性肿瘤4例,畸胎瘤7例,排除重大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妇科护理,引导患者办理入院手术,安置好床位,做好卫生处理,急诊和重症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做好急救准备措施。每日测量脉搏、体温,定期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剧烈下腹疼痛和阴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病房内卫生。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沟通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首先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积极引导对方办理各种手续,告知医院制度和病区环境,亲自将患者送入病房。尽可能地把病房设计的柔和如家一般,减轻患者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对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让其充分了解自身病情,促使对方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护理人员要联合家属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关心和关爱,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和患者家属沟通,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其中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护患交流沟通、操作熟练程度、处理医疗险情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理责任心等。每项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则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患者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用X2检验,护理质量评价用(x±s)表示,用t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经调查得知,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患交流沟通、操作熟练程度、处理医疗险情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理责任心等护理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组满意率为96.42%,对照组满意率为80.3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相对于以往也有了改变,也逐渐增加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对医疗卫生护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患者来说,他们除了关心自身疾病的治疗、康复情况。再伴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模式的出现,医务人员对疾病治疗的认识也上升至心理、社会层次,不再局限于原先的认识范围内,当前药物治疗,护理有效护理及心理疗法的配合已经成为当下大多数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3]。妇科疾病较高,会涉及到女性性生活和生育等不可避免的问题,较易对患者家庭、婚姻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也是出现不良心理最频繁的阶段,所以有必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家庭沟通模式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个人尊严为核心,是一种个体化、创造性、整体且有效的护理模式,重点在于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其在心理、心理等方面处于健康而满足的状态[4]。该模式也能充分引导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大化及最深化发挥人力资源效益。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中要重视人性化和科学化,以尊重护理人员和患者人格和想法的基础上提供护理服务。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家庭沟通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方颖.家庭沟通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216-217.
  [2]叶丽萍.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36-37.
  [3]廖丽玲.家庭式沟通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218-218.
  [4]郭玉凤,白云,金超慧等.妇科护理中的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30):373-37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94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配合使用压疮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1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原因与护理干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来院产检并分娩的8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产后抑郁护理干预,分析产妇各方面抑郁影响因素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受到产妇年龄、社会压力因素、个性因素、角色缺失、超重、睡眠紊乱、遗传因素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在产后抑郁比
通过对某加农炮的身管烧蚀磨损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了身管烧蚀磨损特征面,采用了多特征面来表述火炮内弹道性能变化.将该研究方法具体用于某加农炮身管特性的研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