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推进日益加强,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赤峰市是一个农牧业大市,立足农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也是农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条光明之路。
一、加大资金投入,是搞好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农牧业产业化是一个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的大产业,没有充够的运作资金作保障,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为此,赤峰市广泛开辟资金投入渠道,采取国家补、银行贷、企业投、群众筹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2002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2亿多元,用于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全市用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种信贷资金达亿多元,草原兴发、塞飞亚集团,健元鹿业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积极挖掘内部潜力,投入资金达近8亿元。同时,赤峰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树种结构,扩大桑蚕、山萄萄等高效经济林栽植面积,有效地缓解了农牧业产业在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紧扣重点项目工程,实行专项推进
抓住重点项目,实行专项推进是行之有效的良好工作办法,去年以来,赤峰市紧紧围绕“6421”工程,对涉及面较广,市场前景看好,对农牧民致富和全市经济发展能起到极大拉动作用的品种如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桑蚕、无公害蔬菜、烟叶、林草、优质杂粮杂豆十个重点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敬业精神,实行专项推进。同时采取了如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人;改变工作方法;对先进、重大贡献进行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赤峰人民投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大业的洪流中。
三、开拓联动发展,整体配套新思路
农牧业产业化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种养业、而且关联到加工业、延伸到流通领域,必须进行整体配套措施联动发展。对此,赤峰市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的农牧业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认真剖析赤峰市农牧业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实施“6421”工程,即花大力气抓好肉禽、肉兔、肉牛、肉羊、生猪、无公害蔬菜、毛绒、玉米深加工、林草三大主导产业,烟叶、桑蚕、甜菜、优质杂粮杂豆回厂优势产业及20个龙头企业和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创建了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专项规划,市旗县各级政府从各地实际出发,本着扬长避短原则,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制定了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规划,为推进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立足本地,扩大对外开放联合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引进联合上。一方面,以农副产品资源为依托,引进资金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02年,赤峰市林西县与北京锦绣大地公司达成协议,引进资金2000万元,建设肉牛育肥场屠宰厂,现已到位资金500万元;红山区从北京引进资金建立起奥特曼塔獭兔公司;松山区从日本引进资金建起了尹斯乐肉牛公司、阿鲁科尔沁旗与韩国客商达成了建立红干椒加工厂协议,从辽宁引进3500万元收购了以加工麻黄草为主的天山制藥厂。另一方面,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为外地企业或公司建立基地。去年一年,赤峰市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安国的药材基地、山东的红干椒基地、笤帚苗基地和马铃薯基地。
五、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初见成效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末,赤峰市从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已达20.3万户,占全市农牧户总数的22.6%,这在全区各盟市中也属于名列前茅。全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各类龙头企业达到42户;种养业小区达到800多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300多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5万人。2002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以上,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利收入达320.6元,占农牧民收入的17.2%,新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32.7%。可以肯定地说,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初见成效,使当地农牧民开始受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赤峰市经济增长的亮点和热点,以及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通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极为有效地促进了赤峰市社会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同时加快了该市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调队)
一、加大资金投入,是搞好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农牧业产业化是一个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的大产业,没有充够的运作资金作保障,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为此,赤峰市广泛开辟资金投入渠道,采取国家补、银行贷、企业投、群众筹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2002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2亿多元,用于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全市用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种信贷资金达亿多元,草原兴发、塞飞亚集团,健元鹿业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积极挖掘内部潜力,投入资金达近8亿元。同时,赤峰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树种结构,扩大桑蚕、山萄萄等高效经济林栽植面积,有效地缓解了农牧业产业在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紧扣重点项目工程,实行专项推进
抓住重点项目,实行专项推进是行之有效的良好工作办法,去年以来,赤峰市紧紧围绕“6421”工程,对涉及面较广,市场前景看好,对农牧民致富和全市经济发展能起到极大拉动作用的品种如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桑蚕、无公害蔬菜、烟叶、林草、优质杂粮杂豆十个重点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敬业精神,实行专项推进。同时采取了如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人;改变工作方法;对先进、重大贡献进行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赤峰人民投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大业的洪流中。
三、开拓联动发展,整体配套新思路
农牧业产业化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种养业、而且关联到加工业、延伸到流通领域,必须进行整体配套措施联动发展。对此,赤峰市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的农牧业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认真剖析赤峰市农牧业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实施“6421”工程,即花大力气抓好肉禽、肉兔、肉牛、肉羊、生猪、无公害蔬菜、毛绒、玉米深加工、林草三大主导产业,烟叶、桑蚕、甜菜、优质杂粮杂豆回厂优势产业及20个龙头企业和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创建了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专项规划,市旗县各级政府从各地实际出发,本着扬长避短原则,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制定了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规划,为推进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立足本地,扩大对外开放联合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引进联合上。一方面,以农副产品资源为依托,引进资金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02年,赤峰市林西县与北京锦绣大地公司达成协议,引进资金2000万元,建设肉牛育肥场屠宰厂,现已到位资金500万元;红山区从北京引进资金建立起奥特曼塔獭兔公司;松山区从日本引进资金建起了尹斯乐肉牛公司、阿鲁科尔沁旗与韩国客商达成了建立红干椒加工厂协议,从辽宁引进3500万元收购了以加工麻黄草为主的天山制藥厂。另一方面,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为外地企业或公司建立基地。去年一年,赤峰市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安国的药材基地、山东的红干椒基地、笤帚苗基地和马铃薯基地。
五、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初见成效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末,赤峰市从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已达20.3万户,占全市农牧户总数的22.6%,这在全区各盟市中也属于名列前茅。全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各类龙头企业达到42户;种养业小区达到800多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300多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5万人。2002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以上,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利收入达320.6元,占农牧民收入的17.2%,新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32.7%。可以肯定地说,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初见成效,使当地农牧民开始受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赤峰市经济增长的亮点和热点,以及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通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极为有效地促进了赤峰市社会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同时加快了该市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