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改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一些想法。
  首先,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前几年,我国的思想品德课以“升学——应试”为唯一目标,强调学科内的细分化,带有完全的学术化的倾向。这种教学,往往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唯一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知识内容比较陈旧,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重记忆而不重理解,窒息儿童的个性。我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做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任务由学生来实现和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和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再次,结合课改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法(图片、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训练法及以探究的方式教学和以情感体验的教学法都值得尝试。
  第四,在教学中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群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同时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也应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最后,在教学中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依法规范自已的言行,懂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几年来,始终坚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课改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探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也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这一改革的行列,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1 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
期刊
情境教学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氛围。“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
期刊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教学,即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以后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可见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阅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阅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外作业中的设计关注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从而凸显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 课外作业 ; 有效性  1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趣味性  如果语文作业就一味地背一背教材要求背诵的语段,抄一抄教纲上要求会写的字、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时要
期刊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是每章节的小实验,格外能开发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  同时,发
期刊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作文、学会作文。首先,作文的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抓住特点。另外引导学生模仿范文,从读中体会加工,再加以适当的练笔,教师的适时认可,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会使学生的习作水平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关键词】作文; 观察 ;阅读 ;模仿 ;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
期刊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德育为核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切入点,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光盘、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探索,我认为“对比”与“联想”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  1 “对比”与“联想”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一课中,与《宋代的社会
期刊
记事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这方面,此类记事的习作题是经常见到的,而且占有相当的分量。  在实际教学指导中,本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虽然作为教师的我们,总在深思熟虑地设计,并也想方设法来引导,力求学生能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来,但不少学生都很难把一件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写出来。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浅,往往把“记事”与“活动”混为一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课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找准初中物理教学的切入点,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初中物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特点;中学物理;物理教学  1 中学物理教学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变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践
期刊